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苑華
摘 要:3~6歲幼兒的各種行為尚未定型,加強對他們的教育,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家庭與幼兒園密切合作,保持基本一致的教育目標和要求,將對幼兒和諧發展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教育;行為習慣;家園教育一體化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應當培養幼兒哪些良好的習慣呢?鑒于幼兒身上發育的特點,包括幼兒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服,不隨地吐痰,不隨地扔垃圾,用完的東西放回原處,按時睡覺,待人有禮的習慣等。有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就為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勞動習慣、衛生習慣等打下基礎。幫助引導幼兒形成有益于其終身發展的習慣,是家庭和幼兒園共同的責任。
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僅在幼兒園里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在家庭中也應嚴格要求,這就需要家庭與幼兒園的合力,實現“家園教育一體化”。要實現家園教育一體化,取得對幼兒的最佳教育效果,一方面幼兒園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方法,了解幼兒園在教育幼兒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內容及方法,運用多種有效手段吸引家長的關注和參與,使家長重視幼教;另一方面,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堅持不懈地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在幼兒園形成的行為習慣在家里得以鞏固和發展,做到家園攜手,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家園合力的形式與效能
1.召開家長會。每學期初,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情況,重點說說幼兒目前行為習慣形成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教育建議,爭取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使工作更有效開展。
2.做好家訪工作。老師根據某一幼兒當天或近階段行為習慣的情況,及時向家長匯報。可以是正面表揚鼓勵的,如某幼兒今天能自己動手吃飯,向家長報喜,讓家長在家肯定孩子的進步,鼓勵孩子繼續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可以是當天孩子表現欠佳,向家長匯報情況,希望家長給予配合教育。
3.做好家教宣傳工作。堅持通過網站、園報、家長園地、微信群等途徑向家長宣傳家教知識,不斷豐富家長的育兒知識。
4.親子活動。結合班級主題教育活動,邀請家長與孩子共同完成一些手工作品。如開展主題教育“服裝”,家長與幼兒一起利用廢舊報紙、廣告紙、塑料袋等制作環保服裝。一方面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另一方面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5.家長開放日。讓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親眼目睹孩子在園的表現,了解自己孩子與其他幼兒之間的差距,查找根源,與老師共同探討解決辦法。
6.學前教育咨詢活動。由幼兒園名師團隊在幼兒園開展學前教育咨詢活動,老師們就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科學育兒等問題現場為家長答疑解惑,進一步豐富家長的育兒知識。
7.建立家園聯系表。在培養幼兒行為習慣方面,對家長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嚴格執行。老師在園及時鼓勵有進步的幼兒,家園合力使孩子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教育中的問題與對策
案例1:不良的生活習慣
現在的幼兒在進餐方面都是主觀意識較強,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吃飯普遍較被動,年齡小的幼兒就不肯自己吃飯,等待老師喂飯。年齡大一點的幼兒普遍存在邊吃邊玩、吃飯時間較長、吃到飯菜都涼了,進餐時把衣服、桌面、地板都弄得有飯粒……這些進食習慣大大影響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發展。
分析:孩子在家進餐時,家長怕孩子吃得不飽、吃得不好,在家里就喂孩子吃飯,造成孩子不愿意自己動手吃飯。有些孩子在家里不肯吃,家長就會通過玩具哄他們吃,孩子們就習慣了邊吃邊玩的壞習慣。還有就是孩子吃飯時,家長從來不做要求,任隨孩子玩著吃、說著吃,造成飯粒滿身、滿桌的現象。
對策:
1.午飯時,首先對幼兒有明確的進餐要求。如:需在規定的時間吃完飯,保持桌面、地面清潔,進餐時不要交頭接耳等。
2.每天在班上選出5名進餐優秀之星,通過評比活動,鼓勵幼兒主動約束自己,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家長工作:家長在家堅持不喂飯,同樣要求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吃完飯。
案例2:生活自理能力較差
現在大部分的幼兒,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有些幼兒不會扣紐扣(扣紐扣不對齊),不會系鞋帶(鞋帶系不緊,老是掉在地上),不會拉拉鏈(鏈頭對不上),不會折疊被子(午睡起床后,把被子卷成一團,等待幫助),不會收拾書包(書包總是亂亂的)。
分析:家長在家怕孩子做得慢、效果不好,普遍都是少讓或不讓孩子動手,家長包辦代替。
對策:
1.在班上擺放一些扣紐扣、系鞋帶和拉拉鏈的玩具供幼兒訓練,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2.午睡起床后,在幼兒中進行疊被子比賽,看誰疊得又快又好。
3.家長工作:家長在家讓孩子先自己獨立完成穿衣、穿鞋等,如孩子遇到不會,家長再作適當的引導。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一項長期、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工作。我們知道,教育孩子就宛如栽培小樹一樣,要時常給它培土、施肥、澆水,將它多余的小叉剪掉,使它能健康、茁壯地成長。只要家長和幼兒園通力合作、家園聯手,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指引下,在思想上相互溝通和借鑒,在實際行動中力向一處使,就一定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匡莉.田野親子活動淺談[J].學前教育研究,2007(1).
[2]宋艷紅.淺談教師與家長關系的中介性[J].學前教育研究,2007(2).
[3]孫云曉.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格局與新舉措[J].201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