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浦東新區東寶市政實業有限公司 林皓
圖/東寶市政實業有限公司
弘揚勞模精神,共創精彩東寶
文/上海浦東新區東寶市政實業有限公司 林皓
圖/東寶市政實業有限公司
作為上海市政養護行業綜合養護20強之一,東寶市政實業有限公司深知創新型人才是企業立足市場的核心競爭力。2013年6月,公司成立了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吳根章和上海市職工科技創新新人周雷青名字命名的“吳根章-周雷青勞模創新工作室”。
該工作室堅持以“小、實、活、新”為創新特色,以服務生產、優化管理為目標,積極發揮勞模先進典型的“傳幫帶”作用,開展技術培訓、業務交流、高師帶徒、QC課題等活動,著力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
領頭人之一吳根章是上海市排水行業十佳服務標兵,2003年獲得全國建設系統勞動模范稱號,2006年、2007年獲得上海市市政養護賽區優秀養護明星,2008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是上海市政、排水行業第一條便民服務熱線——“根章熱線”的創辦人。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這是工作室負責人之一周雷青的口頭禪。周雷青是上海市職工科技創新新人50強之一,他的20多項技術革新成果獲得市、區、局各級獎項。
2004年,周雷青設計了“垃圾翻斗結構”,解決了傳統垃圾收集車作業時垃圾二次落地問題。當時,他見到環衛工人每次需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處理灑落垃圾,就琢磨能否在垃圾車翻斗上做些改動,徹底解決這一問題。于是,他把改良垃圾車翻斗結構正式提上了日程,為了能使改良的翻斗結構既不影響整車外觀,又能達到預期使用效果,他反復測量、細心計算,常常顧不上垃圾車散發出的陣陣惡臭,圍著車子兜兜轉轉就是一整天。該項目完成后,每次垃圾收集時間縮短了10 分鐘,不但提高了環衛工人的工作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小木車的損壞率,每年可為公司節約小木車添置和維修費用近 30 萬元。該創新成果被浦東同行紛紛效仿使用,項目榮獲當年度上海市環衛局“雙獻”技術革新二等獎。
從那時起,周雷青的創新熱情就一發不可收拾,護欄清洗車裝置、污泥清撈車、廢物箱收集車等多個創新成果被應用到生產中去。
工作室成立之初就集結了公司 34名管理和技術骨干,擁有中、高級職稱職工 3 人,技師、高級工20 人,平均年齡 35 歲,專業涵蓋市政、環衛、綠化和機械等。
這是一支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的人才隊伍。如今,通過創新工作室這個平臺,公司先后總結并推廣了“四色”養護網格化巡查法、根章熱線精細化養護作業法、護欄清洗機械化作業、黑色路面裂縫修補法、中環高架聲障屏清洗法等先進操作法5項;取得道路護欄清洗裝置動力系統和結構件改良、降低浦東中環高架伸縮裝置維修率、提高下水管道養護效率、混凝土表層病害薄層修復工藝等創新成果30余項。

上圖:周雷青在進行高架透水路面深層清洗車的技術檢測

下圖:吳根章在接聽市民打來的“根章熱線”電話
迄今,參與工作室創新項目的職工達到400余人次,其中5人晉升為技師、6人晉升為高級工、12人獲得工程師職稱、1人獲得高級工程師職稱。“將創新進行到底”,從工作室走出來的人身上都有著一股自信和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