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鼎承
摘 要 隨著近些年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逐漸擁有了越來越多的信息交互方式。作為信息交互的前沿領域,VR慢慢地進入了社會生活中。VR技術早在20世紀60年代便已經被提出,發展至今已有40年之久,那么在我國VR行業的現狀是怎么樣的,它的發展有什么問題,未來VR行業是如何為人們的生活服務,這都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問題。文章從最基本的概念出發,來研究上述提出的一些問題,希望可以為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 VR行業;發展現狀;應用前景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25-0131-02
近年來,在政府政策以及各科技公司的積極支持下,VR行業的發展十分迅速。相應的產品在擁有完善的技術支持的同時又享有更加親民的價格。輔以我國廣闊的市場,VR行業如雨后春筍般地興起。盡管VR行業仍存在某些方面的問題,但不可否認,VR行業的發展空間與發展潛力是巨大的。本文以VR行業發展的概述為開端,來深入探究我國VR技術行業在現階段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未來VR行業發展走向的展望。VR技術是人類智慧高度集中的具體體現,VR環境將使人類的智慧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1 VR的概念及特征
1)VR的概念。VR是英文表達虛擬現實的縮寫,是一種通過計算機模擬現實世界中的環境等因素,使用戶體驗虛擬世界的技術,又稱靈鏡技術。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套可交互式的動態視景、融合多方面信息的和模擬實體行為的三維仿真系統[ 1 ],使用戶有身臨其境的體驗。
2)VR的發展歷程。VR技術的發展史按照時間順序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2 ]:第一階段是形態和聲音模擬階段,也是VR思想的起源階段(1963年以前);第二階段是VR思想的發展階段(1963—1972);第三階段是VR概念的理論形成階段(1973—1989);第四階段是VR理論成熟和應用階段(1990—2004)。早在19世紀30年代,科幻作家就在作品中描述了一款和現在的VR眼鏡很相似的設備,這被公認為VR概念的來源,隨后經過各國和各大企業多年的付出與努力,VR產品終于在2016年有了飛躍性的發展,整個VR行業正式進入爆發成長期。3)VR的特征[ 3 ]。(1)自主性:是指計算機模擬出來的環境中的物體和現實世界中物體根據物理運動規律自主做出的動作的相似程度。(2)交互性:是指用戶對計算機模擬環境內物體的操作流暢度和得到反饋感知的自然程度。(3)多感知性:是指除傳統的對計算機系統的視覺感知外,還要有觸覺感知、聽覺感知、甚至是嗅覺感知等。
2 我國VR行業現狀分析
1)市場分析[ 4 ]。目前來看,我國VR市場正處于快速的成長期。自2016年以來,大量國內外企業和個人紛紛將關注的焦點轉向日趨火爆的VR市場,VR產品的用戶正在迅速積累,預計在2020年國內VR用戶規模將會達到兩千萬以上。目前市場消費狀況呈現出年輕化,地域化的特點。國內VR市場消費的主要群體是20到30歲之間的年輕人,這類人群既是現今互聯網娛樂的主要載體,又對VR產品充滿好奇心。另外,當前國內VR用戶分布比較集中,大多數在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占比比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線城市的發展較快,可以更早接觸到前沿領域的科技,另一方面在于一線城市對VR技術行業的大力宣傳、推廣。
2)政策分析。一方面,我國政策支持VR行業的發展。各省市地方政府也出臺了很多專項產業政策,積極推動這個新興行業發展,而且虛擬現實行業發展規劃也已被列入“十三五”信息化規劃、互聯網+等多項國家重大文件中。另一方面,政府對于VR行業現存的問題也提出了相應建議,加大了相關內容的監管和審查力度,禁止不合格VR產品流入市場。
3)投融資分析。目前國內的VR行業市場規模增速開始放緩,但是整體投資還在增長。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至今,該行業投融資規模就達到了數十億元人民幣,預計2018年投融資規模還會增長。這些投融資的規模一般都不大,內容應用、硬件開發是主要的投資方向,而且投融資的熱點也慢慢地由單一的游戲、社交、視頻、直播等大眾應用向工業、醫療、教育等尖端領域聚集。
4)產業體系分析。我國虛擬現實產業分布主要集中在內容應用、終端器件、網絡通信平臺和內容生產系統。內容應用方面,虛擬現實的解決方案聚焦在大眾應用、教育培訓、工業生產、醫療健康等方面。終端器件方面,主要涉及頭顯整機、感知交互器件。頭顯整機中,我國聚集了全球主要硬件制造商,成為全球的硬件采購和組裝中心;在感知交互方面,涌現出一批在交互領域很有潛力的企業。網絡通信平臺方面,虛擬現實為5G網絡的市場經營和業務發展探索新的機會。內容生產系統方面,主要涉及操作系統的開發以及全景相機、內容拼接縫合、場景三維重建等信息采集系統的開發。
5)不足。主要是用戶體驗、終端成本與技術創新三方面的問題。用戶體驗方面,VR在內容豐富度方面仍是一項短板,這是VR產業在我國需要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沒有豐富且吸引人的內容,就不會有大規模的用戶使用人群,也不會有更多的投資。終端成本與技術創新方面,主要是核心技術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中,導致設備成本增加。還有就是粗制濫造的問題,據調查,大部分用戶寧愿多花一些成本,以獲得更好的體驗。這說明我國VR技術不僅僅要從數量上達到要求,還要在質量上做出保障,那么對技術的創新,對成本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3 對我國VR行業提出的建議
1)規模化。規模化是指通過云化虛擬現實(Cloud VR)實現內容上云、渲染上云,運用大數據技術,配合高速的互聯網絡,VR可將云計算、云渲染的理念及技術引入到虛擬現實業務中,實現各類業務內容上云、渲染上云,成為貫通采集、傳輸、播放全流程的多功能云控平臺。
2)融合化。目前,融合化是VR行業最主流的發展趨勢。由于其功能的普遍性,VR行業可以與各個領域進行產業融合;例如VR行業與影視音頻的融合、與購物平臺的融合、與旅游方面的融合、與科學教育的融合等。進行產業融合的益處是雙向的:產業的融合既可使原有產業更加便利,也為VR產業開發提供新的動力。
4 我國VR行業的前景展望
1)VR技術解決許多現實問題。就像科幻電影中描述的那樣,現實與虛擬的環境無法區分的情形是完全可能通過VR技術實現的。如果這樣的技術實現了,就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經受著苦難。殘疾人在現實生活中面臨各種不便,但在虛擬世界里他們可以擁有完整自由的軀體,這就可以讓他們體驗正常人的生活。雖然這無法改變他們現實中的生活方式,但是可以給他們心里帶來慰藉。對于失去父母的孤兒而言,在現實里他們要面對失去父母的痛苦,然而有了VR技術后,我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輸入并模擬他們父母的信息,讓他們感覺父母仍然存在,這樣可以幫助他們盡快的走出陰影。在克服人類現實生活中的痛苦方面,虛擬現實有無限的可能。死亡是人們無法避免的結果,人肉體的壽命有不可避免的極限,但理論上人的思想記憶及大腦中的數據是可以被量化記錄的。如果可以完全記錄下一個人大腦中的信息,并且在虛擬現實中給予這個“虛擬大腦”一個軀體,那么憑借虛擬世界的運行,從某種意義上說,就達到了“永生”,產生了在虛擬世界中不死的數字化人類。這些數字化人類仍會繼續為現實世界創造價值。或許在未來,數字化人類將成為一個階層,他們雖然沒有肉體,但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與外界交互。這一切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會變為現實。
2)VR行業在未來的走勢預測[ 5 ]。目前全球虛擬現實產業規模接近千億元人民幣,其中,在VR內容方面,市場規模目前就達到了600億元;在終端整機方面,預計2018年全球終端出貨量將會超過1 000萬臺,并且在持續增長中,預計未來3年內,就可以超過內容的市場規模。可以看出,在不久的將來,VR將會以更多的形式融入進我們的生活,其內容也會有極大的擴充。與此同時,VR行業的標準也將逐步建立,相關法律法規形也會不斷完善,一些沒有核心技術、特色內容的廠商將會被市場淘汰,在技術領域和內容創作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成為該行業的主力軍。
5 結論
綜上所述,VR行業在我國的發展呈現出穩中向好的態勢,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必將會給這個新興行業帶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興貿易市場,在大力支持VR行業發展的同時,也應該著重培養自己的VR技術資源人才力量,同時應該完善內容審查制度,嚴格把好產品質量關,注意市場中的策略應用,輔以國內市場的審查和調控,相信VR行業可提高可改善的不足之處將會被改造和提升,在將來定會有無限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姜學智,李忠華.國內外虛擬現實技術的研究現狀[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4,23(2):238-240.
[2]祁航.對VR行業的發展現狀分析及預測[J].知識經濟,2017(17):54-55.
[3]趙沁平.虛擬現實綜述[J].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09,39(1):2.
[4]徐千玥.VR行業現階段發展狀況與產業融合[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16).
[5]王占平,張勝利.基于虛擬現實的安全意識培養[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