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內蒙古高等級公路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 袁玉娟
高速公路養護信息平臺與預防性養護
文/內蒙古高等級公路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 袁玉娟
高速公路的養護信息平臺是以龐大的數據庫為支撐,由數據采集系統、日常養護系統、大中修系統、機械管理系統、路況評價系統、養護決策系統構建而成的大型綜合應用平臺。該平臺實現養護管理流程痕跡化的同時,也實現了實時監控,進而大大地縮短了養護過程中的申報、審批程序,有效地控制了養護成本,并對出現的養護責任事故提供了判定依據;與此同時,通過對養護數據的收集、歸納、對比,進行病害預測,以便在路基、路面、橋涵、隧道以及其他公路設施的結構良好或病害、損毀發生初期,即對其開展針對性的養護,及時調整養護計劃、實施時間、實施方案等,以阻止或延緩公路病害及損毀的發生或進一步擴大,從而延長公路使用壽命,降低養護成本,真正意義上做到高速公路的預防性養護。
各級養護管理部門通過養護信息平臺的數據傳輸,實現養護程序網絡化、信息化、可視化,為管理者及時掌握有效信息提供便利。基礎數據的采集,則需要基層養護人員每日將路況檢查結果通過移動客戶端現場錄入、上傳,并根據實際情況,申報下一步養護作業項目,上級管理部門根據申報的信息進行審核并下發養護作業任務,對進度、質量、造價實施同步監督(見圖1)。

圖1 養護平臺運行模式
原始數據采集分為人工采集和多功能智能檢測車采集兩種。人工采集是指利用智能移動終端,通過人工進行現場檢測,主要對路面使用狀況、路基技術狀況、沿線設施等相關指標進行檢測;多功能智能檢測車是指使用多功能智能檢測設備,對路面使用狀況等多項指標進行檢測。如利用隧道檢測車對隧道開展自動健康檢測。為保證數據真實、有效,兩種采集方法均需設立復核環節,增加數據的可靠性。同時,為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平臺設置了第三方數據(交通量、氣象信息等)錄入端口。
通過管理與養護信息平臺,可以保證日常養護申報、審批等過程中信息的快速流轉,縮短流程周期,實現及時養護。在平臺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實際的日常養護管理流程,從養護任務申報、養護任務單生成、養護經費批準、養護任務下達、養護任務實施、養護驗收申請,到養護驗收等各流程環節之間信息均通過平臺實現快速流傳,并在養護各環節設置流轉記錄,實現流程痕跡化管理。
統一養護資料樣式。在平臺中制定統一格式的養護任務單,養護人員可按照任務單要求做好養護任務記錄,并為養護前后的效果做圖片資料記錄,隨后按照養護時間順序錄入平臺數據庫,便于對養護歷史資料的查詢,為后期養護效果評價提供完整的原始資料。
規范養護驗收程序。對于不同病害養護實施后的質量驗收設置驗收指標,驗收人員按照規定指標要求進行養護驗收,并做好驗收記錄,將統一格式的質量驗收單錄入平臺數據庫,為后期跟蹤檢查提供完整數據資料。
該系統通過信息平臺,生成從微觀到宏觀,從病害、路段、路線到路網的多層級路況評價數據,為各級別養護管理層提供所需的評價數據,平臺中的各項評價指標均按照最小檢測單元錄入原始數據,為路況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評價提供原始資料;能夠實現同一路線不同路段之間、同一路線不同時期之間、不同路線之間等多角度的評價與統計,還可實現其他評價結果;路況評價數據按照路線名稱、評價時間錄入平臺數據庫,便于后期數據調取。
對大中修養護工程的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實現大中修全過程資料的完整性,便于后期查詢與調用。通過系統記錄完善驗收資料,便于進行后期跟蹤調查;評價養護工程的后期質量進行評價,分析施工工藝、養護材料、施工方案的適應性;詳細劃分養護方案庫中不同方案的適應性,便于指導后期大、中修養護工程。
建立公路總檔案庫,從不同層級管理者角度對管養公路信息進行歸檔與展示;對新建工程交工資料、新接手工程的接手路況資料進行管理;對公司內部、交通運輸部下發文件進行整理歸檔。
在功能模塊應用過程中積累的大量數據資料,包括日常養護、大中修養護、路況數據、資產數據等,都可作為預防性養護、大中修工程前期決策的原始資料,為進一步科學養護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根據累積的檢測、評價數據以及交通量、氣候條件等因素,建立適宜本地區的氣候條件、交通條件的路面病害預測模型,為后期預防性養護提供指導。在管理與養護信息平臺基礎上,制定出科學的決策方法,進行資金配置。經過平臺的規范化運行管理,積累大量的養護工程信息,并通過后期跟蹤,對養護方案做適應性分析,為科學決策提供最佳方案。同時,根據累積養護信息,為養護工程定額的編制提供精準的資料,進一步優化了養護資金的配置。
信息平臺是以管理軟件為基礎,集結數據采集系統、日常養護系統、路況評價系統、養護決策系統構建而成的,通過平臺為各級養護管理部門之間數據傳輸實現網絡化、信息化,為管理者及時掌握有效信息提供便利。信息平臺集多個系統模塊為一體,通過可視化功能實現數據的直觀展示,便于管理人員掌握養護資料、數據等具體養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