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志+寧福祥
摘 要:課堂語言是教師上課最直接、最常用的手段,運用得好,能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堂語言;精煉;準確;吸引力;鼓勵性
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表達思想、傳遞情感、傳授知識、塑造學生心靈的基本工具。它是教師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針對特定的教育對象,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為實現預定的教學任務而使用的一種專業語言,教師語言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其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課堂語言要精練
教師的課堂語言必須精練,決不能含糊不清或者拖泥帶水。數學學科對數學語言要求很高,往往因一字之差,會產生不同的含義甚至相反的意思。如,“除以”和“除”,其意義和用法絕對不同,當讀作“36除以9”時的列式是36÷9,當讀作“36除9”時的列式是9÷36,教師在指導學生讀除法算式時必須讀準“除以”和“除”。又如,“數位”和“位數”,雖然只是交換了兩個字的位置,但是表示的卻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名稱。再如“增加到”和“增加”、“只有”和“有”等,它們的意義有相近之外,但又有明顯的區別,如果沒辨別清楚,就會引起誤解。
二、課堂語言要準確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共同活動,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因此,教師是幕后的“導演”,學生才是舞臺上的“演員”;課堂自然也不應該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應是學生的“百家爭鳴”。要做到這些,教師的課堂語言必須準確,做到“清清楚楚一條線”,切忌重復啰嗦的“模模糊糊一大片”。以便騰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動身演,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除法的認識”教學片段:
師指著算式20÷4問:在這個算式中20是什么數?
生1:20是個比19大1的數。
生2:20是個整十數。
生3:20是個兩位數。
……
師:20是被除數。
面對學生的答非所問,教師哭笑不得,最后只得自圓其說,20是被除數。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的語言不夠準確,問題問得太“大”,指向性不強,如果老師這樣問:“20在這個除法算式中,我們稱它為什么數?”學生就不難做出正確的回答了。
三、課堂語言要有吸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堂課要讓學生學得好,就必須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注意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要做到這點,除了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外,更應使用幽默、風趣、富有趣味的語主,既可調節課堂氣氛,又能讓學生在笑聲中不知不覺明白道理、掌握知識。
如,有一位教師教學“帶分數”這部分內容時,當講到把假分數化簡成為2時,一位學生問道:“我認為把化成1,不也挺好嗎?”其他同學也疑惑地看著老師。這位老師不動聲色,看了看手表,說:“這個問題比較復雜,我們還是抓緊時間往下學吧,現在已經是8時70分了。”學生們聽后大笑起來。這位老師故作驚訝,又看了看手表:“沒錯啊,是8時70分了。”學生們笑得更厲害了,老師隨即在黑板上寫出1,并在下面劃了兩條橫線,不作聲。只見學生們臉上的笑容慢慢地消失了,過了一小會兒,問的同學和其他同學慢慢地點頭了,漸漸地,笑容又回到了他們的臉上。此時,教師順勢指出把帶分數寫出整數和真分數合成的形式比較合理。學生們均愉快地接受了,而且掌握得更牢固。
又如,在教學“4的乘法口訣”時,我引用這樣一則笑話:有一位王婆婆養了一群小雞,第一天傍晚喂雞時,她仔細清點共有8只。第二天清晨喂雞時,她又仔細清點了一遍,覺得小雞少了,認為是被鄰居偷竊所至。于是破口大罵:“哪個缺德鬼,我昨天晚上明明數了我的小雞有8只,今天就只有4雙啦!你偷了不得好過喲!……”左鄰右舍一聽王婆婆的罵聲都暗暗發笑。接著問學生:“王婆婆的鄰居們為什么暗暗發笑?”學生通過思考知道4雙就是4個2,與8是相等的,于是,也為王婆婆的無知言行感到可笑,在笑聲中學生領悟到4個2的結果是8,鞏固了4的乘法口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減輕了學生的心理壓力,同時還使學生懂得了這樣的道理:只有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才能正確處理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另外,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語言對學生來說也很有吸引力,教師在課堂上也應恰當地運用。
四、課堂語言要具鼓勵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好勝,喜歡表現自我。教學時根據這一心理特點,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和表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課前可說:“聽說我們班同學特別聰明。”“上節課同學們學得很扎實,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新知識。”提問前可說:“看誰反應得快!”“看誰更聰明!”等等。對學生回答問題的判斷不能只在“對”與“錯”上評估,這樣容易打亂學生的思維和削弱思考的積極性,應善于根據學生的思維實情做出評價。如對回答正確的:“太好了!”“真棒,科學家當年也是這么想的!”“你真行,把老師要說的說出來了!”對回答不夠完整的:“你回答得不夠詳細,請坐下再想想。”“誰能說得更好?”對回答不正確的:“你能積極參與思考,大膽發言,這很好,請坐下聽聽別人怎么說”……當然,鼓勵性語言要注意分寸,適可而止,不要惜語如金,更不能亂套濫用。
總之,課堂語言是教師的一項重要基本功,由于課堂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復雜且多變,所以教師的課堂語言還要具有靈活性,能因時因人因事而異,以豐富的課堂語言引領學生從已知領域走向未知領域,去探索知識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