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華蓮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低年級的學生要完成一定量的識字任務,但漢字的結構復雜,因而讓學生掌握大量的生字存在困難,所以識字教學應該著眼于“實”立足于“活”,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關鍵詞:識字教學;習慣培養;學習方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也就是說識字是學生學習文化的開始,學生如果不掌握一定數量的漢字,就無法閱讀和作文。低年級語文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識字量大,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常常會覺得力不從心,教師常常會覺得束手無策。根據這一情況,我在實踐教學中進行了一些粗淺探索,在此發表自己幾點膚淺的見解,目的就在于拋磚引玉。
一、識字教學應著眼于“實”
1.著眼于教學環節的實
教材識字量大,一篇課文往往有十幾個生字,甚至更多,加上一年級學生認得快、遺忘得快的特點,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采用滾動識字的方法,每個課時都要兼顧到生字的教學,課后還要經常鞏固,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復眼球刺激中識字。我的做法一般是第一課時讀準生字音,大概感知字形;第二課時在理解課文中適時地鞏固字音,有針對性地強化字形,了解生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的意思;第三課時記憶字形,指導書寫及運用。正所謂“一回生,二回熟,多次見面就成了好朋友”就是這個道理。
2.著眼于識字方式方法指導的“實”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入學,點點滴滴都要我們從頭教起,因此,作為老師一定要靜下心來指導和訓練,讓學生在老師的示范指導和反復訓練中掌握識字方法與技巧,提高識字效率。如同桌互學生字該怎樣學,四人一小組學習生字該怎樣學,聽讀生字該怎樣聽,找自己的小伙伴讀生字該怎樣讀,課外識字該從哪些方面入手等都要老師一一在臺上重復示范、指導。只有這樣,我們的識字教學才能落到實處。
3.著眼于主動識字習慣培養的“實”
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但它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那么如何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老師自己要有恒心,要有常抓不懈的毅力,堅持督促孩子主動識字,每個星期要有反饋,要有評價,對做得好的要及時表揚,并通過班級展示平臺展示出來,讓孩子體會識字的樂趣。(2)要有識字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有“法”可循,有“法”可依。識字方法有許多,比如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組詞、查字典等。(3)要師長齊心。老師盡量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在校老師教,在家父母督促。長此以往,學生主動識字習慣就能培養起來,也就不愁識字難了。
二、識字教學應立足于“活”
1.立足于學生學習氛圍的“活”
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好動,好張揚,注意力不集中。教學時,老師應盡量給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各種情境在游戲中識字,開展多種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識字。如我們常用的摘蘋果、找朋友、奪紅旗游戲、圖文對照識字、實物識字、比賽識字等。
2.立足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活”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應該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感悟、體驗。這樣才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有的學生喜歡獨立識字,有的學生喜歡與別人合作識字,有的學生采用加減法識字,有的采用形象比喻法識字,有的采用編兒歌、口訣、順口溜、編故事識字等。例如“目”,一扇小窗細又長,兩只眼睛明又亮。“月”,小小船兒彎彎月,嫦娥玉兔船里坐。“著”,眼睛看著歪尾巴羊。“前”點撇一橫長,月刀下面。再如“輕”字可記為“左邊車子輕輕跑,空中架起立交橋,橫撇是跑道,一點輕輕靠,橋下工人睡著了。”還有“燕”,草頭下面有一橫,口字藏在北里邊,下邊還有四點底,春天一到飛千里。“碧”,王老頭,白老頭,同坐一塊大石頭。“口”,一張大嘴四方方,里面空空無家當。“日”,一圈光芒圍四方,只把火球橫中央;又如“林、森”字,二木成林,三木成森;等等。
3.立足于識字途徑的“活”
在本教材中有許多個主題單元都提到了生活識字,這跟我們新課標的要求相吻合。生活是個大課堂,學生在日常生活環境中,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如廣告牌、各種標簽、說明書、電視、電影、書刊等都是學生識字的好材料。作為教師除了要很好地利用教材這一資源外,還要很好地利用我們周圍的有利資源。如,利用聲音、圖像、動作、情境等加強漢字與事物的聯系,以加深學生對所認生字的第一印象。如在一年級上冊時,我就讓學生每人備一本識字本,要求他們每個星期在課外至少認10個字。可以把識到的字寫在識字本上,還可以把識到的字剪下來,隨時將課內外認的字寫成卡片裝進識字袋,經常利用字卡鞏固認字。我在班級還會指導學生自制“認字樂園”,隨時將課外認的字剪貼成冊;在墻報上開辟“識字園地”,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不斷展示自主識字的成果;每周設立“識字交流時間”,一周圍繞一個專題(如,蔬菜、水果、花草樹木、動物、姓氏、文具、玩具、用具、電器、商標、廣告、路牌、書籍報紙),交流識字成果。長此以往,學生有了令人吃驚的表現。學生的識字量大大提高了,識字熱情高漲,就光那些豐富多樣的識字本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我認為“實”和“活”并不矛盾,兩者是辯證統一、互為依存的,“活”中有“實”,“實”中有“活”。“活”是為“實”服務的,我們建設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目的就是為使學生在實踐性、活動性的語文學習中既充滿生機與活力,又能將語文訓練落到實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