摘 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教育理念,實現高效教學,既要讓學生學到語文知識,也要讓學生得到語文核心素養中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審美情趣。那么,教師該如何實現高效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高效教學
“高效教學”是新課程課堂改革的一種進步的教育理念,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既要讓學生學到語文知識,也要讓學生得到語文核心素養中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審美情趣。高效教學,重點看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悟”出了多少道理。那么如何在高中語文課堂上實現高效教學呢?
一、 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課前準備工作,不僅是教師對教學材料的把握,還要明白學生的已有知識,在了解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明確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在教學活動中具有導向作用。它引導著課堂教學的開展,對保證課堂教學高效開展至關重要。一方面,教師在上課之前必須明白一節課應該教給學生什么。對教材要有多元理解,有效調控教學目標,以便適時引導學生,促進學生向最優化發展。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習目標要有深刻的把握。衡量課堂教學高效的標準應該是: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人生境界的提升、情感的升華、語文核心素養的積淀以及語文能力的提高等等。
二、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與動機
在教學中,開頭的導語也至關重要。可以用優美的語言,或者詩句或者設問對話等進行導入,可運用多媒體提供了全新的視聽感覺導入,也可聯系生活讓語文貼近學生的感性實際,進行導入。尤其是多媒體的運用既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又豐富和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
三、 創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
新課程理念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就是要因材施教。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揚民主教學思想,讓學生始終擁有民主、自由、開放的心境,無拘無束,敢疑敢問,敢說敢為。教學的民主程度越高,學生自覺學習的熱情就越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越高。那么要怎樣創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呢?
1. 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
學生的認知存在差異性,教學要認識到學生的不同需求,并通過適當的課堂組織安排、教學策略、資源使用等來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風格和學習速度,以確保每個學生受到優質的教育。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照顧個體差異,有的放矢地開展差異教學,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的能力,就必須讓他們感到自己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探究,自覺地形成語文學習的能力,課堂中學生參與學習的越多,學生的主體性就越能得以體現。
2. 鼓勵學生展示自我,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看法。
要使個體同整體形成一種和諧的統一體,學生的勇于質疑將能促進其發展。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學生要學習知識,就得思考,而對所學的內容產生疑問則是思考的開端。高效教學是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求知的過程,讓學生用自己的頭腦思考、辨別、分析、歸納,親自獲得知識。而這需要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對文本進行深層審視。
3. 營造良好的語文教學氛圍。
首先教師本身要提高各方面素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二是要投入情感,了解學情,關心學生,加強師生情感溝通,方便在教學中形成互動。三是發揚教學民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思考質疑,允許發表不同意見,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
4. 抓住關鍵,高效提出問題。
而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首先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問題組,啟發學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以問題組的形式提出,每一組需要有一個核心問題,一般以三個問題為一組,問題組之間是一個整體。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又帶有明確的任務。這其實也是課堂有效性的前提。有了這樣的問題,才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和深入思考的積極性。其次,提出問題要有可操作性,要具體、明確,切忌抽象而空泛,不著邊際。第三,切記問題不能“滿堂問”,因為這會使整個教學節奏失控,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5. 適時對學生課堂表現進行教學評價。
在學生問題的提出和他們對此的回答后,教師要予以評價,無論是錯是對,對于學生來說,這就是對于他們的肯定,而且也讓他們對自己的回答有了了解,明確了思考的方向。當然肯定的評價要比否定的評價更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熱忱。教學評價是多種多樣的,不僅是在課堂上,在寫作上教師的評語也能體現。寫作不僅可以評價學生學得怎么樣,還可以讓學生學會運用知識,讀與寫相結合,實現高效學習。
四、 合理的設計和布置作業
語文作業并不需要多,而在于精與實現度。高中生有一定的自制力,但是仍需要教師的制約,也就是檢查,不需要全班檢查,只要能促使學生去完成即可,這要看每個教師的習慣。在布置的時間上也需要考慮,快要下課或下課鈴響了之后,容易引起學生反感。把作業布置的時間合理地放在課前或課中,有時候會有更好的效果。同時要注意在下節課時要聯系作業以實現其存在,不然就令學生覺得可有可無。而作業可以配合預習,也就是預習也可以作為作業來實行。
總之,構建高中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積極性,可以“學生為主”,教師引導,并且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交流、討論、展示和總結。這樣學生的學習潛力會得到激發。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自發轉為自主,課堂教學一定是高效的!
參考文獻:
[1]曾毅.語文課堂有效教學何以實現[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7.
[2]羅章.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嘗試[J].散文白家:下,2015(9):70.
作者簡介:
郭金宇,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平順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