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巧生(許昌市人民醫院 感染管理科 河南 許昌 461000)
精細化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產后恢復的影響分析
何巧生
(許昌市人民醫院 感染管理科 河南 許昌 461000)
目的探討精細化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產后恢復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許昌市人民醫院產科收治的110例剖宮產產婦,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5例。予以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予以觀察組精細化護理干預,分析并比較兩組的產后恢復情況、術后疼痛及切口感染率。結果觀察組產婦的產后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術后NRS評分及切口感染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剖宮產產婦細化護理干預,可以減輕術后疼痛,減少切口感染的發生,促進產后康復。
精細化護理干預;剖宮產;產后恢復;疼痛;切口感染
作為產科手術之一,剖宮產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可使產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證。隨著時代的進步,剖宮產被越來越多的女性所選擇[1]。為促進產婦的康復,需選擇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2]。本研究旨在探討精細化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產后恢復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許昌市人民醫院產科收治的剖宮產產婦110例,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4~39歲,平均年齡(31.78±5.41)歲;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42±0.37)周;初產婦41例,經產婦14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6~38歲,平均年齡(31.74±5.38)歲;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8.45±0.35)周;初產婦38例,經產婦17例。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按剖宮術的常規護理流程接受護理干預,包括一般護理、生活護理等。予以觀察組精細化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入院護理。護理人員做到自我介紹到位;護送入室,安置休息,介紹環境制度到位;評估患者到位。②心理護理。術前簡單介紹手術的相關知識以及剖宮產中產婦的配合和注意事項,減少產婦緊張、恐懼的心理,使其主動的配合手術。術后給予心理疏導,協助并促進產婦進入母親角色,指導產婦與新生兒的交流。③飲食護理。術前產婦需禁食禁飲8 h,避免術中嘔吐引起窒息。術后需禁食6 h,6 h后可進流食,待肛門排氣后方可正常飲食,食物應選擇高蛋白、高能量、高維生素類,避免刺激性食物。④安置體位。術后去枕平臥6 h,囑咐家屬給產婦做雙下肢按摩,促進血液循環。6 h后可進行床上翻身。術后第2天可半坐臥位,促進惡露排出,減輕傷口疼痛。告知產婦及家屬,早下床活動可降低肺部并發癥的發生率。⑤病情觀察。術后嚴密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子宮收縮情況、陰道出血量及傷口敷料情況,給予腹部沙袋壓迫6~8 h。注意觀察尿量、顏色,術后第2天可拔出尿管,告知家屬協助產婦排尿。保持外陰清潔,每日會陰護理2次,可用碘伏沖洗。遵醫囑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⑥術后止痛。產后疼痛主要是切口疼痛和宮縮疼痛,可給予止痛藥,或用鎮痛泵來緩解疼痛,也可以聽音樂、聊天等分散注意力,減輕疼痛。⑦母乳喂養。告知產婦及家屬母乳喂養的益處,做好早接觸早吮吸的工作,指導喂奶技巧。
1.3評價指標記錄兩組產婦的產后恢復及切口感染情況,其中產后恢復情況可以從術后下床、肛門排氣、泌乳開始及住院時間進行比較。應用數字評定量表NRS[3]評定產婦的術后疼痛,總分10分,0~10分分別代表無痛至劇痛。

2.1產后恢復情況觀察組產婦產后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恢復情況比較
2.2術后疼痛干預前,兩組產婦N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產婦的NR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NRS評分比較分)
2.3切口感染率觀察組的切口感染率為3.64%(2/55),對照組為14.55%(8/55),觀察組切口感染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社會發展及經濟水平的提高,剖宮產率呈上升趨勢。據報道,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剖宮產率為12%~16%,發達國家的剖宮產率為17%左右,而我國的剖宮產率高達55%[4]。與順產相比,剖宮產可避免自然生產過程中的突發狀況,陰道不易受到損傷,但是剖宮產的并發癥較多,如切口感染、腹腔臟器粘連等,導致產后恢復較慢,住院時間延長。據報道,與順產相比,剖宮產致孕產婦死亡率較高[5-6]。因此,給予剖宮產產婦有效細致的護理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精細化護理強調要注重護理細節、護理措施落實的過程、基礎護理、護理服務質量及護理效果,在每一個細節上精益求精,進而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產后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術后NRS評分及切口感染率低于對照組,這充分說明了精細化護理的應用優勢。剖宮產的手術切口大多是橫切口,切口面積大,雖然已經使用麻醉藥,但是術后6 h內產婦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加上子宮收縮的疼痛,使產婦產生緊張、恐懼、害怕等心理反應,不利于產后康復。因此,給予精細化護理干預,通過心理護理調節產婦的心理狀態,加強母嬰交流,給予正確的體位安置、術后止痛等措施,可以有效緩解產婦疼痛。
綜上所述,給予剖宮產產婦提精細化護理干預,可以減輕術后疼痛,減少切口感染的發生,促進產后康復。
[1] 宮卓,馬彩蓮,李曉梅.精細化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康復及產科護理質量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0):115-119.
[2] 沙敏.優質護理在剖宮產術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護理干預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8):222-223,228.
[3] 顧建梅.分段式疼痛護理在剖宮產產婦術后疼痛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3):345-346,403.
[4] 吳靄芬,李蓉珍,邱蓮.高齡產婦剖宮產切口感染的護理干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6):3783-3785.
[5] 方勇,鄭懿,陳鶴,等.急診剖宮產術后切口感染病原學特點和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7):1620-1622,1654.
[6] 李齊心,萬九菊,呂雪蓉.剖宮產術后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與干預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2):2848-2850.
R 473.7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3.104
2017-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