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占杰
執法程序不可忽視和偏廢
文/侯占杰
據新華網報道,羅某公司所在的工地發生事故后造成人員傷亡,2015年11月29日,甘肅省清水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事故調查組認定羅某對事故負主要管理責任,處以50萬元的行政處罰,但當時羅某只繳納10萬元,剩余40萬元以經濟困難為由遲遲未繳。2016年10月,清水縣安全生產監管局申請法院依法強制執行。2016年11月14日,清水縣人民法院對外公布了該案的一審行政裁定書,駁回了安全生產監管局申請法院依法強制執行的訟訴請求。這一新聞報道引起了安全監管系統極大關注。從多年從事安全生產執法監察工作的角度看,深感推進安全生產執法規范化建設任重而道遠。
這一安全生產監管局申請法院依法強制執行被駁回事件,有三點值得安全監管執法人員反思。一是事故發生以后,到底處罰了誰?材料中提及羅某及羅某所在公司,事故又是羅某所在公司工地發生的事故,最后處罰的羅某個人。如以上信息無誤,至少存在案件相關關系未理順的嫌疑。二是羅某以公司困難為由,未履行40萬元罰款時,該安監部門應該有所作為。按照相關程序,當當事人繳納罰款有困難時,可以提出分期或延期繳納罰款的申請,經行政機關審批即可。當事人提出經濟困難時,該安監局辦案人員應提示或告知當事人提出相關申請,罰款履行期限屆滿的日期就會自動延伸至當事人申請延期的期限。本案中,該安監局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就可能不會出現過期的情況。三是一紙無當事人簽字的行政處罰決定催告書說明了啥?既然制作了催告書,為什么不送達呢?總不能是無法送達或是工作太忙給耽誤了吧!特別是準備動用強制手段的案件,各項工作應該是慎之又慎才對。恕我肆意揣測,催告書是否是辦案人員后補的呢?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是行政執法強制力的重要保障,但也不可回避的是,當行政機關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時,行政案件辦理的合法性首先要經得起嚴格的審核,這種審核當然包括程序的合法性和正當性。一個過了申請期限,且存在文書瑕疵的強制執行案件,哪個人民法院也不會受理的。
基于此,我們也要反思安全生產行政處罰工作,還有很多需要亟待改善的地方。特別是證據的完整性和程序的正當性要引起各級地方安監部門的高度重視。安全生產行政處罰案卷都很薄,且越來越薄,為啥呢?證據采集不夠充分或是不重視證據采集是其原因之一。翻看一些案卷,除了營業執照、委托書、檢查記錄等證據,用來證明違法事實的證據只有一紙文書和詢問筆錄。詢問筆錄往往還只有授權委托人一份,有些授權委托人檢查時都不在現場,其實是代表公司來“公關”的。如此證據的證實力和可采信度都不高。證據的缺失,自然也就無法以事實為依據。再有就是程序執行問題,辦理行政處罰案件涉及內外兩套程序,兩套程序又彼此緊密相關聯。內部程序主要是各辦案環節的審批,外部程序主要是案件調查、權利告知、送達等。外部程序的執行依賴于內部程序審批,內部未審批,外部程序即無法進行。但在實際案卷評查中,常看到內外程序執行錯亂的情況,如案件未審批就決定書已送達;還有權利告知不充分的問題,如應告知聽證權利,但卻只告知陳述申辯權。
總之,程序也是安全生產執法監察的必修課和硬功夫,是執法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萬萬不可忽視和偏廢。
侯占杰
北京市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曾榮獲全國安監系統先進個人,并多次榮獲北京市安監局優秀共產黨員
編輯 邊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