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西群 李菲
摘要 在介紹基層種子市場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基層種子執法隊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對策,以期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的執法保障。
關鍵詞 基層;種子市場;執法隊伍;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0-0046-01
2016年1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正式實施,進一步規范了種子生產、經營、管理主體的行為,明確了主體責任,強化了執法手段,加大了對不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目前,基層種子執法隊伍存在的問題較多,種子市場多、亂、雜現象突出,對種子市場的監管有心無力,亟需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推進農業執法體制改革,全面整合農業執法職能,積極創新農業執法機制,著力提升農業執法水平,加強地方種子執法隊伍建設,利用新科技、新裝備,打造種子管理的高效執法隊伍,有力保障農業綜合執法體系,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的執法保障。
1 基層種子市場的現狀
1.1 基層種子市場亂象叢生
1.1.1 農民經紀人跨界經營種子。近年來,閻良區農民經紀人在政府的支持下比較活躍,對解決農民買菜難,發展農村經濟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深受農民喜愛。但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他們開始涉足種子經營,嚴重干擾了正常的種子經營秩序,一旦出現種子質量問題,農民大都由于互相認識而選擇不維權,同時也給市場監管帶來隱患。
1.1.2 農民合作社經營種子。農民合作社打著為農民社員服務的旗號,從異地購入種子,直接賣給當地農民群眾,嚴重干擾了正常的種子經營秩序。
1.1.3 其他無資源群體販賣種子。一些農村雜貨商店以及收糧甚至收羊奶的人員也從事種子販賣,他們深入鄉村,販賣行為比較隱秘,且由于其將販賣種子作為副業,因而價格較正常、合法的街面種子經營門店低,加之農村主要勞力常年在外務工,家中務農的大多是婦女和老人,為圖方便而通過這些渠道購買,形成一定的市場。
這些亂象已嚴重影響到合法種子經營戶。合法種子經營戶有固定經營門店,有規定的倉儲條件,承擔著高額房租和各種管理費用,還需接受各級、各部門的培訓檢查,最后卻無法得到合理的經濟收益。
1.2 閻良區甜瓜種子市場現狀
閻良區甜瓜主要種植在關山鎮、武屯鎮。種植的面積相對集中,每戶種植0.67~0.80 hm2,用種量比較大[1]。因此,從事種子銷售的人員較多,經營主體復雜,其中包括農資店人員、瓜果客商代辦、農村小賣部、種植農戶、村干部及一些流動銷售人員,除了農資店外,其余人員均為無證銷售,他們一般要求廠家制作專包,有的甚至自己印制包裝袋,然后走村串戶,利用熟人關系推銷、賒銷種子,這種“游擊隊”式的銷售方式給假劣種子提供了銷售途徑,監管工作難以開展,導致許多轉白快、味道發苦但個頭大、外觀漂亮的品種在農戶中流行,生產的劣質甜瓜被外行的客商大量收購,消費者購買后感覺上當受騙,客商賠錢轉行,使閻良甜瓜的聲譽受到嚴重損害,造成拉瓜客商人數劇減,從而導致銷路不暢,瓜價劇降,農戶受損。還有許多沒有經過檢疫的種子流向了市場,導致種植過程中病害嚴重,給農戶生產帶來巨大損失,挫傷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
2 基層種子執法隊伍存在的問題
2.1 執法人員知識老化,人員資質不合標準
按照閻法制發〔2018〕4號文件精神,申領《陜西省行政執法證》的人員必須是各行政執法單位無行政執法證件的在編在崗工作人員。合同工、臨時工、工勤人員等不符合條件的人員不具有行政執法資格,不能申領行政執法證件,但目前西安市閻良區進行種子執法的人員皆是工勤人員。
2.2 缺乏經費支持,工作開展難度大
當前,種子執法需要大量的車輛和經常性的下鄉檢查,所需費用很大,尤其是2018年國家加大對轉基因農產品的嚴查,每年需要到海南省進行出省監管,但由于經費嚴重不足,已經嚴重影響到種子監管工作的正常開展[2-3]。
2.3 缺乏現代化的市場監管裝備
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充分利用最新科技與裝備進行種子市場監管是一種有效的技術手段,但是基層種子執法隊伍大部分沒有配備市場監管裝備,限制了種子市場監管的高效開展。
總之,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進,種子監管權限將逐步下沉,區、縣種子監管任務將日益繁重,但由于基層種子管理機構存在專業技術人員稀缺、種子質量檢測設備和技術落后等問題,從而難以適應種子管理的新形勢和新任務。
3 對策
3.1 規范執法隊伍和執法行為
為確保執法機構人員編制數能滿足執法工作需要,要將那些能干事、想干事且符合要求的執法人員充實到種子執法隊伍中。
3.2 強化素質建設,打造種子執法高效管理隊伍
為確保執法人員的素質滿足執法崗位的需求,要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業務精通、紀律嚴明、作風優良、廉潔高效的專職種子執法隊伍。
3.3 裝備下沉,科技先行
要大力扶持基層種子執法隊伍建設,給他們配備先進的檢測設備,提高執法監管工作的科技含量;積極開展執法人員知法用法執法培訓,以保證文明執法、規范執法[4]。
為了確保執法行為規范有效,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做到持證上崗、亮證執法、著裝整潔、用語文明、行為規范;同時要做到證據充分、程序到位、處罰適當,切實做到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3.4 應用新科技與新裝備,確保執法過程全覆蓋
充分利用新科技、新裝備,確保執法過程全覆蓋。種子執法人員在執法活動以及案件辦理過程中要采用執法記錄儀,要全程同步不間斷記錄,錄制過程應當自執法人員執法辦案時開始,至執法辦案結束時為止。執法記錄信息保存期限一般為3個月,重要信息應當長期保存[5]。
4 參考文獻
[1] 王興美.淺談縣級種子執法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種子科技,2017,35(2):36.
[2] 鄧巖.國際化是中國種業發展的必由之路[J].中國種業,2017(1):18-21.
[3] 吳蘭榮,王軍強,楊萍,等.現代種業政策支持與技術支撐體系構建:青島市現代種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種業,2017(11):20-23.
[4] 黎凌.淺議基層農業種子執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種子科技,2018,36(2):44-45.
[5] 楊鵬珍,陳效庚,衛苗苗.種子執法年的實踐與探索:基層種子執法年活動成效及經驗[J].中國種業,2011(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