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本刊記者 畢文婷
安全了才有“好滋味”
文·圖/本刊記者 畢文婷
億滋食品(北京)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四大安全工具提升管理水平,并通過安全文化將安全意識深植于員工心中。
億滋國際是世界知名的巧克力、餅干、口香糖、糖果、咖啡及固體飲料食品商,位于北京亦莊的億滋食品(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億滋”),成立于2005年,將眾所周知的奧利奧、樂之等餅干作為主要生產產品,占地面積5萬6 000 m2,員工866人,共有6條生產線,每年產能達10萬 t左右。
作為一家餅干廠,北京億滋最大的風險點就是粉塵爆炸,其次為燃氣及機械傷害。據北京億滋安全經理趙立敏介紹,2016年,公司在粉塵管控方面投入了七八百萬元,今年還將繼續投入700萬元用于除塵器改造。
在昆山“8·2”特別重大鋁粉塵爆炸事故后,剛上任安全經理的趙立敏就因粉塵風險管控問題被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安監局約談,“之前的粉塵區域打掃不是很及時,也沒有專人定期維修,確實存在比較多的隱患。”趙立敏說道。
自此之后,北京億滋開始了安全生產的全面升級。對于粉塵來說,其發生爆炸的5個條件為爆炸性粉塵、氧氣、濃度、點火源和相對封閉的空間,其中最容易控制的就是爆炸性粉塵,所以定期清掃和設備檢修必須嚴格進行,趙立敏認為,不讓環境中存在粉塵,沒有介質就不會發生爆炸。
此外,還要控制環境中的點火源,除了對粉塵相關區域的動火作業等進行嚴格管控外,北京億滋還將所有的軟連接都增加了接地跨接線(用在電線管之間的斷接口電氣輔助聯通,起傳導電位、將靜電導入地下電網的作用,正常時不通過電流),包含近1 500個跨接點,避免了靜電火花的產生。同時,還在入面口增加篩網,可以將較大的顆粒攔在外面。趙立敏告訴記者:“因為是采用風送的方式,如果不加篩網,一旦有大顆粒的金屬通過,會導致大顆粒金屬在管道內碰撞,容易產生火花。”每年初,北京億滋會檢查所有跨接線的接地情況,除了對地下的地網進行檢測之外,還會逐個檢測跨接點的使用情況。
上鎖掛牌工具
承包商工作分布板
燃氣的管控比較專業,每個月北京億滋請燃氣公司來進行專門檢測,查看閥門、管道是否有漏氣,運行是否順暢。
工廠內部最多的就是機器,因此機械傷害是最普遍存在的。針對這一方面,北京億滋進行了設備安全防護升級。北京億滋要求設備安全防護等級至少是二級,所有新進設備必須是三級水平。同時每年要將一部分原有二級設備升到三級水平。
2016年3月,先后發生了兩起員工手部劃傷事故,這對北京億滋來說是非常嚴重的事故,為此,工廠特地停產2天,要求工廠內每一個人,包括辦公室員工,都要進入事故現場,去看當時事故是怎么發生的,講述自己的感受和認識。“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大家,安全才是生產中最重要的,如果頻繁出現安全事故,即使產量做得再高、產品質量再好,也是沒有用的,沒有人愿意在一個不安全的環境里面工作。”趙立敏說道。
北京億滋還擁有“四大安全工具”,為企業的安全管理保駕護航。即安全地圖、上鎖掛牌(LOTO)、安全行為觀察(BOS)、快速風險預測(QRP)。
安全地圖是員工自己將工作區域的設備手繪出來,并用藍、紫、綠、紅不同的顏色標記。藍色是用于防護人員的安全裝置,比如急停開關、防護罩等;紫色是用于防護設備的安全裝置,比如開始按鈕、停止按鈕、安全閥等;綠色是能量來源,比如壓縮空氣、配電箱、天然氣等;紅色是風險點,比如可能出現砸手、碰頭、劃傷等。通過在地圖上畫線的方法,讓員工了解工作區域內的風險和安全防護情況,并要求每一名員工都要手繪一份,從中挑選出最佳的作為標準,在每次清潔、換產、改機、改造前都要及時回顧安全地圖。
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是,北京億滋的員工人手一把安全鎖,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上鎖掛牌的方式告知其他員工暫時不能使用機器,有人正在設備上工作。趙立敏表示,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誤操作導致能量源突然釋放而發生事故。
上鎖掛牌前要先確認隔離開關位置,準備上鎖掛牌工具,并通知受影響員工,之后按下機器“關閉”按鈕并關閉能源隔離開關,用上鎖掛牌裝置鎖定隔離點,再釋放剩余儲存能量,驗證能量源已被隔離,并將控制按鈕返回至“關閉”狀態。
此外,北京億滋還設置了公共鎖。趙立敏告訴記者:“個人鎖是紅色的而公共鎖是綠色的,比如要進行清潔任務,清潔一臺設備一共需要5個人,但是設備上的鎖孔可能只有3個,還有2個人上不了鎖。這時需要借助鎖箱或鎖扣,用公共鎖將鎖點鎖上,把公共鎖的鑰匙放在鎖箱中,個人的鎖再鎖到鎖箱上。這樣一來,只要其中任何一人沒有完成作業,那么誰都無法打開機器,這也是保護人安全的方法之一。”
安全行為觀察也是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北京億滋推崇通過幫助他人、指出其不安全行為,來提升雙方安全意識的方法,并希望員工感謝給自己指出問題的人。員工需在3 min之內觀察另一人有哪些不安全的操作,比如發現其在清潔設備時沒有上鎖,那么要問他為什么沒有上鎖、上鎖的目的是什么、不鎖會有哪些風險。通過兩個人的交談反饋,幫助雙方認清風險隱患。安全部門特意在食堂與車間的入口處放置了一臺電視,循環播放安全行為觀察相關視頻,潛移默化地提升員工意識。
很多事故的發生可能在30 s內,快速風險評估要求員工在操作前先停下來想一想,不用耗費過多的時間,但卻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事故。“比如說要做澆注器的檢修,在檢修之前想一想有哪些地方是會造成傷害的,將它們標注出來并制定防范措施,比如拆卸過程中有沒有砸傷風險,如果有,需要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比如使用專業的吊裝設備,兩人操作,佩戴勞動防護用品來對人員保護等。”趙立敏舉例說道。
在承包商管理方面,北京億滋也盡力做到精細。除了對供應商的資質審核、組織入場培訓外,每個承包商的員工都需要辦理一張實名制門禁卡,門禁卡信息中包括姓名、身份證號、電話、照片及工作類型等身份信息。
進入廠區后,需要在承包商工作分布板上進行登記。承包商工作分布板上印有廠區平面圖,施工前由相關負責人將相應的記號放置在廠區平面圖上。每天進入車間巡檢前,安全管理人員根據地圖上的顏色就知道有哪些供應商來工作,在什么位置施工,也可以清楚地知道施工人數較多的區域,讓巡檢更具針對性。
所有承包商需要用到的表格都放在承包商工作分布板旁邊,方便承包商自行取用,包括保證書、承諾書、施工許可證、臨時用電申請、筒倉間大門出入申請、電子設備授權、加班申請等。“按照正常來說,承包商應該下午四點半就結束工作,但是如遇工程比較忙需要加班的,就要填寫加班申請,同時通知安全部門、生產或設施部門,以及保安部門:車間內部還有承包商工作,工作情況如何。這些表格都是一式兩份或三份的,作業現場和保安部都要備份。”趙立敏說道。
另外,如有動火作業,安全部門還要求保安部在承包商施工完畢后的半小時之內進行巡檢,要保證沒有火星陰燃。保安部還承擔著承包商設備檢查工作,在入廠前檢查其梯子、手持電動工具是否符合標準,使用的線軸是否完好,是否使用五點式安全帶,充分調動有關部門力量,共同保障廠區安全。
趙立敏感慨地說:“只有安全有保障,才有北京億滋的生產效益,也就才有我們的好滋味。”
編輯 畢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