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姚思源與《北京音樂志》

2018-01-08 20:37:43高潔
人民音樂 2017年12期
關鍵詞:音樂文化

姚思源先生是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教授,我國當代著名樂教育家,他在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音樂創作與作曲理論教學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也是一位音樂史學家,在北京音樂歷史與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果。

由姚思源先生擔任項目負責人與主編的《北京音樂志》是北京市重點科研項目,屬于《北京志》(共107冊、154分志)中的一個分志。《北京音樂志》是第一部專門記述北京地區音樂歷史發展狀況的地方性志書,時間跨度三千年,主要從音樂創作、音樂教育、表演團體、中外音樂文化交流、音樂社團、研究所、演出場所、出版物等方面,著重記述了近現代北京音樂的歷史發展軌跡。該項目自1995年下半年開始啟動,在姚思源先生的帶領下,編寫組成員從制定篇章框架、收集資料、調查訪問,到撰寫初稿,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數易其稿,反復征求意見,可謂做到了系統、嚴謹、可靠、真實。歷時六年多的艱苦寫作,2002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北京音樂志》為考查了解和進一步深入研究北京地區音樂文化發展狀況提供了豐富的史料基礎,對于中國近現代音樂歷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價值與影響不可小覷。

筆者就《北京音樂志》的編寫過程及相關內容對姚思源先生進行了兩次采訪。

高:姚先生,您作為《北京音樂志》的項目負責人,請談談接手這一項目的過程,最初是如何組建編寫組、分配編寫任務的?

姚:1994年,我離休后不久,接受《北京志》文化藝術卷編委會的委托,擔任了《音樂志》的主編。我接受任務后,得到了當時我校音樂系領導的支持與幫助,組成了共7人的編輯班子,成員有馮蘭芳、孟維平、何惠生、張立德、高作民、劉蓉慧。我擔任全書概述部分內容的執筆,張立德負責第一篇“音樂作品”和索引部分,里面包含歌曲、合唱曲、民族器樂曲、鋼琴及歐洲管弦樂曲、交響音樂、歌劇與舞劇音樂等體裁;高作民負責第二篇“表演團體”和第六篇“社團、研究所和演出場所”;孟維平負責第三篇“重要活動”部分,包括重要的會議、演出、學術研討和評獎等;馮蘭芳執筆第四篇“教育”,包括藝術院校、師范院校音樂教育以及社會音樂教育;第五篇“交流”由劉蓉慧編寫,包括國際演出交流、國際學術交流、參加國際比賽、與港澳臺的交流活動,后期由孟維平參與修改,第七篇“出版物”由何惠生執筆。這幾位老師工作都很嚴謹,朱廣星當時是北京音協的秘書長、副主席,他擔任副主編,主要負責聯系文聯、市里等工作,并幫著我一起統稿。我們從收集資料和查閱文獻開始,經過訪問調查和小型的研討,編訂了框架,形成初稿后又經歷了數十次修改,經三級審查,花費六年多時間終于完成了這項任務。我們編寫組的成員在一起共同奮戰近七年,在同事、朋友之情外,又增加了一種學術上的情誼。

高:您是老北京,對北京有深厚的情感,可以說是近現代北京音樂歷史發展的親歷者,對許多音樂事件都有切身的體會。請您談談研究北京音樂歷史文化的背景和意義。

姚:我在北京生活七十余年,大多數時間從事音樂工作,然而擔任此項重任,仍感到吃力。但這又是一個繼續學習的好機會,在編寫過程中我學到不少東西,這也是一件為國家、為北京存史的好事。

北京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遼、金、元、明、清五個封建王朝都曾在北京建都,至今也已九百多年,北京從一個地方行政、軍事要地逐漸轉化為政治文化中心,薈萃了很多地方文化。近代許多政治、文化重大事件發生在北京,并影響到全國,我閱覽過幾種北京通史的出版物,感覺到記載的音樂文化事件寥寥無幾,讀后很不滿足。我長期以來關注中國音樂史出版的著作,感到近代許多發生在北京的重要音樂文化事件常常被融合于全國整體之中,沒有突顯出北京的特殊意義。尤其是對1927—1949年這段時間,北京的音樂史研究很薄弱,人們關注的重點轉向南京、上海以及后來的重慶和延安,這是正常的現象,但北平卻常常被人遺忘、忽略,而這個時期的北平在戰亂、動蕩的復雜背景下,音樂文化卻仍在艱難曲折的環境中有所發展,我很希望這份特殊的音樂文化資源不要被丟失。我為能在退休后參與完成這樣一項有意義的工作,甚感慰藉。

高:接手這樣一項工程龐大的任務項目,一定遇到了不少困難吧!您是如何帶領編寫組成員克服困難的?

姚:我們遇到了不少困難,第一個困難就是“什么是北京?”北京已有三千年的歷史,地域廣,變遷多,如何從地域、朝代、民族等諸多方面的情況,以規范限定我們撰寫的對象和范圍,成為我們首先遇到的問題。”所以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分析三千年北京歷史發展的脈絡,先把北京弄清楚。北京過去曾是西周的燕,戰國時期秦國的薊城,唐代的幽州,都是當時的邊防軍政要地,或諸侯封地。而后八百余年,遼設南京作為陪都,金設中都,元稱大都,以至明、清建北京城,逐漸成為當時全國政治、軍事、文化的中心,而且是以漢族文化為主流的民族多元文化融合體。各個時期,都有宮廷歌舞、民族歌舞、音樂、民間說唱以及后來的戲曲發展。另外,音樂理論和樂律等方面的成果也影響了后世。近代,特別是鴉片戰爭以后,中國封閉的門戶被打開,西方音樂,主要是歐洲文藝復興以后音樂文化的成就融入,與中國傳統的音樂文化融合,逐漸形成近現代新音樂的發展狀態。

再一個,主要還是專業知識方面的困難,我們編寫小組里邊,除了孟維平是搞音樂史的,別人都不是。當時我們都提倡大家要重新學習中國的音樂通史,有幾種版本的中國音樂史都看,看完了以后我有這樣的感覺,關于北京音樂文化的內容太少,幾乎沒有什么參考資料。

高:的確,這個項目工作量非常之重,尤其在搜集資料方面要做大量的工作。聽孟維平老師講,您曾親自帶領課題組成員去拜訪老音樂家,去探訪北京音樂歷史的遺跡,與北京市志書編纂委員會和北京市文化局的老同志一道組織各種規模的座談會、研討會,利用極為有限的經費,苦干六年多,終于完成了當代中國音樂理論建設中的這件大事。

姚:對,搜集資料也很困難,文獻各方面的資料也很有限,北京圖書館、北京博物館,還有音樂家協會、音樂學院,凡是有資料可查的地方,我們都不放過。北京作為一個文化古都,好多事發生在北京。可是音樂史寫北京的也很少,過去大多數把北京的事件都分散到全國,把音樂史都分散了,我們還得摘出來,把它歸納到北京,梳理北京的音樂活動。

在撰寫過程中,我們參考查閱了大量的史料文獻,如《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北京通史》《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當代中國音樂》等著作,都是我們參考的重要文獻,并引用了其中的一些內容。在一般中國音樂史書中,常常把發生在北京的事件融合在一起,需要科學的分析、分離,還原于北京。

高:我們知道,在《志書》的編纂中,最重要的是強調對歷史材料進行客觀、真實地記述,尊重歷史,避免主觀情感與評議,您是怎么要求編輯組成員的?

姚:要完成這項任務,一定要搜集并分析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和調查訪談資料,在編寫過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第一,沒有充分的調查分析、查閱訪談,就沒有資格、條件從事史志研究工作;第二,在評價、理解這些大量的文獻材料工作中,個人的專業修養和綜合文化素質起著決定作用;第三,對這些歷史事件的分析、掌握以致取舍,不能局限于個人興趣與認識,要真正尊重事實,即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原則。我是這么要求的,我們也是這么做的。

高:翻閱這部《北京音樂志》不難發現,在內容編排方面,以近現代音樂歷史部分為主,古代音樂部分從略,著重記述了近代以來的音樂歷史文化發展事件,也就是您在書中所說的采用“厚今薄古”的原則,對嗎?

姚:對,那是當時北京市委對《北京地方志》一百多卷的總體要求,不僅是對音樂的。“厚今薄古”,即著重寫新中國成立后,在共產黨領導下的音樂發展,另外從工作的難易程度來講,也是近現代容易寫,古代較難,尤其是在古代音樂史料方面難,觀點也很難把握。但是解放以后的不能都歌頌,比如對文化大革命,我們分層次寫,該批判或該反思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北京志》全書“厚今薄古”的原則,我們開始了《北京音樂志》的編纂工作。

高:您能跟我們簡要勾勒一下近現代北京音樂的發展脈絡嗎?

姚:鴉片戰爭后,中國的大門在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下被迫打開,西方音樂文化主要通過教會的宗教歌詠、新式軍樂隊的建立、學堂唱歌課的開設等途徑加速傳入北京。到了民國元年,北京被定為首都,五四新文化運動則標志著中國近代音樂文化發展揭開了新的一頁,一些北京新歌曲創作登上樂壇,內容上體現反帝反封建,提倡民主科學的精神,比較突出的有趙元任,他的創作表現出了大膽的創新精神,對中國近現代音樂文化發展影響深刻。蕭友梅是借鑒歐洲音樂文化,創辦專業機構的先驅者。他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創建了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還組織管弦樂隊,舉辦音樂會,在北京期間,他還擔任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音樂科主任,北京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主任。劉天華也曾任教于北大音樂傳習所,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音樂科及北京藝術專門學校,他創作的十大二胡名曲是我國近現代民族器樂曲的重要文獻。1927年他與曹安和、吳伯超等人組織發起的“國樂改進社”,提出了借助西樂,改進國樂的主張。還有許多音樂家,像聶耳、孫慎、冼星海等他們創作的歌曲在北平廣大群眾中流傳很廣。

到了30年代,北平與外界的音樂交流日漸增多,一些國外知名音樂家來北平訪問,舉辦音樂會、演出,有的還在中國長期居住,采集民間音樂,在創作中使用中國題材,探索中國風味的音樂創作,還有一些在北平的中學、大學任教。北平淪陷后,日偽統治者曾推行一些反動歌曲,有企圖麻痹人們的反抗意志。當時北平的一些著名大學如北大、清華、北師大都遷往內地繼續辦學,一些愛國的進步音樂工作者也都紛紛離開北平,但教會辦的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繼續開課。1938年,日偽政權在北平另建北平師范大學,并設立了音樂系。日本投降后,南遷學校陸續遷回復校,北師大音樂系、北平藝專音樂系恢復后,時常舉辦校內外音樂會,在北平的一些音樂家,也不斷舉辦個人音樂會。從1946年春夏開始,大量革命群眾歌曲、蘇聯歌曲、秧歌劇以及歌劇《白毛女》選曲等,陸續傳入北平,由李凌、趙沨主編的進步刊物《新音樂》也在北平發行,群眾歌詠活動也蓬勃發展起來,許多大學、中學組織的進步合唱團在社會上也很有影響,這些學生的進步音樂活動已成為當時北平文化戰線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謂盛況空前。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更名北京,此后,北京地區的音樂文化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音樂界人士歡聚一堂探討新中國音樂文化的建設。這一時期的群眾歌詠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成立了各種業余合唱團,主要是傳唱革命群眾歌曲和蘇聯歌曲,還有各種音樂培訓班以及《北京歌聲》《群眾演唱》等刊物。在創作方面也了舉辦了各種群眾歌曲創作評獎活動,像《全世界人民一條心》等歌曲曾獲得一等獎,后來流傳的《社會主義好》《學習雷鋒好榜樣》等歌曲都出自在京的詞曲作家之手。這個時期北京的作曲家像瞿希弦、時樂濛、辛滬光、李煥之、張肖虎、吳祖強、杜鳴心等都創作了許多大型音樂作品。五六十年代,在北京成立了相當有影響的表演團體,像中央樂團、中央民族樂團、中央歌舞團等。另外,在北京先后建立的高等音樂院校有中央音樂學院(1950年在天津建校,1958年遷入北京)、中國音樂學院(1964年建院)、北京師范大學音樂系解放后繼續辦學,到1956年合并到北京藝術師范學院,后來又改成北京藝術學院。這個時期,北京和外界的音樂文化交流也逐漸增多了。總之,北京的音樂文化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文革”期間北京也遭受到了最為嚴重的破壞,在北京的音樂院校也基本處于停辦狀態。改革開放后,北京音樂文化的發展歷史可以說又開始了新的一頁。這一時期,各種全國性的音樂專業會議先后在北京舉行,北京的音樂創作也異常活躍。80年代初在北京還出現了流行音樂,首先是從港臺傳來的通俗歌曲,后來特別是80年代中期,谷建芬、王酩、郭峰、徐沛東等作曲家參與,產生了一批有質量的歌曲,形成了洶涌的流行歌曲大潮。當然,北京這個時期的專業音樂院校都恢復了教學,音樂表演活動日趨繁榮,北京音樂文化對外交流日益活躍,北京地區各種音樂出版物也是繁榮興旺,可以說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

高:您能談談當下及未來北京音樂發展會面臨哪些問題嗎?

姚: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北京音樂文化的建設發展遇到了不少問題和困難,如何由過去的計劃經濟模式下逐步向市場經濟轉軌,借助社會力量來發展?如何適應音樂聽眾審美取向出現多層次多樣化的變化,進一步滿足群眾對音樂生活的需求?如何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出更好的音樂產品?如何在發展專業音樂文化的同時,加強國民音樂教育的開展,等等,解決好上述問題,北京地區的音樂文化發展還將迎接新的挑戰。

高:在近現代北京音樂歷史發展中,有幾個特殊的時期,比如“日偽時期”、“文革時期”等,在編寫過程中你們是怎么對待處理的?

姚:在一次主編會議上,市里有關負責領導講話,提出了“日偽時期“文革時期”不能簡單化”的要求。經過研究和對大量事實的分析梳理,我們對這兩個時期分別采取了分層次撰寫:1937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者占領北京(這時的北平已被稱為北京)達八年之久,侵略者和漢奸偽政權推行像《中日親善》《新民會歌》之類的歌曲,企圖奴化人們的反抗意志。但一般音樂家和音樂愛好者并不買賬,仍演奏、演唱中國和西方的古典嚴肅音樂;一些教會辦的大學(如燕京、輔仁)合唱團舉辦音樂會演唱西方經典作品,如《彌賽亞》《創世紀》等。中國的一些歌唱家、鋼琴家在北京舉辦獨唱、獨奏音樂會,有時還從郊區的解放區暗中傳來抗日歌曲,比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產生于晉察冀邊區的房山縣,也有日本音樂家指揮交響樂團和合唱團演奏(唱)西方古典音樂。但總體看來,這一時期受侵略者的影響,北京音樂文化的發展仍比較沉寂。

長達十年的“文革”動亂期間,北京的音樂文化表面上熱熱鬧鬧,但在極左思潮的煽動下,北京的許多音樂家、音樂部門的領導被打成“黑幫”“走資派”,音樂院校停課“鬧革命”,許多音樂作品被批判為“毒草”和“封資修”貨色,音樂發展受到了很大影響。

高:對于“文革”中京劇“樣板戲”的流傳,您是怎么看待的?

姚:這是一個值得人們注意的現象:京劇“樣板戲”受到人們的歡迎,是“四人幫”的功績嗎?實際情況是,從上世紀60年代初,一些藝術家們即投入到現代京劇改革中,后來他們的改革成果被江青及“四人幫”所竊取并篡改,并以“樣板戲”的名義宣傳演出。當年這些“樣板戲”受到人們歡迎,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唱段,流傳之廣,喜愛人群之多,是歷史上少有的。這里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經驗,即京劇音樂改革創新的核心是唱腔,即如何在保持傳統板腔體及京劇唱腔基本音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發展,以適應人們對新的京劇的審美要求。

高:您強調教會學校對北京近現代音樂的發展影響比較大,能就此談談您的看法嗎?

姚:是這樣的,教會學校對北京近代音樂發展的影響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清朝末年,美國教會在北京創辦了三所教會大學,有匯文大學,華北協和女子大學和通州協和大學,1919年三校合并為燕京大學,校長是司徒雷登,音樂系是當時燕大文學院的一個系,所以燕京大學是當時國內綜合大學中極少數有音樂系建制的大學。1952年音樂系并入中央音樂學院。燕京大學音樂系的教師隊伍很優秀,他們聘請了一些音樂水平相當高的外籍教師,培養的學生有音樂表演藝術家、作曲家,還有音樂教育家,從成立到合并,音樂系共招收主修學生約有百人,培養了不少早期音樂人才,如楊榮東、李抱忱,劉金定、許勇三、張肖虎、王安琳等。燕大的文藝活動豐富多彩,有合唱團、國劇團等,在當時很活躍。燕大音樂系的學風很濃厚,也重視搞普通音樂教育。抗戰時期他們還舉辦各種合唱隊活動,對華北學生運動發展有推動作用。輔仁大學是天主教會創辦的學校,創辦于1925年,他們沒有專門的音樂系,都是通過選修課開展音樂教育,他們也重視學習西方音樂知識,發展民族音樂,有弦樂隊、管樂隊、鋼琴班、歌詠隊等各種樂團,培養了很多音樂愛好者。

據我所知,中央音樂學院已故的楊儒懷教授便是1948年畢業于輔仁大學西洋語言文學系,1950年畢業于燕京大學音樂系,師從馬思聰先生學習作曲專業。他的父親是牧師,留美的博士。他從小就讀于教會學校,4歲開始學習鋼琴,很早就在教堂唱贊美詩、彈伴奏,在輔仁大學就讀期間曾參加學校的樂隊,拉大提琴、吹雙簧管,在燕京大學時指揮合唱隊演出《彌賽亞》,這種中西合璧式的學科教育背景和生存環境,為他后來在音樂事業上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還有許多音樂家,都有類似的經歷。所以我認為應該了解基督教對近現代音樂發展的影響。

高:姚先生,您初中就讀的潞河中學和高中讀的匯文中學都是教會創辦的學校,對您的影響也比較大吧?

姚:在北京近代音樂教育中,教會創辦的中小學對音樂教育很重視,發展也很好,有名的有貝滿女子中學、育英中學、培元小學、潞河中學、匯文中學、崇德中學、慕貞中學等等,我在潞河中學讀的初中,在匯文中學讀的高中。潞河中學是1867年美國公理會在通州設立的一所小學,擴充后改為“潞河書院”,后來改稱“協和書院”,中學部即后來的私立潞河中學。潞河中學的歌詠團是很有名的,在北平的歌唱比賽中多次獲獎,學校還有口琴隊、話劇社,音樂活動舉辦的很活躍,對學生全面成長很有利。匯文中學是1871年美國基督教衛理公會開設的,最初是小學,僅有四名學生,后來經過多年發展,規模擴大了,多次改名為“懷理書院”“匯文書院”“匯文大學堂”等,有高等、中等、初等程度的區分,中學部就是匯文中學,這些都是北京市的重點中學,匯文中學校長高鳳山,很重視教學質量,他聘請了好多優秀教師。匯文的學生社團種類也很多,有學藝會、西樂會、國樂會等,我當時也參加過這些社團活動,對我的影響都很大。另外,育英中學的音樂教師有李抱忱、汪家寶、蔣風之等音樂家,對提高育英中學的音樂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李抱忱畢業于燕京大學,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擔任育英中學音樂教師,他很注重將中國民族音樂和西方音樂帶到課堂中,沒有系統的教材,他就制作各種樂器,提高學生學音樂的興趣。他還積極推進北平大中學生的合唱活動,影響很大。貝滿中學的音樂教師音樂修養也很高,除了音樂課程外,教會中學還開一些音樂講座,豐富音樂生活。到北平解放前,教會辦的中學將近二十所,培養的學生逾萬人,影響不可小視。

另外,過去說宗教是迷信,一說宗教就是文化侵略。這個不是歷史唯物主義吧,不能夠正確看待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再比如說我們國家關于合唱的發展史,近代是以蕭友梅、黃自的作品為主,但是有些作品演唱機會不多,影響也有限。而在大城市里邊,教會的唱詩班里大多唱的是海頓的清唱劇、賦格等。所以說中國近現代的發展受教會的影響,搞音樂史的不能不了解基督教的影響。

高:姚先生,您從中學時代就關注社會音樂生活并投身其中,您不僅創作歌曲,指揮合唱,還積極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聽說您珍藏了20世紀30年代以來北京音樂會的節目單上千份 ,并于2010年無償捐給了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博物館,您能談談這件事嗎?

姚:對。錄音,唱片,音樂會節目單我都留著,涉及北京音樂會的節目單共有1077份,其中三四十年代的有190份,都是我在現場觀看演出后保存下來的。前幾天我寫了篇短文,就是關于節目單的事。我在北京七十余年,從早年的音樂愛好,到后來的音樂專業學習和工作,聽賞音樂會是重要的活動。我喜歡音樂,為了聽音樂會,拼命地省吃儉用。在過去那個年代,沒有電視,除了聽廣播、老式78轉唱片外,音樂會是重要的學習機會。北京的音樂會起碼一半我是親臨現場聽過的,音樂會一般印發給聽眾節目單,這些節目單記載了音樂會演出時間和地點、曲目和作曲家、演奏(唱)者,有的還附有有關音樂家和樂曲的介紹。現在的音樂會大多用了豪華的廣告,是很厚的節目單,過去就那么一張紙,演奏什么曲目就寫上。所以要歷史地看這些現象。現在學音樂的條件太好了,過去我們沒有這個條件。數十年里我積攢并收集了在北京舉辦過的音樂會的節目單近千份,逐漸堆積在墻角,這些要處理,扔了怪可惜,作為專業歷史資料,則是一份珍貴的文物資料。我就順便問北京首都博物館,可惜當時他們沒有懂音樂文化的工作人員,這個我不敢給他們。前些年偶然一次春節前夕,我校當時的校長劉新成同志來家看望,當我談到這件事,并指向墻角堆積的這些舊節目單后,劉校長當即說:“誰也不要給,要捐贈給咱們學校歷史博物館”,真不愧是一位具有歷史學家風范的校長!我聽從了他的建議。不久,托音樂系的同學用小推車把這近千張節目單送至我校歷史博物館,使我的一件心事落了實。

高:《北京音樂志》為研究北京音樂文化奠定了重要的史料研究基礎,在這一過程中,一定發現還有不少值得繼續深入研究和關注的專題,請您談一談。

姚:我們做的這項工作僅是基礎性的史料工作,還有許多專題需要繼續往深處挖掘。比如,各個時期(古代、近代、當代)的斷代音樂文化史,各方面的專門史;比如,北京傳統民族民間音樂和宮廷廟堂音樂,西方音樂傳入后的新音樂發展,20世紀革命音樂和群眾歌詠,北京的專門音樂教育和學校音樂教育等專題研究需要繼續深入研究。我們這里面還有一些遺憾,因為研究的時候也有當時的局限。

另外,還有一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問題,就是近百年來北京幾乎沒有專業的音樂機構,特別是職業表演組織,許多音樂活動如創作、表演、理論研究、國際交流等,是否可以說這一時期的北京音樂文化發展載體和傳承渠道,主要依靠音樂教育?包括高等音樂院系如北大音樂傳習所、北師大音樂系、燕京大學音樂系,以及前后兩屆北京藝專,清華大學音樂室以及和一些重視音樂教育的中學,特別是教會創辦的學校,我們看重它們的價值。北京不僅是新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新興的富有特色的世界文化城市,音樂文化必將會有更大的發展,北京音樂文化的研究可給大發展提供歷史經驗,并引以為鑒。我相信會繼續有專家,學者對北京音樂文化的發展做出更加深入的、專門化的研究。

結 語

音樂史學家馮文慈先生是姚思源大學時期的同學,在談到《北京音樂志》時{1},他說,“姚老師主持領導的《北京音樂志》,我覺得在這方面是開創性的,據我所見,過去沒有過這樣一部完整的、系統材料,對于研究音樂教育發展史、研究近現代音樂史都是很有意義的”。李西安先生在他的《姚思源教授的藝術生涯給我們哪些重要指示——祝賀姚思源教授八十華誕》一文中曾說{2}:“姚思源先生不僅是一位音樂教育家,還是音樂理論家、作曲家和音樂活動家,他的著述幾乎廣泛涉及音樂的各個領域,堪稱博學多識。他為《北京志》主持撰寫《音樂志》,時間跨度三千年,涵蓋了史學、民族音樂學、音樂教育、創作、表演、文藝政策和中外文化交流等諸多學科。姚思源先生以及其他老一輩音樂家的經歷告訴我們,只有具備廣博的學養才能出大家,并為我們當前音樂教育中過分強調專門技能的片面性,進一步加強全面音樂素養和人文素養的教育,樹立了典范。”

由姚思源先生主編的《北京音樂志》不僅是北京音樂歷史研究里程碑性的成果,對于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兩次訪談中,已經91歲高齡的姚思源先生思路敏捷,言談中充滿對北京音樂發展的高度關注和責任感,令人感動!他從不以史學家自居,謙虛地認為自己僅是做了一點自己熱愛的事情而已。在我看來,姚思源先生就是一位優秀的音樂史學家,他的身上具備了史學家所應具備的史才、史學、史識與史責,在北京音樂史研究、在中國近現代音樂研究方面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1} 《姚思源音樂教育思想學術研討會發言與論文集》,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06,1,第109頁。

{2} 《姚思源音樂教育思想學術研討會發言與論文集》,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06,12,第18頁。

高潔 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 劉曉倩)

猜你喜歡
音樂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奇妙的“自然音樂”
誰遠誰近?
音樂從哪里來?
藝術啟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6
圣誕音樂路
兒童繪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樂
音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欧美高清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 伊人网址在线| 99一级毛片| 色爽网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国产农村1级毛片|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男人天堂伊人网| 中文字幕 91| 国产剧情伊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精品国产91爱|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欧美日本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97在线免费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久久黄色毛片| 欧美综合激情|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欧美啪啪网| a级高清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久一在线视频| 国产不卡网| 亚洲床戏一区|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啪啪啪亚洲无码|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成人国产免费|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亚洲激情99|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日本精品视频| 日韩123欧美字幕| 人妻21p大胆|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成年A级毛片|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激情亚洲天堂|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理论片一区| 麻豆国产精品|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老司机久久精品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狠狠干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