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興國
隨著監管部門陸續出臺《節能減排授信工作指導意見》《綠色信貸指引》《能效信貸指引》,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逐漸建立以《綠色信貸指引》為核心的綠色信貸制度框架,明確開展節能環保授信和綠色信貸的政策界限、管理方式、考核政策等,引導信貸資金投向綠色、循環、低碳領域。作為縣級獨立法人金融機構的農商銀行是農村金融主力軍,著力于創建綠色銀行有助于現代金融發展的道路探索,有助于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有助于助力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切實貸動縣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筆者通過分析當前形勢下農商銀行發展綠色信貸存在的主要困難,針對性提出工作措施建議,探索以綠色銀行發展帶動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展思路。
一、現狀困難分析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被動應付局面亟需轉變。
目前,農商銀行總部利用月度例會,支行利用晨會、夕會組織管理人員、信貸人員學習宏觀經濟形勢、綠色信貸相關文件,但對新舊動能轉換、綠色信貸發展多半停留在概念層次,未能充分理解內在邏輯及具體要求,相關工作開展往往配合監管部門要求。實際上,目前經濟形勢處于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前期政策消化吸收三期疊加期,新舊動能轉換將發揮巨大經濟、社會效益。同時,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具有緊迫性。農商行積極主動發展綠色信貸,才能最大化發揮金融在縣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作用。
(二)信息收集不全面,發展評估體系過于宏觀。
目前,政府公布的環保等公共數據信息不能被農商行直接應用,自身建立數據庫需要時間積累,相關投資成本大、效益低。另一方面環保督查相關查處結果存在滯后性,對前瞻性信貸管理帶來困難。以某農商行轄區近期環保督查為例,出現銀行最后知道企業、個體工商戶、養殖農戶因環保問題停產的情況,該行組織專項調研,發現轄內多戶、多行業直接或間接受到影響,信用風險、行業風險管控因被動開展難度無形加大。受外部信息來源少、慢的影響,農商銀行雖然從2015年起按照監管部門要求開展綠色信貸自評價,發展評估體系過于宏觀,不能具體準確轉化為工作考核辦法,相關推動效果不理想。
(三)配套機制不健全,綠色銀行發展起步較晚。
目前,農商行基本能夠在信貸政策、制度體現支持綠色信貸內容,包括高污染、高耗能企業限制準入,新能源、循環項目、綠色產業優先支持,仍然存在難以將相關理念有效嵌入信貸流程的具體實踐問題,戰略規劃、內部審計范圍有效覆蓋等配套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此外,由于縣域農商銀行發展規模相對較小,人員相對緊缺,普遍存在發展綠色銀行未列入公司章程,或列入公司章程未將發展綠色銀行提升到發展戰略高度,綠色銀行發展起步較晚。因章程→制度→辦法自上而下流程未有效建立,相關工作開展宣傳力度不足,造成農商銀行綠色銀行品牌效應不能充分發揮。
二、工作措施建議
(一)無中生有,培育新興產業發展。
將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列為信貸支持重點,通過清單式管理、制定綜合金融方案、積極探索合作模式等措施切實做到有的放矢、重點突出。將轄內致力于資源循環、新能源開發項目開發的企業列入重點支持清單,解決項目研發資金后顧之憂;為轄內旅游景區提供門票收費項目質押、智e購活動宣傳等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發揮農戶貸款占比高優勢,積極探索“政府+企業+農戶”光伏推廣模式,通過逐村逐戶宣傳,實現分布式光伏設備發電的應用推廣。重點信貸支持過程中,與金融扶貧緊密結合,對符合富民生產貸、富民農戶貸條件的優先發放扶貧貸款,最大限度發揮以點帶面的社會效益。
(二)有中出新,助力傳統產業升級。
深入分析轄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專項融資需要特點,針對性采取有效措施實現專款專用、高效發放、風險有效管控。以某縣特色板材產業轉型升級為例,該行業在面臨燃煤工業鍋爐和窯爐改造、污水處理、粉塵處理、工業固體處理、二氧化硫減排等設施的更新與改建時,企業個體投資往往大于一年甚至兩年企業產值,同時購買保險責任僅涵蓋直接受污染損失的第三者責任險、相關清污費用和法律費用,并未對給予企業銀行形成賠償義務。農商行針對性創新推出支持設備升級專項使用的貸款額高、利率優惠、綠色通道發放、與保險部門合作的環保貸,幫扶傳統產業升級時一次性資金資金支出難關。
(三)合作共贏,探索信息共享機制。
主動對接當地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等政府主管部門,通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形式,定期共享企業信息,消除信息壁壘;共同建立智慧城鎮建設工作,推動環境保護、新能能源產業發展信息與數據的采集、更新、系統化,致力解決信息碎片化問題。以環保查處結果為依據建立行業黑名單,前瞻性管理信用風險;以綠色能源開發項目投入進展情況為依據設立信貸支持加分項,結合政府產業扶持補貼政策及產業基金覆蓋范圍,充分評估企業客戶潛在價值、綜合價值,確保合理融資需求充分滿足。以信息共享機制為抓手,發掘政府、銀行、企業利益共同點,通過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實現多方共贏。
(四)細化考核,激發相關人員潛能。
將監管部門制定的《綠色信貸實施情況關鍵評價指標》及《銀行業金融機構績效考評監管指引》中社會責任類指標細化為經營考核具體辦法,將對照標準自查綠色信貸工作中的缺陷作為考核辦法調整優化的重點考慮因素,加強日常經營管理具體的督促考核,充分發揮考核制度指揮棒作用。以客戶經理管理辦法制定為例,加大綠色信貸領域新增貸款的獎勵比例,在不良貸款盡職免責基數核算中充分納入綠色信貸因素,符合綠色信貸條件的給予剔除,提高綠色信貸不良貸款容忍度,著力解決綠色信貸領域懼貸、惜貸問題;如實調查客戶是否滿足綠色信貸條件,對故意造假情況人員嚴厲處罰。
(五)一票否決,實現風險關口前移。
將綠色信貸發展理念合理嵌入信貸流程,積極探索綠色信貸發展配套機制建設。嚴格控制重污染、高排放行業貸款規模,對不符合環保標準或要求的項目或企業,實行“一票否決制”,在客戶信貸支持準入實現信用風險防控;內部評優考核涵蓋綠色信貸執行情況,對不執行綠色信貸政策的個人及單位,實行“一票否決制”,在經營管理考核末端實現發展理念輸入;將綠色金融發展情況納入網點發展規劃,對不能有效執行綠色發展戰略的網點,實行“一票否決制”,通過限制網點業務開展范圍督促各網點不打折扣執行總部發展戰略。通過建立有效執行“一票否決制”,真正把綠色信貸風險管理關口前移。
(六)廣泛宣傳,打造綠色銀行品牌。
樹立綠色銀行品牌意識,將綠色銀行宣傳納入具體業務宣傳。繼良好銀行、標桿銀行、你和我的銀行等宣傳概念,綠色銀行因其豐富的積極內涵將逐漸成為農商銀行含金量足的品牌。在環保貸、光伏貸等信貸產品宣傳推廣過程中,以綠色銀行為統領會發揮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應用多種宣傳渠道,將綠色銀行品牌深入人心。在網點LED屏滾動宣傳、自助服務終端橫幅宣傳的基礎上,通過廣播、電視臺循環播放,制作專題宣傳片,依托公眾號、自媒體等方式宣傳本行綠色銀行品牌形象。主動公開評價接受公眾監督,以外部激勵約束機制建立推動自身綠色銀行創建工作的不斷推進。
(作者單位:山東費縣農村商業銀行,山東 費縣 2734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