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提高幼兒閱讀國學能力,豐富和積累文學知識,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提高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幼兒園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抓住孩子記憶力的黃金時期,讓孩子背書,背一生都受益的經典。
關鍵詞:經典誦讀;校園文化;活動
我園將開展幼兒經典誦讀活動作為本園一大特色來抓,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現談談我園開展經典活動的做法和體會。
一、加強培訓,提高保教人員對經典教育的認識
開展幼兒經典誦讀活動,首先要讓全體的保教人員了解開展經典教育的重要性。作為保教人員,我們有責任從自身做起,提升文化素養的同時,引領我們的幼兒更好地成長。我們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前先邀請長安鎮對經典誦讀深有研究的資深的專家來園對我園全體教職工進行經典誦讀培訓活動。通過培訓,讓全體保教人員更進一步了解開展經典誦讀的重要性。其次,做好園本培訓,組織教師學習開展經典誦讀的形式與內容。采取個人研讀、教研組討論,以及學習摘記、體會交流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進一步領悟經典中所倡導的理念;加強教師對開展經典教育方面的理論學習,通過學習使教師形成強烈的課程參與意識,逐步使教師從經典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活動任務的執行者走向活動的開發者,成為一個具有教、學、研素養及開發能力的現代教師。我園教師工作熱情高、責任心強,她們表現出的對誦讀的喜愛之情引導著孩子們誦讀經典。教師們通過翻閱有關的資料,查字典、注拼音、譯含義,努力增強自身的國學底蘊;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家長對孩子的積極影響;鼓勵孩子在集體中誦讀,讓孩子在集體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利用幼兒在同伴中的相互激勵、競爭,縮短了孩子興趣回落的周期。為加深保教人員的文化底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二、營造誦讀氛圍,豐富校園內涵
圍繞經典誦讀這一主題,我們利用幼兒園公共環境和班級環境創設,在這個顯性環境上下工夫:營造濃厚經典氣息,讓幼兒園每一幅墻壁都會說話,讓幼兒園每一個角落都能聞到書香。如:精選三字經里面具有代表意義的詩句、唐詩,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噴繪在樓梯旁。每個班級在環境創設中增加經典誦讀版面。中國結、臉譜、充滿古香古色的青花瓷邊框裝飾,渲染了濃濃的中國風。并且在課間活動和播放晨間音樂時,特選一些古典音樂播放。為孩子創設一個口之能讀、耳之能聽、目之能視皆是經典的環境。校園書香盎然,國蘊飄香,經典育人意味深長。同時我們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快樂的誦讀氛圍,堅持運用正面教育的手段,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做到全體參與、快樂誦讀。
三、將經典誦讀活動滲透在幼兒一日活動中
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只是幼兒園生活化、游戲化教育教學活動的一部分,把握幼兒經典教育的核心價值,遵循幼兒經典教育的基本原則,“讓幼兒在玩耍中學國學,快樂中誦經典”的指導思想,基于幼兒的活動學習特點,堅守“幼兒園經典教育生活化、游戲化、故事化”的實施原則;基于幼兒的記憶規律特點,堅守“幼兒園經典誦讀日常化、持續化、共享化”的實施原則。
經典詩文言簡意賅,易讀易背但并非很好理解。因此,我們按照先記憶后理解的原則進行不斷探索,以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激發幼兒誦讀的興趣。要求各班老師每天安排合理的誦讀時間,充分利用晨間、課間、餐前以及下午操作時間,保證幼兒在園每天都有充足的時間。老師適時點撥鼓勵,提高幼兒誦讀效率。
四、在家園共讀中強化國學
誦讀活動使我們深刻體會到:抓好古詩文誦讀活動,老師參與是基礎,調動學生積極性是關鍵,家長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發動家長共同參與,學會親子“經典共賞”:發動家長在孩子完成作業后,或者臨睡前進行經典誦讀,鼓勵父母與自己的孩子一起誦讀,增長知識,增進親子間的感情。根據《百家姓》對照自己的行為,找出其中的差距。使幼兒園與家庭教育同步化,優化了教育效果,提高了家長的國學素養,營造了家庭學習經典氛圍,在“家園共讀”中引導幼兒學經典。
通過開展經典教育,培養了良好行為習慣和落實了德行教育。幼兒的識字量也自然地增加,記憶力得到快速的提高,閱讀興趣得到充分的激發,極大地開發了孩子的母語能力,提升了思維水平。孩子的教育必須從小抓起,只有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引導孩子在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候背誦經典詩文,接受經典的熏陶,為孩子做一種可以終身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準備,能有效地達到對孩子進行智能鍛煉與人格培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季春紅.幼兒園開展經典誦讀教育活動的個案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2]寧殿霞,張青麗.開展經典誦讀 提升綜合素質[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
作者簡介:楊小冰(1977—),女,漢族,廣東湛江市人,本科,現任:東莞市長安鎮霄邊幼兒園副園長,研究方向:幼兒園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