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會
摘 要:幼兒園工作規程當中明確提出幼兒園要遵循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只有這兩者進行不斷的滲透和相互聯系,才能更好地開展德智體美的全面教育,更好地使幼兒的身心得到發展。特別是在現如今新課改的背景下,需要對保育員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和重新思考,保育員的工作技能要結合保育工作的實際需要不斷進行創新以能夠應對更多的挑戰,這樣才能夠實現從單一重視衛生消毒到衛生消毒與配班參與雙重視的過渡。基于此目的展開研究,主要分析在新課改背景下提升保育員素質的相關內容,希望所得結果可以為保育領域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順應課改;保育員;素質提升
從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進程來看,歷來貫徹實施保教并重式發展的方針,要求保育員在做好兒童保育工作的方面,需盡可能地完成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和條件服務等相關工作,并且不斷地積累寶貴經驗。但是,從當前發展狀況來看,新課程改革正在不斷推進。在這種環境下如何提升保育員的素質,實現保育工作高效有序開展,成了保育工作能否良好開展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一、當前保育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現如今,雖然我國的幼兒保育工作貫徹的是保教并重的原則,但是在具體的執行和實施的過程當中,因為各種教科研活動的開展,特別是一些科教興園、園本課程雙語活動等的開展,這都無形當中使得相關人員偏離了這個原則,更加重視課程改革的研究,而忽視了對于保育工作的改進,使得重教輕保現象出現。
還有許多保育員對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再加之社會對保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偏見,這會使得一些保育員在工作中出現自信心不足的情況。在此種觀念的影響下,部分保育員會將自己的工作理解得更加簡單,就是簡單地搞好班級衛生,照顧好幼兒的吃喝拉撒[1]。所以,很多保育員在工作當中都重保輕教,只注重對孩子的身體呵護,卻缺乏對孩子心理的關注,過分重視對環境衛生的打掃而忽視對孩子的教育,這樣就會導致保育員在主動配合教師進行幼兒教育方面存在意識薄弱和實踐缺失的問題。
最近這些年,多數教師在培訓參與和教師資格認證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壓力,但是觀察保育員涉及的培訓活動,我們發現保育員的培訓存在培訓次數少、內容簡單的狀況,從中也可以看出保育員是處在一個自我封閉的圈子里活動,他們不知道自己干得好不好,即便是偶爾存在一些觀摩活動,大部分也只是在本園內進行,并沒有交流學習活動帶來的壓力。
二、順應課改的需求提升保育員素質的策略
(一)需重新定義保育工作的內涵
在具體工作中要形成保育的新理念,在新時期背景之下,保育員應該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引導保育員要逐漸形成明確的健康觀,對幼兒實施保育應該以健康為核心。通過相關調查可以得出,教師和家長越來越重視幼兒的健康。《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樹立正確的健康觀,重視幼兒身體健康,與此同時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憲章對健康的定義主要是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適應社會的健康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或虛弱現象[2]。從中也可以看出,健康涉及幼兒的身體、心理和社會三個方面,所以重視保育幼兒身體的同時,也需要重視對幼兒心靈的保育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既促進幼兒身體健康,也能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進而能適應社會的良好發展。保育員需要從現代健康的角度出發,在正確的保育觀念指導下,采取正確的保育方法來對幼兒進行養育,這樣才能增強幼兒的健康,使幼兒能夠全面地發展。
(二)保育員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專業思想
在開展保育工作的時候,應該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也就是說無論是生活設施設備的提供上還是保育工作的操作上,都需要本著以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特點為本的理念,為幼兒提供和創設出能夠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生活環境和寬松和諧的心理環境,在此過程中需要重視幼兒的心理需求,切實提高幼兒生活的質量。以人為本要求保育人員理解孩子,這種理解不僅只是對幼兒某個獨立行為的觀察,更需要結合幼兒的個性特征和所處場景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全面的認知,包括對幼兒某種行為客觀的了解也需要涉及對他們行為理由的理解。這種理解是一種設身處地同情共感的介入性的理解,也就是教師應該拋開因為自己是成人或者是經過特殊培訓的教育者而被預訂的一種決策體系,教師需要深入到幼兒生活的具體場景當中去理解幼兒,對于幼兒目的的合理性和手段的規范性以及傳統或習慣的合理性等進行綜合的體驗和理解。
(三)完善園本培訓體系,建立科學評估體系
要提升保育員的業務素質,就需要明確保育員的工作目標,通過具體措施的實施來不斷強化保育員對自己工作的認知,提升保育員的業務水平。同時要做好相關的工作安排,將學期培訓計劃合理地分配到每個月當中,使保育員的業務水平能夠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實現階段性的提高,使之不至于感到學習壓力太大而造成心理負擔,產生緊張厭倦情緒。
綜上所述,本研究簡單地分析了新課改背景之下保育員素質提升的相關策略。筆者認為,在保育領域中需要充分體現出保育員的特長,每個人都有追求理想的權利,每個人都有實現自我價值和追求最高層次的需求。因此,在幼兒園的目標管理當中,管理人員需要制定個人目標和集體目標,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管理過程中,使保育員不斷地提高學習能力,完善保育技能,進而促進他們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布沙拉·玉蘇甫.淺析學前教育中如何成為優秀合格的保育員[J].知識經濟,2016,4(16):54-55.
[2]梁艷珍.幼兒園幼兒午睡環境的現狀[J].學園,2015,5(12):30-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