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區的文化宣傳工作依賴于文化館執行,以幫助人們提高精神文化水平為目標。故作為文化館音樂教育方面的工作者,組建少兒以及老年合唱團,幫助人們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義不容辭。但是少兒以及老年合唱團在訓練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異同點,因此,需要在實際訓練當中進行針對性培養。對此,筆者將針對二者的異同,展開探討。
關鍵詞:少兒合唱訓練 老年合唱訓練 異同點
一、少兒合唱訓練
(一)聲音方面的訓練
在少兒合唱訓練的過程中,發音訓練很重要,對發音技巧正確的掌握,可以使得學生的呼吸很順利地從自然向歌唱轉變,進而可以應對變化的歌曲節奏。在進行聲音訓練的時候,需要結合少兒的音域選擇符合少兒的歌曲進行訓練,以便對歌曲的情緒以及節奏做出很好的把控。同時,也需要訓練少兒的聽覺,可以選擇一些質量較好的合唱曲目供少兒們欣賞,關鍵一點則是用于訓練少兒聽覺的曲目不需要伴奏,而是純人聲的合唱。
(二)聲部方面的訓練
用于少兒訓練的合唱曲目以二三聲部居多,少數為四聲部,極少有超過四聲部的合唱曲目用于訓練少兒合唱。因此,少兒合唱聲部的配置主要為以下三種:第一、二聲部的配置,該聲部配置中僅包含兩個聲部,即高與低,屬于最基本的聲部配置;第二、三聲部的配置,該配置中包含三個聲部,即高、中、低,該聲部有很多合唱曲目,對于少兒的合唱訓練十分有利;第三、四聲部的配置,該聲部包括四個聲部,即兩個內生部、高聲部以及低聲部,音域寬以及聲部多的特性決定了四聲部合唱曲目具有較大的演唱難度。因此,四聲部的合唱曲目對于指揮能力以及少兒的素質方面,要求都比較高。[1]
(三)選拔合唱隊員
選拔合唱隊員主要通過公開招生和教師推薦,但是不管哪一種渠道,學生的聲音條件必須好,音準概念必須強,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表演水平、樂理知識以及視唱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發展少兒合唱藝術是成立少兒合唱隊的終極目標,需要少兒具有探索精神以及實踐能力。
二、老年合唱的訓練
(一)組建合唱團隊
顧名思義,老年合唱團成員的年齡都比較大,在音域以及音色等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通常老年合唱團的成員都沒有豐富的音樂基礎。但是,該合唱團的優勢也比較明顯,具體體現為熱愛唱歌、訓練時間充裕以及態度認真等。因此,在針對這一合唱團隊進行訓練的時候,需要結合其優勢,合理地開展訓練,以使歌唱者的合唱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
(二)聲音方面的訓練
鑒于老年合唱團的年齡特點,在進行訓練的時候,主要訓練內容為吐字清晰、腔壁不同點的集中、位置的前后以及聲音的圓潤和氣息的運用等,并且較之少兒合唱成員而言,老年合唱成員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對于發聲方法的掌握也比較快。
(三)聲部方面的訓練
通常情況下,老年合唱團主要以四大聲部為主,并且根據每個隊員的音色以及音域劃分聲部,盡管判斷聲部不能完全取決于音域的高低,但是低音的最低程度以及高音的最高程度也是比較重要的判斷依據之一。當隊員對于唱歌技巧沒有完全掌握的時候,音色的展示還不全面,此時,需要幫助隊員掌握正確的發生技巧,直到隊員將正確的發聲技巧全部掌握之后,在對其聲部進行劃分。
三、少兒合唱與老年合唱訓練的共性和個性
(一)共性
不管是老年合唱還是少兒合唱,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使合唱的曲目優美動聽,并且聲音和諧,進而實現享受音樂以及陶冶情操的愿望,而這一遠景的實現則是依賴于隊員對音樂中情感的充分理解以及歌唱時呼吸的準確性以及聲部的平穩性。
(二)個性
就老年合唱以及少兒合唱的年齡特點以及職業特點而言,兩個合唱團隊的忍耐力以及承受力存在差異。因為老年合唱團成員均已退休,可以有非常充裕的時間進行排練,而少兒合唱團的成員則是以學生為主,排練時間多數為晚課結束之后,這就導致少兒的精力很難集中,并且存在體力不足的情況。就聲音和音域方面而言,少兒具有相似的音質,并且音色幾乎相同,而且其音域幾乎都只可以達到八度,極個別的隊員可以達到十度,因此,合唱團對于男聲和女聲并沒有進行劃分。但是,老年合唱團成員聲音的各方面都已經定型,具有自身的特色,因此,需要對男生部、女生部以及高聲部和低聲部進行明確的劃分,而音域也比少兒的音域寬,最高可以達到十五度。不管是少兒還是老年隊員,其自身對于樂理知識的掌握都比較淺顯,在進行合唱訓練前需要進行樂理知識的講解,但是少兒還處于發展期,并且對待新鮮事物具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學習能力,因此,少兒合唱團的訓練速度會快一些。最后便是對作品的理解方面,少兒團隊更側重于技巧,再加之其生活閱歷以及情感經歷比較欠缺,因此,對于作品的情感方面,老年合唱團表達的更加精準。[2]
四、結語
綜上所述,鑒于年齡、閱歷以及情感和生理等多方面的不同,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合唱團進行訓練的時候,需要結合實際的情況制定有效的訓練方案,進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盧梅.童聲合唱與老年合唱訓練的共性和個性[J].劇影月報,2015(02).
[2]杜進.冼星海四部大合唱創作之共性與個性略探[J].黃河之聲,2016(15).
(作者簡介:王增云,女,大專,定州市文化館,館員,研究方向:聲樂)(責任編輯 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