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迪
古往今來,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姿態。大海正因有了寬容的姿態,才廣納百川,成就汪洋;白楊正因有了向上的姿態,才無懼嚴寒,挺拔生長;土地正因有了謙卑的姿態,才吐故納新,化育萬物。
正視自我,是一種姿態。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敢于正視自我,才能改變,才能前進。魯迅曾經說過:“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正因為他正視了當時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現狀,正視了當時國民愚昧麻木的思想現狀,所以才有了他的棄醫從文,才有了企圖喚醒沉睡中的國民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故鄉》《吶喊》等檄文。正因為有了無數像他一樣敢于正視中國的現狀并立志去改變的人,所以才有了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抗日戰爭等一系列救亡圖存的活動。這些活動的領袖孫中山、陳獨秀等人以一種敢說、敢做、敢當的姿態,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最為壯美的身影。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是敢于正視自我的典范。他曾一度堅持“靜態宇宙”的概念,對其他結論持否定、批評態度。然而,當佛里德曼等多位科學家的科學實驗無可辯駁地證明了宇宙是動態的結論之后,愛因斯坦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不再堅持,把之前堅持靜態宇宙模型的失誤稱為“一生中最大的錯事”,并收回了對佛里德曼等人的批評。
完善自我,是一種姿態。
有正視自我的姿態還不夠,還必須有改變的勇氣和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的行動。這一過程便是完善自我的過程。她,口不能言,耳不能聽,她的世界無聲無息,可這無法阻擋她追求夢想、改變自己的決心。她,將舞蹈視為自己的精神寄托,每天除了吃飯和睡覺,其余時間都在練習舞蹈。終于,在經過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之后,她成功了。一九九二年,在意大利卡拉大劇院舉辦的藝術節上,她以“孔雀般的美麗、高潔與輕靈”征服了不同膚色的觀眾。試想,如果邰麗華當初沉溺在自己聾啞的不幸中無法自拔,不肯改變、完善自己,又怎么會有感動世人的《千手觀音》?又怎會有那么多關于她的勵志故事口口相傳?
挑戰自我,是一種姿態。
“我的人生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這是斷臂鋼琴師劉偉的人生格言。自從十歲那年被高壓線擊中失去雙臂后,劉偉的人生便注定與常人不同,沒多久,他又患上了過敏性紫癜。當人生的一系列打擊接踵而來,他迷茫過,失意過,但向命運低頭決不是劉偉的性格,他選擇再次挑戰自己,挑戰命運。在無數次挫折和摸索之后,劉偉用腳彈鋼琴的水平大有提高。最終,他成功地坐上了《中國達人秀》冠軍的寶座。常人用手無法做到的,劉偉用腳做到了。這便是劉偉的姿態,真正的強者的姿態。
正視自我,完善自我,挑戰自我,這三種姿態合一,便是奮斗者的姿態。
就我們的國家而言,曾經積貧積弱,受外敵欺凌,曾經在艱苦中摸索適合國家發展之道。現如今,我們以開放自信的姿態,以奮斗者的姿態,昂首進入了新時代。這個時代,高鐵速度讓天涯變咫尺;這個時代,共享經濟讓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這個時代,移動支付讓你只拿一個手機便可走遍神州逍遙游。
作為一名面臨高考的學生,奮斗也是我的姿態。我會正視自己學習上的缺點和短板,查缺補漏,潛心修煉。我相信,來年的六月,我定會破繭成蝶,翩翩起舞,成就最美麗的自己。
(作者系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高三十五班學生)(責任編輯 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