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峰
摘 要:學生在描寫人物外貌時,往往沒能抓住人物的特點,或千人一面,或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缺乏鮮明的個性。教師可以結合文本中典型的描寫人物外貌語段,引導學生進領悟表達方法,通過相應的遷移練習,使學生掌握抓住人物特點,描寫人物外貌的基本方法。
關鍵詞:源本得法;外貌描寫;貼切的比喻;恰當的聯想;按照順序;聯系品質
在批閱學生作文時,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在描寫人物外貌時,大多沒能抓住人物的特點,不管大人還是小孩,總是“炯炯有神的眼睛”“烏黑的頭發”等,或千人一面,或面面俱到,人物缺乏鮮明的個性,無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除了沒有細致觀察之外,更關鍵的是學生沒有掌握必要的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修訂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課的本質是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能力。這就要求我們語文課必須回到語文本身,還必須教會學生理解作者在表達思想內容時所運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詞造句的精妙。
下面,我就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在引導學生掌握描寫人物外貌方法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運用貼切的比喻
在《魚游到了紙上》這篇課文的第3自然段中,有一處描寫聾啞青年外貌的語句:“就在金魚缸邊,我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長得很秀氣,一對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這個句子中運用了比喻手法,把聾啞青年的眼睛比作玉泉的水,細細品味,從中還可以感受到作者對青年的喜愛之情。這種抓住人物外貌的某一個方面,運用貼切的比喻來刻畫人物外貌的方法,非常值得學生借鑒學習。
二、展開恰當的聯想
《少年閏土》這篇課文中的第6自然段是這樣描寫閏土外貌的:“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心愿,用圈子將他套住了。”短短的一句話,就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健康、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形象。這句話中,作者除了從“紫色的圓臉”“戴小氈帽”“頸上套銀圈”這三個方面描寫人物的外貌之外,還花了不少筆墨寫由“頸上套銀圈”產生的聯想,即“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心愿,用圈子將他套住了。”這個聯想,交代了閏土頸上套銀圈的原因,讓人對閏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按照一定的順序
在《一面》這篇課文中,作者對魯迅先生的外貌描寫非常有特色,這與以前學過的課文大不相同。作者為了表現魯迅艱苦工作,抓住其“瘦”這個外貌特征,按照由遠及近、由粗到細的順序進行描寫,給人留下“一面”勝數面之感。
下面,對其中最為典型的三次外貌描寫,稍作分析,列表如下:
基于對文本的理解,我重點抓住魯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寫進行教學,不僅讓學生從中體會魯迅的偉大精神品質,還讓學生從中體悟了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引導學生借鑒作者由遠及近、由粗到細的寫法,試著去描寫一個人的外貌。
四、聯系人物的品質
《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篇文章在描寫居里夫人的外貌時,把外表美和內在美(淡泊名利的人格和堅定執著、為科學獻身的精神)聯系起來。文中是這樣寫的:“瑪麗·居里穿著一襲黑色長裙,白凈端莊的臉龐顯出堅定又略帶淡泊的神情,那雙微微內陷的大眼睛,讓你覺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一襲黑色長裙”“白凈端莊的臉龐”“微微內陷的大眼睛”寫出了居里夫人美麗、莊重的形象。“堅定又略帶淡泊的神情”“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則是從他人感覺的角度來寫的,暗示瑪麗·居里那美麗、莊重的形象背后堅毅執著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格。這種寫法比較獨特,值得學習。
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我們要努力挖掘出文本中值得借鑒學習的一些典型語段,選準訓練點,精心設計訓練過程,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表達方法,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何傳躍.記敘文的外貌描寫[J].寫作,2009(14).
[2]李敏.作文教案[J].才智,20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