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治明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每名教師都將面臨著教師專業發展這一關鍵問題。總的來說,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教育科研有直接關系,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因此,教師要研究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工作有正確的認識,并重建研究觀念,使自己成為科研型的專業教師。主要從中學教育科研的現狀進行分析,并論述了中學教育科研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及意義,以期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利的依據。
關鍵詞:中學;教育科研;教師;專業發展;影響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7)12002503
引言
教師在整個教育改革進程中作為實踐的主體,他們有著很強的創造精神及主體意識,也是作為一個前提條件去實現教育改革。教育科研則是創造性的認識活動,以教育科學理論和知識作為武器,而教育科研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那些發生在教育領域的現象及問題,達到探索教育規律的目的。不僅如此,教育科研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推動力量,是教師實現人生價值的必要途徑。伴隨著不斷深入的課程改革發展,中學教師已經意識到在教學效益提高、改變教學行為方面,教育科研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教師為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專業化發展成了教師的必然選擇。
一、中學教師教育科研的現狀
1教師理論學習與研訓方面
目前,理論學習、各級各類研修與培訓均可以作為中學教師學習的主要形式。其中,主要的理論學習內容是閱讀教育學、心理學的書籍和期刊。在市區級教研活動中,教師在職培訓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形式,聽課是主要的活動內容;其他比較常見的形式就是假期短期業務培訓和網絡函授課程。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技能培訓,教師研訓都涉及到一系列內容,這些學習和研+訓對教師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義。
但是因中學教師要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沒有足夠的時間外出學習,這就很難保證教學水平能逐漸提高。另外,從需求方面來說,教師在教育科研培訓的方式和內容方面都有明顯的差異,而學校當前已有的一些培訓課程并不是他們所需求的。還有一個主要因素是,現有的培訓中缺少有效的跟蹤機制,這一點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對研訓后教師教科研的狀態也沒有關注[1]。
2教師課題研究與論文發表方面
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紛紛將目光投向了論文發表和課題研究這兩種形式。中學教師主要是參與校級的課題研究,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子課題,主要是省、市級課題。有的課題申報設置了很高的門檻,省部級課題對主持人有明確要求,必須要具備高級職稱才有這個資格,如果課題的主持人是中級職稱的教師,就要有兩名專家作為推薦人。學校領導或者是教研人員可以作為課題的主持人,盡管他們在主持課題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但是這些教師大多數都是被動參與進來的,缺少積極性。有的一線教師資歷淺,能力有限,也沒有主持課題的經歷,選題不適合,因此要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僅依靠課題是不夠的。
國家級或省部級課題的子課題是中學教師主要參與的課題,他們也研究省、市課題指南申報的課題。這類課題主要研究的問題還遠遠趕不上教學實際,其中將中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共性問題作為課題研究的核心。實踐性強的課題是由學校或教研組或教師個體結合著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并針對實踐中所出現的問題、困惑進行分析,兩者相結合使其形成一個省級課題。這種課題往往有很廣的適應面,針對性很強,但是層次并不高。要提高中學教學質量,就只有從課題研究入手,著眼于教育教學需求,堅持從實踐出發。
中學教師所寫的論文均刊登在教育類期刊上,很少發在學科專業期刊和核心期刊上。但是課題嚴格規定了論文發表要求,至少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兩篇論文。主要是學科教學研究方面的論文,其焦點問題是教學中的理論及實踐問題,也會涉及一些經驗的總結。檔次較高的核心期刊一般所刊登的是重點課題的研究成果,包括省部級和國家級的,對于稿件也有非常高的要求,這些核心期刊為重點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但是,有的課題成果層次較低,他們則不愿意在刊物上刊登[2]。
3教師教科研與校本教科研方面
教師的自主反思始終是教師教育科研的根本驅動力,主要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和已有的教學觀念,并分析結果。撰寫教學反思、教學日志、行動研究等都可以作為教師教科研的主要形式。教師專業發展作為校本教科研的一個重要途徑,一方面能促使教師團體增強合作意識,另一方面也使教師加快了專業成長的速度。
這里所說的校本教科研實質上所指的就是行政管理機制。制訂和管理教科研計劃的是學校,而教研組是負責執行教科研計劃的。在管理校本教育科研時,學校一般只是看重數量,卻輕視質量,因這一問題就導致了“走過場”現象經常會發生,進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借助于校本教育科研就成了空談。中學教育科研活動的中心仍然是聽課、磨課和評課,鑒于上述分析存在的多個原因,就要求主題化和系列化來做好校本教育科研,主題研討則離不開理論指導和專業引領。與此同時,教師對課程的領導力如何也是需要關注的一大問題。對教育科研缺少主體意識是教師間普遍存在的現象,他們把自己只是當作一個形式上普通的參與者,卻不是專業上的參與者。鼓勵教師在教科研合作實踐中廣泛參與是校本教育科研的目標,也是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根本途徑。
教師踐行反思性教學是中學校本教育科研所必須的環節。反思性教學對中學教師來說意義重大,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還可以幫助教師實現自身專業發展。教師可以依靠教學日志能對走過的路程進行回顧,在教學設計、教學活動等方面對自己的教學情況和水平進行反思;還可以對一些課堂中的偶發事件做反思,找出事件原因、解決辦法等,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充分利用教學反思,教師就能對問題的認識更為深刻,將自己原有的教學經驗提煉出來,認識到事件背后的真正意義所在[3]。
二、中學教育科研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及意義endprint
教師將教育科研作為研究的對象,從不同角度去運用科學的方法剖析教育問題,之后再將其提到理論的高度進行總結概括,以此對教育問題的本質予以說明,并對教育活動采用客觀規律做系統指導。
1教育科研有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作為社會實踐活動,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并且伴隨著時代的變遷也發生了很多方面的變化,如:教育觀、教學觀、知識觀、學生觀。在這一變革的影響下,教師將會更優秀,以此變革也能夠對教師專業素養的高低進行準確衡量。在中學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的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是教育智慧和批判反思能力,這些能力的發展前提就是教師應具備教育科研素養。所以,在教育教學計劃、實施、評價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才能使教師的專業水平及教育水平有所提高。教師作為一個實踐性較強的職業,實踐者必須能夠在實踐中有機結合起經驗反思和理論探索這兩個方面,推動教師的科研能力提升。
教育科研將人生和職業價值的實現定位為教師的專業成長目標,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4]。
為了提高教師科研水平,第一,要樹立科學的研究態度,結合教學、教育、研究這三個方面對研究觀念進行重建,及時將自發的科學研究轉變為自覺的研究行為。第二,選擇多樣化的研究方式,可以是做課題,做學術報告,做講座,開展教研活動和教育論壇,編輯文集、出版刊物等,無論是哪一種形式,其目的都是要加強研究,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學校還應注意為教師營造出一種崇尚科研的氛圍,教師研究的首要追求就是科研與教研兩者的結合。第三,中學教師在科研方面更為注重對自己工作和生活方面的認識,這一點要明顯區別于專家學者。經過細致的研究所得出的結果就是教師能夠更了解自己,并開始改變自己;了解學生,也開始試著改變學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中學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由此可見,圍繞教師的發展是這種實踐研究的目的,堅持中學教育科研的本體取向,主要內容就是仔細研究實踐問題,研究方式則以反思應用為主,將教師的工作智慧充分地體現出來。第四,中學教師在教育科研方面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與專門用于科學研究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情境主義研究更為適合于教師的研究,因為教育結論的應用要充分考慮到教育情境的特殊性,而教育本身又具有情境的復雜性和變化性,絕對的精確不一定是研究結果一定追求的,只要是有效的、適用的,就可以選用。但是研究的過程中,必要的研究方法仍是教師必須掌握的,為此只有在研究方法上不斷下功夫才行,并將各種方法綜合運用其中[5]。
2教育科研能優化教師的教育思想
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思想,這也意味著是人的靈魂,如果人連思想都沒有了,就和動物毫無差別。教師也不例外,不能沒有思想。目前,缺少自己該有的思想是中學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也就說明,本質上所缺的是精神和文化,缺少堅定的信念和人生理想。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缺少豐富知識的積累,同時也沒有足夠深厚的文化底蘊,并且沒能深刻理解人性的深度和人類歷史。受到這些不同程度的問題影響,產生的結果就是“大量勞動仍停留在低層次”,“缺乏對學生精神的引領,對自身工作的高遠立意,對課本知識的價值觀和心理結構的深刻洞察”,這些存在的現象及問題使教育最終淪為淺顯、平庸。要想教出有思想的學生,就要有一位有思想的教師才行,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學生保持生活學習有激情,讓學生體驗到生命的真正快樂[6]。
鑒定一名教師是否優秀,關鍵還要看他的教育思想是否先進。新時期,教育改革促使教師必須及時轉變教育觀念,以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但是教育觀念的轉變,不止是靠行政命令,還要靠科研,靠教師對教育的主動研究,從而不斷地優化教師思想觀念。從教育教學角度看,只要以先進的教育思想作為指導,教師就能對教學持有科學的立場,對教學有全面的認識,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7]。
3教育科研有利于教師的迅速成長
中學教師要想快速地成長起來就要選擇自發成長和自覺成長兩條路。首先,自發成長指的是理論學習不足,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強的教學能力,使自己能被別人肯定;其次,教師的自覺成長就意味著自己對學習理論知識的重要性有了足夠的認識,并且能積極地參與到教育科研中去,從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最終能夠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學理論體系,有很好的教學思想和理論觀點。對比這兩種途徑我們發現,自覺成長要明顯比自發成長快很多,自發成長能促使教師成為經驗型教師,自覺成長則有助于教師成為一名創造型、研究型的教師。教師要主動參與到教育科研活動中去,結合起教學研究與教育實踐這兩個環節,以此為基礎走上更為高水平的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總之,教師是一項崇高的事業,不能只是將其當作一個職業;教學既是技能,同時也是智慧和智能。從當前形勢看,我國教師專業化發展對教師有很多要求,要求他們主動學習,并保持與外界開展良好的互動,多進行合作、自我反思,能夠實現獨立研究。所以,中學教育科研對教師的專業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知,教師專業發展必然要受到中學教育科研的影響,中學教育科研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是意義重大的,要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也是有多種途徑實現的。因此,作為中學教師要積極找尋一個有利于自身專業發展的最佳途徑,讓自己得到更好的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冬.試論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因素[J].教師教育論壇,2015(9).
[2]馮海燕.影響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5(1).
[3]潘國軍.中學教育科研實踐與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9).
[4]王萍.對當前教育科研與教師專業化發展關系的研究[J].集美大學學報,2016(3).
[5]張麗穎.對中學教育科研重要性的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
[6]李曉紅.中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途徑[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6(3).
[7]呂曉燕.專業化背景下中學教師行動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時代教育,2016(12).
Abstract:Pressed by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critical problem for every teacher. Generally speaking, teacher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a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an promote their professional growth.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study their own lives,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ir work, and rebuild the research concept, so that they become professional teacher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ype. The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iddle school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xpounds its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order to provide favorable basi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middle school;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fluence
(責任編輯:朱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