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通過物理實驗可以使學生建立清晰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同時還能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對學生的物理學習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物理實驗教學是以實驗為依托,通過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學科。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
新課改要求教學要從過去單純的強調知識的傳授向注重三維目標轉變,要求在教學中要將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強調實踐探究。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正是引導學生動手實驗,學生通過對實驗結果的觀察,加深對知識理論的理解和掌握,這個學習過程正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通過物理實驗可以對科學探究有一個深刻的認識。通過實驗可以有效地提高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觀點,養成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的有效措施。高中的物理實驗課程則應該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己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探究。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
一、 利用實驗激發思維、形成概念
在物理教學中一些概念和理論的學習,常常需要借助物理實驗來進行驗證,從而使學生更清晰和牢固地掌握概念和理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跟隨實驗的進程而變化,在看到實驗結果后,也會在大腦中形成一個完整清晰的概念形成過程,使學生在內心明確概念的意義,從而在學習中能夠靈活運用。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實驗教學來高效地完成物理教學。
如在教學自由落體的內容時,為了幫助學生明確自由落體概念,筆者先在課堂上做了一個小實驗,讓學生從實驗中總結影響下落速度的因素: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一個鐵球和一個紙片,鐵球先落地。學生就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見解:重量大的速度快。然后筆者又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了鐵球和紙團,結果卻是幾乎同時落地。這樣學生紛紛表示不解,然后筆者在多次的實驗中引導學生總結自由落體的影響因素。這樣學生在物理實驗中將物理概念和理論理解得較為透徹,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物理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二、 利用實驗探究物理規律
物理學科是一門與現實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學科,許多物理現象都是生活常見的,但是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有些物理概念和規律所依賴的感性材料,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往往很少被感知過或從未感知過,甚至有些感知是錯誤的。因此,在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將物理實驗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利用物理實驗來引導學生探究現象產生的規律和影響因素,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現象所產生的規律。如在講超重和失重時,筆者將一個裝滿水的礦泉水瓶底部打一個洞,這時看到水流了出來,然后筆者突然放開手,礦泉水瓶從手中自由落下的過程中,水卻沒有流出來,這是為什么?然后筆者引入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引導學生探究超重和失重的規律。
三、 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探究性實驗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某一主題自主地發散思維進行實驗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利用已有的物理知識進行創造性的實驗,從而獲取物理知識。探究性實驗是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主設計物理實驗,創設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個人或者集體的形式來進行實驗探究,從而達到掌握物理知識的目的。如在學習完動量定理的知識后,筆者給學生設計一個小實驗:如何能讓一個雞蛋從高空落下而不破裂。要求所使用的設備重量不超過一個雞蛋的重量。學生紛紛發散思維,有的將雞蛋用紙團包住,有的給雞蛋裝降落傘,有的甚至用到氫氣球。這樣通過探究性的實驗,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來進行創造性的實驗,幫助學生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能發散思維將知識更加靈活地運用到實驗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非常巨大的幫助。可見,利用探究性實驗,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四、 利用實驗突破教學難點
在物理學科中有很多物理事實與生活經驗不相符,而且教材講解又十分生澀難懂,給學生學習和理解帶來了較大的難度,成為物理教學中的教學難點,在一定程度上給教學帶來了難度。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實驗對比來進行講解,學生在實驗中可以直接感受到不同的實驗帶來的結果,相比簡單的語言表示更加直接和有效。如在教學《力的合成》一課時,筆者進行了一組實驗對比來幫助學生理解。首先,分別用一根和兩根細線同時吊起鉤碼,然后問學生哪根先斷,學生紛紛表示一根的先斷,然后不斷增大兩根細線的夾角,在一定程度后兩根線都斷了,學生紛紛表示不可思議。接下來讓兩個男生相距2 m站立,用繩子提起5 kg的杠鈴,很困難地才提起來,然后兩個女生相距0.5 m站立,卻很輕松地就提了起來,這又是為什么?通過對比實驗,給學生提出問題,激發起他們探究問題的興趣,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學習新內容的過程,從而有效地突破了難點。
總之,物理實驗不僅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一種有效地教學手段,有效地利用物理實驗,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物理概念,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
參考文獻:
[1]李小會.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1,(8).
[2]謝海榮.新課標高中物理實驗有效教學初探[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
蘇巧紅,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