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屈荷軍 蘇州工業園區方洲小學副校長
方洲小學在“集方圓之慧,筑幸福之洲”的辦學理念指導下,以藝術教育為辦學特色,面向全體學生,以“讓每一個孩子演繹不一樣的精彩”為特色培養目標,實踐“幸福完整教育生活”。學校在規范辦學的基礎上,有組織有計劃地協調融合優質資源,深化特色教學改革,亮化特色建設品牌,促進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在方洲小學,學校面向全體學生,開齊開足藝術課程。在藝術課程中推行體驗式教學,五年來推行的“賞、論、試、做”等體驗式教學策略,學生完完全全地參與學習過程,享受完整的藝術體驗過程,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課堂也成為美好事物的集聚地。
現在的孩子專業技能和藝術需求各不相同,在藝術教學中除提供以審美體驗和聽視覺素養為目標的“整體”課堂教學外,實施十幾種項目的美術工作室和音樂社團建設,制訂了學生藝術素養評價體系,以期“個體”對藝術更深入的學習,形成“整體+個體”“課堂+課外”的體積式藝術教育模塊。
在方洲,美術是學生最愛的課程之一,為了多角度、多層次的連貫教學,學校克服排課困難,實踐嘗試了兩節連堂式的深入美術教學,教學的連貫性和作業的達成度大大提高。由于作業時間的保證,學校更有效地開展了分層作業,讓每一個孩子能根據自身的能量選擇不同尺寸的作業紙,均能體驗創作的成功,深受學生喜愛。

李公堤涂鴉活動
學校作為蘇州市唯一未成年人評彈傳承的基地,邀請評彈藝術大師和專家團隊對學生進行評彈普式教學,學唱了彈詞《楓橋夜泊》等優秀傳統曲目,孩子親身體驗了評彈的魅力,了解的評彈的歷史內涵,孩子們的舉止在潛移默化中風雅起來。同時學校成立了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聘請蘇州市文廣新局專家和非物質遺產繼承人做藝術指導,刺繡、剪紙、面塑、棕編、泥塑、絲網花等民間美術門類走進了學生3:20以后的課堂,又一次拓展了學生對藝術的理解。
為了拓展視野、豐富視覺,給師生多樣的、專業的藝術享受,我們嘗試成立了中國藝術工作室、綜合材料工作室、漫畫工作室、色彩工作室、現代裝置藝術工作室、版畫工作室和國際粉畫工作室等美術工作室和昆曲社、評彈社、舞蹈社、合唱社、表演社、模特社、戲劇社、拉丁舞社等音樂社團,請學有專長的教師和校外藝術家擔任指導教師,在每周舉行兩次定期活動。
學校以課題《依托多彩童畫項目研究 推進學校特色建設》《新課標下美術特色建設的研究》《以地方戲曲發展小學生音樂素養的研究》等課題為切入點,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形成鮮明的美術教學。課題《依托兒童畫項目研究 推進學校特色建設》以“用課題引領學校特色發展的成功案例,是用科研引領學校發展的成功樣板,對創立科研型學校、特色學校具有借鑒和引領作用”高度評價順利結題,同時被教育學會評為課題成果一等獎、優秀成果精品課題。

走進蘇博——觀展臨摹活動

“粉畫名師課堂”走進方洲小學活動

粉畫名師課堂”走進方洲小學活動
為了使教師專業技能“保鮮”,使教學活動“保真”,學校制訂固定時間(每周三)給藝術教師進行教學研討和專業技能練習;每周四組織全體教師進行速寫和國畫的培訓,每學期開設藝術特色滲透學科教學展示課。目前,特色群塊初步形成,一支素質高的特色指導教師隊伍在不斷成長,以發展教師來帶動學生發展。
藝術學習要有文化基石,更要有研究式的探究。學校把蘇州文化作為學校藝術文化底色,挖掘視覺元素,重組藝術樣式,師生共同研發校本教材《多彩童畫》和《最美聲音——評彈》。走進美術、音樂課程,每學期集中一個月進行教學,讓每一個孩子享受地方優質資源、豐厚學習軌跡,他們創作的作品也變成了童畫校本教材上的一張張范畫和評彈教材的欣賞曲目,讓下一屆的孩子們去模唱和超越。
藝術教育是打開世界的另一把鑰匙,是看待世界的第三只眼。學校以每年一次的藝術節、特色周活動為平臺,豐富學生生活,全面提高學生藝術素質。例如:“繪畫達人秀”中,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個個都是繪畫小達人;學生個人音樂專場活動,舞臺上就是未來的藝術大師;快樂涂鴉活動,不同的膚色,不同的語言,拿著相同的畫筆與新加坡兒童同繪美好愿景;大手牽著小手,與藝術大師同繪一幅畫中,童心童趣折服了大師;每學期的藝術學科競賽中,方寸之間,咫尺舞臺,盡顯藝術本色……
藝術素養要在實踐中習得。我們帶領孩子走出校園,去大自然寫生,去美術館欣賞,去音樂館聆聽,不斷提升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審美能力,逐步實現“絢彩、智造、創新”的學生藝術素養。
平江路、蘇州園林、園區金雞湖、白塘植物園寫生,蘇州美術館、博物館、浙江美術館看畫展,蘇州評彈博物館、昆曲博物院去聽戲曲,蘇州文化藝術中心看演出,高風堂美術館繪畫青花瓷器;暑假里組織學生開展親子藝術夏令營,到浙江烏鎮、中國美院、西溪濕地區寫生。孩子們對藝術作品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格調,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變化。
學校為更好的營造藝術氛圍,形成藝術磁場,積極探索家校合力,每學期學校實行藝術親子活動,讓孩子與家長共同分享學習藝術的喜悅,同“藝術媽媽”學唱聲樂,跟“蘇州媽媽”學插花等活動讓家長們教得熱心,孩子們學得用心。
學校將藝術教育滲透在科技節、讀書節、心理節、雙語節、體育節等每個“節氣”中,使師生生活有了意義。讀書節根據故事畫、連環畫,為古詩配插圖,表演課本劇;體育節,設計運動會會標,為班級設計個性引領牌;科技節,科學幻想畫競賽、科普劇表演;心理節設計精美的心靈書簽;雙語節辦雙語手抄報,英語情景劇演出;衛生周,設計衛生宣傳畫、環保時裝秀……藝術浸潤著孩子的每一天。
學校立足童趣,設計策劃系列藝術展示活動,從外力因素促進學生特長發展內需力,促進學校特色品牌的塑造。在“江蘇省文聯曲藝家進方洲展演”活動中,我校學生與藝術大師同臺演出,共演節目;在“孩子眼中的形形色色——美術作品展”中,多樣視覺,引無數家長、專家贊美;在一校一品素質教育成果方洲小學展示活動中,精彩的藝術展演得到場的500多名家長、社會人士的高度評價。在“童年之夢書畫之彩”六一畫展中,引起了領導專家的高度評價。近三年,學校參與這樣的區級以上展示活動10多場,共有1000多人次參與展演活動,同時有6000多人次的學生在各級藝術比賽中獲獎,引起蘇州電視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等當地媒體雜志多次報道,中央電視臺也專程來學校拍攝傳統藝術進校園的專題片。
藝術教育成為學校文化的一張名片,在這樣的美學浸潤中,學生們在眼中慢慢裝載起美,有了“面對一叢野菊花怦然心動的情懷”,有了表現積存心中文化的技能和能力。孩子們越來越自信,陽光灑滿孩子心靈,心風雅,行優雅。多彩而多樣、童心展童趣的藝術教育已是方洲師生幸福完整教育生活中一抹絢麗的色彩,一生藝術的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