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嘉躍
彭城,經歷過歷代王朝洗禮的古都,巍然屹立,眾山環繞。
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造就了彭城古都獨有的韻味。從四千多年前創造“天下第一羹”的彭祖,到垓下兵敗、楚江自刎而為中國美食文化留下霸王別姬這道名菜的項羽,再到高祖劉邦的沛公狗肉,又到蘇東坡任職徐州所創的東坡四珍……幾千年的文化都濃縮在小小的盤碟當中,實在是當今人的福氣。
東坡回贈肉,是徐州傳統名菜。將五花豬肋條肉切成大方塊,經焯水刮洗干凈后置砂鍋中,配以多種佐料調味及鮮湯,先用旺火燒沸,后轉小火燜至酥爛。原汁鮮香醇厚,食之回味無窮,相傳為蘇東坡任徐州時所創。彭城魚丸,徐州地方傳統名菜,為清朝康熙年間“悅來酒家”廚師李自嘗所創,色澤潔白、口感鮮嫩、安神養胃。康有為曾書寫對聯贊道:“彭城魚丸聞遐爾,聲譽久馳越南北”。
徐州介于南北風味之間,在我的印象里,大概是重油、重鹽、重辣,那叫一個酸爽,味道里透著徐州人豪爽而又桀驁的骨氣。漸漸地,我也被融入其中,細細體會領悟到了徐州人骨子里的精髓所在,這是古都彭城給我留下的味道。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的民族,其社會、風俗、生活習慣有著濃厚的東方色彩,與西方各國有著顯著的文化差異。《易經》中有對乾坤、男女的論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事間萬物都是陰陽完美結合的體現。孟子曰:“食色性也。”說明我們的祖先對性文化持有非常開明的態度。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今天的社會更會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性文化。徐州性文化博物館位于食品城彭祖樓南隔壁,占地二百余平方米。館內展示了中國數千年來的性文化實物、雕塑、圖畫等三百余件,分為古代性文化歷史展示、當代性知識教育、圖片展、器具展等多個部分。博物館負責人說,之所以開辦性文化博物館,是想提倡性文明,反對性愚昧。彭祖是徐州的名人,傳說彭祖活了八百歲,跟他善用飲食藥膳養生、善用房中術和導引術養生有關,這也是他開辦性文化博物館的初衷。
古都徐州,給我一種文明開放的感覺,隨著時代快速發展,徐州也快速蛻變著,一方面,迅速進行著現代化建設;另一方面,歷史也仍然被完好地保留著。
楚韻漢風,山水徐州,古都的山水自然別有韻味。歷史悠久的獅子山楚王陵、蜿蜒如龍的云龍山、碧波蕩漾的云龍湖、規模浩瀚的獅子山漢兵馬俑、宏偉的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等。徜徉古都,感受著歷史,領略時代的變遷,一種不變的情懷。走在保留著古韻的徐州小鎮,到處可見綠意。徐州人樸實的微笑與熱情的態度,讓人難以忘卻,聆聽細雨的聲音,領略幾千年的古城被時間洗卻鉛華而風韻依存之美,那片片綠意在風雨的洗禮下格外濃厚而深沉。綠色,是對徐州的一個表達,是自然的顏色,是生命的顏色,是徐州人對未來充滿著希望的顏色。
在徐州,吃過一種果實,叫做桑葚,味道酸酸甜甜,一口咬下去,滿嘴紫色的汁液,甚是滿足。徐州故園漫山遍野的花,也讓人賞心悅目,去彭祖園觀賞了四月的櫻花節,到處盛開的櫻花,美不勝收,耳邊傳來“入夜漸微涼,繁花落地成霜,你在遠方眺望,耗盡所有目光,不思量,自難相忘,灼灼桃花釀……”此曲和景色讓人融入其中,也欣賞了漢代婚禮,歷史和文化的熏陶,這些都鑄就了古都的獨特之韻。
古都彭城,給人一種情懷,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文化底蘊。
(作者系江蘇省徐州醫科大學本科生)(責任編輯 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