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主任 解洪興
太原:電動出租車之城
——談電動出租車和公交車的城市推廣之道
文/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主任 解洪興
2016年,山西省太原市在一年內將全市的8292輛出租車全部更換為電動車,成為全國第一個出租車全部電動化的城市,也是世界首例。當前,在燃油車限令接連出臺,電動車產業備受矚目的情況下,太原率先試水,大刀闊斧地改革,不僅讓太原迎來了新一輪的產業升級,也積累了豐富的電動車推廣經驗。
隨著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省市也像太原一樣,在產業轉型、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因素的影響下,加入到了推動電動車的行列。為此,清潔空氣創新中心(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聯合太原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分析總結了太原經驗,同時還提出了原則性的建議,用以幫助更多的省市更好地設計與實施電動出租車與公交車的推廣。
相比于私家車,出租車和公交車電動化,環境效益更加明顯,也更具實際操作性。一方面,出租車和公交車的運行時間長,且大多都在城市道路上行駛,基于城市路況的特點,頻繁剎車和起步大大增加了燃油車的污染排放水平,而電動車基本不受影響。另外,有很多出租車和公交車由于行駛里程較長且維護不力,許多尾氣后處理裝置不能正常運行(如三元催化、SCR等設備),其排放量可能會比正常情況高出數十倍。若他們實現電動化,則可避免這一部分的污染排放,實現更大的環境效益。出租車和公交車大部分由國營企業主導,易于政府指導,更具操作性。太原市在一年之內就完成了全市近8300輛出租車“油改電”,取得了產業推動和環境效益的雙贏,也驗證了從出租車入手推廣電動車的可行性。
在太原的案例中,太原市政府成立了太原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組,由市長出任組長,多部門領導參加,并出臺了太原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明確了領導組辦公室和各部門的職責,并對新能源汽車推廣任務及指標進行了分解。其他省市可以參考太原的模式:在工作開展前,先建立領導和協調機制,以確保在電動車推廣實施過程中,各部門可以有機配合,形成合力,聯合推動落實相關的政策。
電動車的推廣,應結合本地的產業規劃和發展,做好規劃的統籌。在這個方面,太原做了很好的嘗試,在工作前期,已將電力規劃、新能源發展規劃、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充電場選址規劃等工作進行了統籌。此外太原還特別關注電動車所帶來的產業拉動效益,未來將會帶來40億元的電動車產業投資,并建設完成充電站117處,充電樁6293個,建設總容量31萬KVA,同時實現較大的電網電力消納。這些都會為本地的GDP增長,拉動就業作出貢獻。其他城市在推廣過程中,也可以參考太原的經驗,開展相關產業發展的綜合性規劃,以形成前瞻性的產業發展預期,并設計相關的政策和措施,在促進電動車應用的同時,實現較強的產業推動。
隨著充電設施建設工作的大力推動,為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由于無序充電對電力設施造成的沖擊,提高充電設施的管理水平,應由政府主導,形成一個統一的充電設施信息共享與監管平臺,提出明確的信息共享規則,要求不同的充電設施建設以及運營管理機構部門實時分享相關的數據,必要時政府部門還可以借助這個信息平臺開展充電設施的相關監管工作。
太原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
在政策制定層面,太原市有很多經驗值得學習。在電動車推廣前期,太原采用了移動式充電站,以彌補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的短板;在電動車用電價格方面,實行了平峰谷階梯電價政策;在保障資金方面,全面落實市級購車財政補貼和基礎設施建設財政補貼,積極爭取國家財政補貼;在保障用地上,鼓勵在現有停車場(位)等現有建設用地上設立他項權利建設充電設施;此外,還推行了電動車進入公共停車場免費等政策。不同的城市可根據各地不同的特征,推出相應的政策,支持規劃的有效落實。
電動車的能效高低不同,帶來的環境效益差別也很大。 據初步測算,就太原案例,以2015年華北電網結構,如果百公里耗電在23度以下,那么電動車不僅可以減少NOx, PM排放,還能實現溫室氣體的協同減排。 所以,建議政府設定動態的電動車能效標準,提出百公里電耗目標,并跟政府采購、補貼等相關政策掛鉤,使汽車制造業開始加大對汽車新能源的研究和開發力度,推動電動車節能減排的發展。
2016年一年,山西省太原市實現全市8292輛出租車全部更換為電動車,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首個出租車全部電動化的城市。
電動車相關技術還處于快速技術更新的階段,電動車出租車和公交車的推廣應充分考慮未來新技術的更新、創新,推廣模式以不影響新技術的應用為前提。政府應提出的相關要求,在不影響新技術應用的情況下,為新技術提供展示與應用空間,同時還要能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新技術在使用前應得到全面系統的評估,包括技術的創新性、應用的實際效果、安全性與使用便捷性等。不僅電動車本身的技術,電動車配套技術,如充電站、充電樁技術也應得到全面評估。
電動車依賴于電力供應,若將發電側的排放考慮在內,電網的清潔程度決定了電動車對節能減排的貢獻大小。加速推進電網清潔化,有助于電動車的進一步節能減排,減少電動車在推廣中的阻力,實現正向的相互促進作用。據初步測算,考慮到發電側的排放:當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在電網中的使用占比達到17%時,則太原市電動出租車項目的NOX、PM2.5、PM10、CO、HC和CO2e均可實現減排。目前,山西省正在加速發展新能源,未來太陽能發電和風電都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電網清潔化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電動車雖是新生產業,但電動車的生產與報廢,尤其是電池的生產與報廢可能會帶來較大的污染風險。因此,可以針對電池的生產、退役以及報廢的管理與處置等環節做出明確的規定,通過綠色認證等模式,規范企業自身的管理承諾,并在政府采購等環節提出明確的準入機制。需要探索商業模式,將電池生產企業納入電池回收、梯級利用、報廢循環體系。
山西省2020年新能源發展目標(單位:萬千瓦)
到2016年年底,太原市充電樁數量達5000個左右,全年用電量達2億千瓦時。然而在太原市起初的電力規劃中,該部分用電量并未被計算在內。充電樁及充電站、充電塔的配電網改造工程項目在規劃和建設當中,存在變電站選址及電源通道資源難以落地,供電線路路徑涉及的電纜管溝未貫通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充電樁的按時供電。 因此,建議在電動車推廣時,提前協調省級電力管理部門,將電動車充電設施納入省級輸配電設施的統一規劃中,為電動車的快速發展提前布局。
在充電樁布設上,太原市確定了1∶4的充電樁設置比例,確保實現大量電動車投放時,充電設施便利充足的目標。此外,太原還實行了電動車充電峰谷電價的政策,從而可以減少充電帶來的對電網系統的沖擊。這些政策,都是其他城市可以參考的。還建議鼓勵私人充電設施共享,此外,充電設施的建設應依據電動車出行的大數據,掌握車輛出行習慣,補充和完善充電設施規劃,以持續改善充電設施的布局,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在太原電動出租車推廣之初,出租車司機由于缺乏對真實情況的了解,出現了一定的抵觸情緒。為了能夠讓出租車司機了解到真實的情況,太原市政府組織了相關人員,去已經開展電動出租車推廣的深圳、香港等城市進行實地考察。另外,在更換電動車時,太原市首先選擇了一部分車開展了更換試點,并讓參與試點的出租車司機去傳播真實的使用體驗。因此,在后期大范圍的推廣階段,司機對于方案的接受程度有了大幅的提升。
近期,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工信部已經啟動了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的研究。未來在城市發展,公路建設與管理等諸多領域,需要開展更多合理規劃,為新能源車應用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