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何洪春
精細化 標準化 智能化管控建設項目
文/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何洪春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的建設項目,采用標準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安全管控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合肥市二院項目
安徽三建安全教育培訓體驗館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簡稱安徽三建)成立于1952年,是具有建筑施工、設計、設備安裝、裝修裝飾、建筑工業化、鋼結構、對外工程承包等綜合實力的大型省屬企業。公司負責建設的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新區二期工程內科病房大樓工程,建筑面積為6萬4 998 m2,其中地下建筑面積為7 364 m2,地上建筑面積為5萬7 634 m2。地下一層(主要用途設備用房及人防工程),地上17層(主要用途醫技、病房),設計使用年限50年,建筑總高度為70.05 m。2016年評為“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示范工地”。
安徽三建項目建立了完善的安全文明標準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嚴格執行建設部頒發的“一標準三規范”,即《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龍門架及并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等及政府有關部門施工生產安全管理的有關法規。
開工前對項目全體人員進行宣貫,施工過程每月進行檢查并督促整改落實,每個施工階段進行成效分析及總結。同時定期檢查各級管理人員執行責任制情況,并與其經濟收入掛鉤,層層簽訂責任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全面落實“一崗雙責”,讓全員都參與到安全文明標準化管理中,全員負責安全文明標準化管理。
項目施工前,安徽三建根據公司制定的要求,對項目進行全面安全策劃。主要內容包括:現場安全標準化實施,現場平面布置,綠色施工措施等。針對項目特點,從基礎、結構、裝飾三階段,明確具體到位置、高度、范圍等節點,做有針對性、指導性的安全策劃。同時結合公司安全標準化圖冊要求,對施工總平面布置要做到科學、合理,充分利用既有資源,現場設備設施全面采用標準化、定型化設施。由于工程場地受限制,現場主循環道無法設置,經過項目前期對圖紙討論研究,公司在項目一層大廳內設置內循環道,同時設置安全宣講臺等安全宣傳標語,加設安全通道,后期不僅達到現場消防循環通道要求,做到安全教育宣傳的效果,同時添加了安全性,減少了返工量。
2015年,公司開始推行安全標準化,出臺了《項目安全標準化推行管理辦法》《安全標準化統一識別手冊》等,做到有標準、有依據、全面統一。
從進入施工現場開始,需要統一識別手冊方能進入。值班室內設置員工通道,進入通道內采用人臉識別掃臉打卡系統,同時與顯示屏聯動,顯示個人防護與考勤信息,有效開展人員進出入安全管理。施工現場重點部位設置遠程監控系統,做到現場管控無死角。
進入現場后,現場所有臨建設施全部為定型化、可周轉。例如,消防展示臺采用鋼板、方鋼焊接,可拆卸式,統一配備消防鍬、消防斧、消防桶、消防水管、干粉滅火器等。茶水休息區為定型化防護棚制作,亭內設有符合衛生標準的熱水器、洗手池、礦泉水飲用機以及液晶電視,循環播放安全教育視頻。車輛停放處定型化,配置充電插座,方便工人使用。樓層內、車庫頂設置定型化移動廁所,定期消毒清理。
主樓外腳手架統一標準設置,外架外立面設置縱橫向分色踢腳板,材質使用鋼板制作,可重復使用,保證轉角部位橫平豎直,增加外架外立面整體觀感效果。外架外圍懸挑層底部采用彩鋼板封閉,外刷警示色,整齊美觀,密封嚴實。外架與外墻間隙設置30 cm大眼網,防止落物。
人貨電梯無料臺技術
現場所有安全防護采用定型化防護,安全防護棚由安型鋼焊制組裝而成,基礎用預埋螺栓進行固定,簡約且牢固、美觀,可多次使用。臨邊防護使用定型化防護欄桿,可拆卸式設計,方便二次使用,樓梯防護欄桿使用套管鏈接,便于安裝,提高安全性。洞口防護采用定型化圍護,平面預留鋼筋網片,鋪設膠板防護,懸掛警示標語。電梯井口立面采用標準定型化安全門上鎖圍擋,平面采用預埋鋼筋網片。
配電房使用公司生產的定型化可移動式配電房。嚴格按照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采用TN-S系統。施工用電配電箱內張貼系統圖及漏保檢查記錄,箱外張貼安全員及電工姓名、聯系方式。
小型機具制作成品電焊機專用箱,氧氣乙炔存放使用箱,配備滅火器。自行制作鋼筋調直機防護罩,制作成品砂漿容器、鋼筋堆放支架。
安全標準定型化設施投入與以往防護設施比較,具有可多次周轉、美觀、安裝牢固等優越性的特點,既節約材料又提高工效。定型化設施工廠化生產尺寸標準、設計合理,根除了以往手工操作帶來的效果偏差,達到全方位安全防護到位的效果。
人貨電梯運用人臉識別和指紋打卡考勤技術,杜絕非專業人員操作電梯,大大提高了安全性。電梯內安裝安全監管系統,全過程監控電梯運行情況。電梯料臺采用無料臺施工技術,接料口定型化防護到位,翻板平臺改裝后采用滑輪原理開啟、關閉方便輕捷,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電梯料臺安全門采用定型化防護門,安裝門聯鎖限位裝置,如料臺門關閉不嚴實,無法啟動電梯,從源頭杜絕安全門不關閉的安全隱患。
BIM技術現場防護布置
BIM技術運用現場布置圖
塔吊安裝速差人體防墜器,供司機上下班和機械檢查檢修人員上下使用,防止墜落事故。司機室安裝塔吊安全監管系統以及人臉識別系統,顯示塔吊運行參數,供司機參考,全過程監控塔吊運行情況。
采用型鋼裝配式定型化圍墻、彩鋼板圍墻、柵欄圍墻等形式進行圍擋。項目現場辦公區采用內封閉走廊活動板房,保證辦公區安全性與整潔性。項目會議室統一設置,農民工業余學校統一配置。生活區內張貼安全管理制度,設置應急燈、安全指示牌。施工道路使用公司產業化生產的預制道路。配置晾曬區、盥洗區、熱水供應設施、車輛停放處、娛樂活動場所,方便工人生活。生活區內綠化布置,做到花園式生活區,體現公司人文關懷。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運用,模擬施工整個過程及直觀顯示現場優化布置效果。技術優化現場平面布置、外架槽鋼、立桿布置、樓層內安全防護布置。通過BIM技術進行排版,從而直觀反映現場亮化、優化效果。運用BIM技術進行安全交底,模擬承插型套扣式鋼管腳手架搭設過程,形成三維動畫, 播放動畫對工人直觀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二維碼技術運用,通過二維碼對項目管理人員進行識別。對現場全體操作人員進行二維碼管理,從而有效識別各工種及安全教育管理。應用于項目安全生產管理,能有效識別設備設施驗收情況,材料標識、檢驗情況,工程各構件進行二維碼標識,從而更便于安全檢查及施工過程管理。
監控系統采用無線傳輸遠程控制技術,隨時隨地輕松掌握施工現場能耗、環境指數實時信息,實現節能降耗遠程協同化管理。在通過能耗監控平臺運用電力載波技術,增加了遠程自動智能控制系統,使“監管”與“控制”相結合,從而真正實現了水、電、氣、熱、冷五大能耗、環境監測的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實現能耗信息化管控和節能降耗遠程化實施。
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統,項目安全管理采用信息化管控,建立包括危險大工程、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安全檢查、隱患排查、隱患整改、大型設備等七大模塊管理。項目部按照施工節點錄入施工現場危險源情況,公司根據信息化錄入情況開展安全工作。
安徽三建現場設置安全體驗式教育館,主要包括:消防器材展示及滅火器材展示;鋼絲繩展示報廢標準及正確的繩卡安裝方法展示;安全帽撞擊體驗;綜合用電體驗展示;平衡木體驗模擬展示;勞保防護用品展示;應急救援室展示。項目安全體驗館為公司內首次采用體驗式教育形式,做到項目全員安全教育效果,公司內所有項目全面推行使用。
現場人行通道安置安全體驗區,讓每一位進入現場人員能第一時間體驗到安全事故模擬,以真實的體驗讓全員了解加強安全防護意識的重要性。
編輯 韓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