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通過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積極設計趣味性教學方案、提升和運用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從而有效優化信息技術課堂,更好地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快速提升。
關鍵詞:優化;中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傳統教學模式有悖于新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不能發揮學生的興趣,不是高效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快速提升的好途徑。如何優化中職信息技術教學是眾多教師共同思考的問題。本文結合中職基礎信息課程教學,以下幾點詳細分析優化中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 恰當選用教學方法
在新課標指導下,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有效提升中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最佳途徑,也是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的最客觀標準,并且還是提升中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的最有效保障。中職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師應積極創新與探索,努力將先進的教學手段引進自己的課堂中,以大幅提升教學成效。隨著教學硬件設施日益完善,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式也應與時俱進,充分借鑒以往優秀的教學軟件,及時調整不合時宜的教學內容,積極與學生交流,采納他們對教學方法的評價及建議,借助機動、靈活的教學過程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性、主動性,在有限的信息技術課堂中盡可能多地為學生預留時間,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在訓練中學習。而有效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應適當放寬課堂實踐的自由度,讓學生在相對寬松的空間中自由學習與探索。另一方面,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將傳統的“填鴨式”授課變成學生積極學習、渴望學習的教學形式。將傳統的“一切服務于考試”的教學理念革新為“一切服務于能力”這一全新的新課程理念,讓學生真正成為信息技術課堂的主人,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探索實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生探究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后,教師應對這一過程及結果進行恰當點評并鼓勵。評判教師在中職信息技術課堂上選用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關鍵看學生能否在課堂上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研究到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否則教師就很難知道學生是否在本節課中學到了新知識,是否探究到了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恰當的教學方法不僅可明顯提升教學成效,保護、激勵學生的探索興趣,并且還能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積極主動地思考與探究,并能促進學生能將自己學習的信息技術知識應用到其他學科和實際生活中去,進而學會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并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廣度和深度。教學方法的改進及新的教學手段的引進,對教學成效有明顯的影響,由此可見,當前中職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師并不是傳統意義上單純地傳授知識的“知識傳播者”,而是“課堂設計師”和“引導者”的角色,應依照具體的教材內容和課程目標巧妙設計恰當的教學方案,在滿足實際教學條件的基礎上,迎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特點,不斷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效率,促使該學科的學習水平更上一個新臺階。
二、 積極設計趣味性教學方案
傳統的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之所以效率不能令人滿意,究其原因,是因為教學環境過于生硬、枯燥,沒有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新課標理念引導下,教師應根據信息技術課程操作性強、應用廣泛等特點,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課堂環境,讓其身心愉悅地參與教學活動,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信息技術的有關知識,久而久之,對該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率自然隨之提升。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由于學生基礎和能力差異較大,教師如果不顧及基礎薄弱學生的話,很容易造成兩極分化,這與新課標的理念嚴重不符。中職信息技術課程知識和能力之間具有很強的線性關系,后面章節知識和能力要求往往是在前面所學基礎知識上構建的。例如,Word的教學中,后面Word制作、實踐是在前面的Word的基礎操作能力的基礎上才能完成的。因此,如果有學生中途掉隊的話就很難再跟上進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制定“中游教學法”方案。“中游教學法”是針對成績良好學生的教學方案,教師可將難度適中的內容作為教學重點,在適合絕大多數學生學習特點的情景中開展教學活動,然后借助個別指導對后進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對優等生進行培優輔導。最終形成以優等生為典型,帶動中游及后進生進行競爭學習的良性循環。在實際教學中,趣味性教學法應用最多。趣味性教學方案的種類有很多種,其基本原則是:趣味性、科學性及全體性。該方案應面向全體學生,以趣味性為切入點,借助科學的教學計劃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
三、 重視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
在中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及教學方法的選擇者,其能否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知識和能力上有較大提升,與其自身的綜合素質有很大關系。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職業素養、授課經驗、授課技能、專業水平等因素,都直接決定了教學效果的高低。一個合格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師不僅應具備先進的信息技術教學理念、管理與控制課堂的能力,而且還應具有很強的責任感和耐心。只有具備這樣素質的教師,才能在教學實踐中高效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才能為學生營造最佳的學習氛圍,以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快速提升。而教學理念陳舊、專業知識缺乏、責任心不強的教師所組織的教學活動往往都是枯燥、呆板的完成教學程序,很易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因此,在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自身素質對教學活動的影響,并主動學習、積極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
總之,中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成效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學方案的實施及教師的自身素質都有密切關系。因此,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依據實際教學內容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并借助合理的教學方案創設最佳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自身過硬的專業技能及課堂掌控能力不斷優化中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快速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睿.提高中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之我見[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6):00001-00001.
[2]楊海龍.中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改革研究[J].亞太教育,2015(21):130-130.
[3]陳樹生.“分層學導式教學法”運用于中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J].師資建設,2014(8):52-57.
作者簡介:
王克芳,江蘇省東臺市,江蘇省東臺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