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敏 徐仲書
(1.浙江省吳興高級中學,313000;2.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430060)
運動技術特性對單元構建的啟示
馬曉敏1徐仲書2
(1.浙江省吳興高級中學,313000;2.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430060)
運動學習是以學生(主體)對身體(客體)的直接操作來發展認識能力的,屬于身體性認知,這與其他學科的概念性認知有相同點,但存在本質的特殊性。掌握運動學習特性,不僅有助于學生身體性認知的發展,更有助于提升體育課程價值。
運動技術是各種體育項目技術動作的總稱。[1]《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高中課標》)依據課程內容特征,將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內容設置了7個系列,包括:田徑類項目、球類項目、體操類項目、水上或冰雪類項目、民族民間體育類項目、新興運動類項目和健康教育專題系列。[2]運動技術貫穿于整個高中體育課程之中,現階段高中的課程內容與初中的課程內容從項目層面來看相似度很高,不免有教師疑惑,如何讓學生不重復地進行運動技術學習,避免出現小學、初中、高中都教墊球的窘態。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對運動技術在特性上予以把握,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走出目前的窘境。
運動技術貫穿于所有的運動項目中,將單個的運動技術通過組合、疊加等方式形成了該運動項目獨特的運動技術,但萬變不離其宗,所形成的復雜的運動技術仍然具備單個運動技術原有的特性。當然受項目規則、技術組合、比賽勝負的影響,會形成該項目專屬的運動特性。所以,運動項目特性的析出,是建立在運動技術原有的特性基礎上,總結和提煉出來的,這對一線教師進行運動技術教學起著指導作用,這也是為什么運動項目特性不等于該項目中的某個運動技術特性,如,田徑項目的特性是“快、高、遠”,田徑項目的“快”的特性分解到跑、跳、投不同的項目中時就會發生變化,跑的項目對“快”的特性表現為動作速率高、位移速度快,跳躍項目“快”的特性表現為騰起初速度快,而投擲項目“快”的特性表現為器械出手速度快。再進行細化,依舊會出現運動項目特性在不同層次運動技術中的分解,從而形成不同層次的運動技術特性,這也是由運動技術的特性——層次性決定的。

表1 對比分析開放式運動項目與封閉式運動項目運動特性
為了便于一線教師了解和認識運動技術特性,下面就從《高中課標》規定的7類內容中挑選出最常見的、日常教學中最普遍的2個系列——田徑項目、球類項目進行分析和梳理。以往對運動項目進行分類時,筆者比較認同項群理論和依據反應時分類這2種分類方法。為了便于梳理運動項目特性,本文采用依據反應時分類的方法進行分類,分為開放式運動項目和封閉式運動項目(見表1)。
結合表1給出的開放式運動項目與封閉式運動項目運動特性的分析,以田徑項目為例進行特性的析出。田徑項目屬于封閉式運動項目,結合項目特點以及比賽勝負的關鍵點進行分析,按照田徑項目特性析出路徑分析田徑運動特性為“高、快、遠”,其中田徑中的各個項目首要考慮的是專項動作速度,誠然,快的速度需要力量保證,其中跳躍項目就是典型的力量與速度相結合的項目,跳躍類項目需要短距離高速跑,在保持技術動作規范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影響跳遠成績的關鍵因素是助跑時的水平速度和起跳時的快速度,所以跳躍類運動項目的特性就是快速助跑下的有效起跳。
排球項目屬于開放式運動項目中的隔網對抗項目,結合項目特點以及比賽勝負的關鍵點分析,排球項目雖然技術不多,但都是空中的三維空間技術,這就要求必須在快速反應后做出下一個動作的選擇,還要保證動作的準確性,否則球勢必不會到達最佳的位置。所以,根據來球進行判斷和處理時,還要在瞬間考慮好球到哪里去,怎樣給隊友以便繼續組織進攻。因此,析出排球項目的特性就是三維空間中的人-球-人關系,分解到扣球的運動技術特性就可以概括為“快、狠、變、準”。
體育課程中在進入教學時多以單元的形式出現,單元計劃作為落實體育課程目標,指導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方案,其價值不言而喻。關于單元計劃的討論與研究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對于單元計劃的要素、原則以及類型也有諸多學者及一線教師進行了總結歸納并在實踐中進行運用。
體育作為一門學科,有著傳承運動文化和培養形成新人的責任,而運動文化傳承就是以運動技術特性為基點展開的,因為只有把握住了運動特性才不會僅傳授給學生“皮毛”,如,排球運動表現出非沖撞性的團隊攻防的特性,如果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只傳授了自傳自墊,那又如何傳承排球承載的運動文化呢?下面就以運動技術特性為基點,來嘗試構建開放式運動項目——排球的傳球技術單元。
按照運動特性構建的排球傳球單元,考慮到排球技術的整體性和學生的實際運動能力和學習能力,沒有采用技術分解教學,而是讓學生先整體把握和體驗完整的傳球技術。其中根據運動技術的具身性,運用了類比指導語代替了傳球動作要領,讓學生嘗試總結出正面雙手傳球技術要領。通過類比學習獲得的運動技能在干擾情境下操作表現穩定,而外顯學習獲得的運動技能卻下降,類比學習是一種具有實踐應用價值的內隱學習方法[5]。在日常教學中運用類比指導語進行運動技術學習的方法的確讓學生非常容易接受,一學就會。類比指導語可以在很多運動技術中運用,如,在排球上手發球時,讓學生體會從頭后向水里扔石頭的動作;高爾夫球揮桿,讓學生體會輕松地像鐘擺一樣推桿擊球等,這也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體現,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運動技術的時空性是開放式運動項目中的主要特性,在制訂傳球教學單元中,充分考慮到了時空性,始終強調人-球-人-環境的關系,并始終按照這個思路安排教材。運動技術的特性是教師制訂單元計劃的關鍵,只有把握了運動技術特性,才能夠讓自己的教學不跑偏。

表2 運動技術特性視角下的“正面雙手傳球”單元計劃
[1]符謙.運動技術特性探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5,18(2):105-10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6.
[3]常紹隋.系統科學方法概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28-37.
[4]張茂林,董傳升,鄭淑蘭,等.論運動技術系統及其優化的自組織機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3,32(6):9-10.
[5]胡桂英,劉思聰,許百華.干擾情景下類比習得運動技能的穩定性表現[J].應用心理學,2016,22(2):137-144.
本期“案例研析”主持團隊名單
主 持 人:浙江寧波 陳昌福
欄目指導及嘉賓主持:
浙江師范大學 孫喜和博士
成 員:湖北武漢 徐仲書
安徽安慶 李 莉
山東青島 于周濤
廣東汕頭 任洪章
山東高青 付國超
浙江湖州 馬曉敏
山東肥城 李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