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通信信息中心網絡輿情處
危險化學品輿情專題報告
文·圖/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通信信息中心網絡輿情處
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事故發生后引起國內外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危險化學品事故更是受到了媒體和民眾的矚目。
2016年6月3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發布《遏制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見》,指出要將遏制化工重特大事故作為2017年工作重點內容。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通信信息中心網絡輿情處針對2016年6月至今互聯網有關“危險化學品”相關信息進行了匯總分類與綜合分析。本時段,危化品相關信息共計11萬余條,其中涉及危化品事故7萬余條,約占信息比例62%。
2016年6月至今,從媒體對“危險化學品”的關注熱度來看,2016年6月2日《關于集中開展教育系統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的通知》受到媒體高度關注,圍繞“校園危化品安全”話題展開全方位報道;6月16日“安監總局:危化品生產企業存重大隱患將被停轉搬關”話題,專家媒體紛紛進行點評,并有大量網民在各大門戶網互動區進行討論,對安監總局公信力提升起到了推動作用;2017年2月8日“安徽銅陵一化工廠爆炸”受到社會公眾關注,官方通報事故數據存在差別,使得大部分民眾產生了反感情緒,給涉事地部門形象造成了一定損害;2月25日“天津將全面啟動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話題受天津港“8·12”事故影響,最受媒體及網民關注,對企業搬遷具體內容進行討論并表示高度認同。
從2016年6月至今危險化學品事故的地域分布來看,事故率最高的省份是江蘇省8起;其次是廣東省7起;再次是山西省6起;河北省、湖北省均為5起;山東省4起;浙江省、北京市、廣西省均為3起;另有八省市地區發生1至2起不等。
全國危化品事故分布示意圖
危化品事故類型比例示意圖
2016年6月至今,互聯網上有關危化品事故相關報道共計66篇,其中,道路運輸事故51起占比約為77%;化工廠事故15起占比約為23%。從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信息傳播源分析,51起事故安監相關部門均不是信息源,可控狀態相對較低;15起化工廠事故中,13起事故信息發布源為涉事地安監相關部門,2起事故為涉事地媒體進行報道,可控狀態相對較高。
一是報道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相關會議精神。2016年7月28日,國新辦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會議強調,從危化品的角度來說,這幾年事故多發,與我國這幾年危化生產經營行業快速發展有關,危化品企業數量迅速擴大,而安全監管沒有和快速發展相適應。
二是客觀報道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相關建議。如:《小問題易引起大事故 夏季高溫下危化品儲存比應用更重要》《5起運輸事故,32個安全漏洞,危險品物流人不可不“補”》《擰緊危化品“安全閥”》《細思危化品運輸事故極恐,但專家稱此題“有解”》《給過境危化車輛戴“緊箍咒”》《讓危化品運輸不再姓“危”》等。
三是網絡媒體報道危化品治理和現狀。如:《河北省發生危化品事故居全國之首》《多部門聯合處置酒泉金塔危化品運輸車輛側翻事故》《危化倉儲業:整肅這一年》等。
2016年3月4日,交通運輸部下發關于征求國家標準GB 7258-2012《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征求意見稿)的修改意見。在該標準修訂征求意見稿中有大量內容涉及危化品運輸車輛。
危化運輸企業建言GB 7258-2012標準:第一,增加了危險貨物運輸半掛車的行車制動應采用雙回路或多回路的要求;第二,增加了運輸易燃易爆物品的危險貨物運輸貨車電路系統應有切斷總電源和隔離電火花的裝置的要求;第三,增加了罐式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運送易燃易爆液體燃料時,其燃料箱和罐體應采用阻隔防爆安全技術的要求;第四,裝有緊急切斷裝置的罐式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在設計和制造上應保證運輸液體危險貨物的車輛行駛速度大于5 km/h時緊急切斷閥能自動關閉,或能通過一個明顯的信號裝置(例如:聲或光信號)提示駕駛人緊急切斷閥仍處于“未關閉”狀態等。
2016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方案》;2016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2017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等。
盡管如此,危化品每年在倉儲和運輸過程中發生的各類事故依然不少,造成對生命、環境和社會的不可逆破壞,亟須從危化品物流體系結構上進行有效破解。
政策越嚴格,投入越增加,保障就越得力。因而在一定時期內,嚴格的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危化品物流的事故次數和災害程度。然而,從長期來看,特別是面向民營中小微企業,危化品物流的管理更需要市場運營引導、落實企業主體責任與完善政府監管體系相融合。
氟化工行業是化工產業的重要分支,是發展高端制造業、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其他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輔助材料。2016年10月28日,我國氟化工行業“十三五”規劃確立了行業目標:“十三五”是我國氟化工行業轉型升級的沖刺階段,全行業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發展高端產品,延伸產業鏈條,力爭到2020年成為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發展后勁和風險應對能力大幅增強的氟化工強國。但我國氟化工行業整體格局延續疲軟走勢,供大于求現象依然嚴重。同時,外部需求整體也在縮減,可見,內外市場低迷的背景下,中國氟化工行業仍難言樂觀。
2017年5月24日,在經濟危機以后,我國氟化工行業陷入低迷,產能過剩問題凸顯,中高端產品過分依賴進口,市場競爭惡劣。現如今,氟化工行業逐漸邁向重建期,有望擺脫發展的不利局面,恢復可持續增長態勢。
不過,針對氟化工生產中的安全風險及環境污染問題,未來需要加大安全技術研發投入,同時優化環境保護,打造綠色產品生產體系。
2016年3月21日,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有關人士表示,要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必須提升行業科技創新整體水平。從全球看,發達國家氟化工產能正在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但其依舊把持高端的氟材料、ODS替代品、氟精細化學品、功能制劑等壟斷控制地位;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日益受到重視,新一代低GWP(全球變暖潛能值)的產品開始大規模應用生產。從國內來看,隨著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汽車、電子、輕工、新能源、環保、航空航天等相關產業對高性能氟聚合物、新型制冷劑和含氟精細化學品需求迫切。在這些領域,進口替代的發展空間巨大。
根據目前危險化學品所面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危險化學品生產地發生的部分事故,安監相關部門仍未做到第一時間發聲,使得互聯網信息傳播中民眾出現懷疑、不信任等負面情緒,降低了安監等相關部門公信力。所以,危險化學品生產過程中出現的事故,安監以及相關部門應做到第一時間發布事故通告,避免出現負面輿論情況。
從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事故總量來看,江蘇省、廣東省事故量分別為第一、第二,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兩地道路運輸過程中車輛、道路、運輸企業等環節監管監察力度,明確重點防范區域和單位,制定有效防范應對方案和措施。
實習編輯 宋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