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琦 文甜甜



摘? 要:本文以網絡微課程為切入點,將創編的室內小游戲活動方案整理歸納,為廣大一線體育教師提供室內課教學設計思路。
關鍵字:網絡微課程;游戲;創編;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10-0076-02
一、微課程制作過程
游戲軟件在線播放時,利用Camtasia Studio 7視頻處理軟件進行游戲畫面錄屏,使用時,利用多媒體軟件進行視頻播放。
二、微課的使用方法
在體育室內課中,體育教師在多媒體電腦上播放錄制好的視頻,學生集體根據畫面(動作、節奏)提示做相應動作(上肢、下肢、上下肢結合),鍛煉上下肢速度、靈敏、反應和協調能力。
三、游戲介紹
1.游戲名稱:節奏大師
(1)游戲來源:節奏大師APP、手機游戲、節奏大師電腦版、網頁游戲。通過瀏覽器,輸入關鍵詞“節奏大師”可以直接搜索到游戲,也可在手機APP下載手機版。
(2)適用學段:低中高各年齡段
(3)游戲界面(圖1)。
(5)建議:開始游戲的時候可以由易到難,先進行慢節奏音樂下的游戲嘗試,當學生熟悉游戲方法后可適當加快游戲速度、改變運動方式、改變音樂內容,再進行組內或集體的比賽。
(6)拓展:
①加快游戲速度
每一首游戲音樂都有快、慢之分,在相同音樂的情況下,可按由慢到快的順序進行播放,學生還是用左右手上舉的方式,縮短反應時間。
②改變運動方式
在相同音樂的情況下,可變化手臂上舉、原地單腳跳躍、原地左右腳交換跳、并腳跳、武術出拳動作、跳躍頭上擊掌、跳躍胸前擊掌、各種單雙腳跳躍方法、下蹲手上舉、結合健美操基本手型和步伐等運動方式,可根據學生的需求自主選擇練習,或教師提示學生自主創編動作進行練習。
③改變音樂內容
在動作和速度不變的前提下,可選擇不同類型的音樂模式進行游戲。
④改變游戲形式
在開始游戲的時候一般以單人、雙人練習居多,慢慢地可以變成小組內比賽、集體比賽。
(7)案例:
接下來四組學生分別代表S道、D道、J道、K道進行游戲,如圖3所示,當哪個道的“”滑落下來哪組就馬步屈腿跳躍,直到整首音樂結束。
2.游戲名稱:擊鼓達人
(1)游戲來源:擊鼓達人游戲機、擊鼓達人電腦版、網頁游戲。通過瀏覽器,輸入關鍵詞“擊鼓達人”可以直接搜索到游戲。
(2)適用學段:低中高各年齡段。
(3)游戲界面(圖4)。
(4)游戲元素。
(5)游戲方法:可選擇坐立、站立兩種方式,當視頻開始時,集體根據游戲界面中的游戲元素移動到擊鼓點時,做出相應的上肢動作或上、下肢結合動作。
(6)建議:開始游戲的時候可以由易到難,先統一動作,如:游戲元素到達擊鼓點時統一用上舉動作,達到熟悉歌曲節奏點,然后再加快音樂速度,最后根據游戲元素的不同顏色、不同大小、不同動作的創編或讓學生自主創編動作以及改變游戲方式。
(7)拓展:
①加快音樂速度
音樂內容不變的情況下,每一首游戲音樂都有快、慢之分,可由慢到快的順序進行播放,學生還是統一動作進行練習。
②不同顏色的動作方式(表1)
③不同大小的動作方式(表2)
④不同游戲元素的動作方式(表3)
⑤改變游戲方式
在開始游戲的時候一般集體練習居多,慢慢地可以變成小組內比賽、集體比賽。
(8)案例:
以三×班10人為例,在有大屏幕的情況下,模擬上室內課進行網絡小游戲的場景。以四種不同顏色的形狀代表不同上肢動作為例,紅色小圓對應啦啦操手位上H,如圖5。紅色大圓對應手臂側上舉并還原,如圖6。黃色對應啦啦操手位弓箭,如圖7。藍色對應手臂側平舉,如圖8。
整個游戲音樂在3分鐘左右,音樂一開始,學生們就根據在“擊鼓點”出現的不同顏色的圓或圖形做出不同的動作。例如:紅色小圓出現,學生則需要做啦啦操手位上H的動作,藍色小圓出現,學生就需要做側平舉的動作,黃色長條出現,學生就需要做啦啦操手位左右弓箭的動作,等等。如果連續出現紅色和藍色交替的圓,就要快速轉變動作,整個過程鍛煉了學生的上肢力量,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反應能力。
教學中,教師可根據不同的顏色創編上肢動作組合、下肢動作組合、上下肢結合的動作組合、小組比賽等形式,也可選擇不同的音樂,練習的節奏和速度以先慢后快為宜,在此只做拋磚引玉的想法,更多的動作組合,每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創編,這樣孩子會更感興趣(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