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秀
摘 要:
北京作為國家首都,率先執行黨中央的號召,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在宣傳、培育工作上還存在一些短板,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上還有待提高,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方面還有些不盡如人意。
關鍵詞:北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
北京首都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采取各項舉措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在建設過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一、宣傳、培育工作存在短板
北京作為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人口密集,居住人口紛繁復雜,在宣傳和培育手段上要求針對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宣傳培育方式,因材施教,因人而施。目前北京在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過程中,宣傳、培育手段雖然多種多樣,各種活動也吸引了大批的市民。但是當前核心價值觀在宣傳、培育工作中針對性較弱,時效性不強,宣傳手段過于泛化,宣傳和培育結果還不盡如人意。對于不同人群,不同工作,不同學歷的人宣傳手段過于單一,大屏幕、公交站牌滾動播放24字核心價值觀,來往的人群不免只是一掃而過,對于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并沒有思考;社區的活動大多是中老年人參加,中年群體忙于工作無暇顧及;網絡對于青年群體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宣傳手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過于單調和乏味,嚴肅性強,缺乏趣味性,導致青年群體更多的是點擊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對于核心價值觀的興趣點較低。并且不同年齡群體對于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媒體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年輕一代傾向于手機、微信、微博這些新興媒體,而年老者更傾向于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的傳播方式,所以我們在宣傳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更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宣傳方式,增強價值觀宣傳和培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這些方面都影響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培育效果,影響著人們對于核心價值觀的關注、接受和認同程度,據調查顯示人們在日常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很少甚至根本不談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僅有4.3%的居民在與家人、朋友的日常交往中會談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甚至有3%的居民(以外地戶籍、外來打工及失業、無業人員為主)根本沒有關注過核心價值觀?!盵1]這說明我們在宣傳手段上還要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培育工作的針對性、吸引力,在宣傳、培育工作上還要不斷深化研究,克服工作短板。
二、整體上對核心價值觀的知曉度高,但認同度還有待提高
北京通過多樣化的手段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廣泛宣傳,可以說取得了一定成效,北京居民在核心價值觀的認知上整體上呈現出知曉度高的特征,調查結果顯示:“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85%以上的受訪居民表示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其中有38.9%的居民表示清楚知道24字的內涵?!盵1]但是其中“18.1%的居民能敘述出這24字但不清楚其內涵,有28.3%的居民表示只知道幾個,還有14.7%的居民對其一無所
知”。[2]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曉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進展,但是問題也不容忽視,對于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理解和認同程度問題亟待解決。實質上不同學歷者、不同不同收入者和不同戶籍的居民對于核心價值觀的知曉度和認同度是不一樣的。高學歷者熟練掌握互聯網應用技巧,并且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較多,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了解核心價值觀,所以知曉度相對于低學歷者來說較高,但是高學歷者容易接觸西方的普世價值、虛無主義思潮的滲透,導致高學歷者對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容易出現一定偏差,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會有所降低;而低學歷者雖然了解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比較傳統,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途徑來獲取,但是傳統媒體傳播的核心價值觀權威性、專業性強,更趨嚴肅性,所以在核心價值觀認同度方面普遍高于高學歷者。不同年齡段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曉度和認同度也是不同的,40歲以下的居民更擅長也更普遍的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對于核心價值觀的關注度低,知曉度和認同度都比較低,并且對于20-30歲的居民認同度還要更低;而40歲以上,特別是60歲以上的居民因為生長環境的影響,具有濃烈的愛國熱情,并且對于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的關注度頗高,響應國際號召的積極性也普遍較高,因此對于核心價值觀的知曉度和認同度都呈現出了較高的水平,并且更樂于在生活中去踐行核心價值觀。同樣不同收入者對于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也是有差別的,北京是一個貧富差距較大的城市,處于低工資水平的居民,基本上處于解決溫飽問題的狀態,為工作和生活奔波忙碌,對于精神世界的修養無暇顧及,并且對于手機、互聯網的應用技巧并不擅長,造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曉度很低,認同度上也是一般;而高收入者了解價值觀的信息多元化,對于核心價值觀的知曉度高,但是認同度上還有待提。同時不同戶籍在北京來說差距也很大,外地戶籍
居民特別是外地農業戶籍居民對于核心價值觀的知曉度和認同度普遍低于本地戶籍居民。所以說對于北京這樣一個人口繁雜的城市,如何針對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有的放矢,如何進一步提高核心價值觀的知曉度,同時提升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都還是一個有待深入研究的的課題。
三、 尚未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十八大報告提出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目的是讓人們理解其內涵,逐漸地接受并認同這一價值理念,并在實際的工作生活中積極踐行。簡言之就是要達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北京在建設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也將這一目標作為最終目標,在建設價值觀的各項舉措中都力求融入到市民的工作生活之中,讓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據調查:“目前北京市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上基本上處于一般向較好轉變的區間,居民對民主的認同度平均分3.48分(5分制),對和諧的平均得分3.7分,對自由的認同度得分3.94分,法治的認同度總體平均分為3.9
分。”[1]可以看出,在認知上逐漸提高,但是一個思想觀念要想讓人民普遍接受并去積極踐行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的,不能靠一朝一夕的簡單宣傳培育工作、強硬的思想灌輸、集中的幾次活動就能夠完成的,而要融入到百姓的實際生活之中,想人民之所想,做人民之所求,解決群眾在生活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夠潛移默化地滲透核心價值理念,讓人們逐漸接受并認同核心價值觀,才能使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這就需要我們建立常態化保障機制,讓核心價值觀的建設成為一種常態,建立制度保障機制,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長期有效運行保駕護航。同時要揚善懲惡,弘揚善行、懲罰惡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型示范人員要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鼓勵,在社會中形成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氛圍。正如心理學所論述的:“如果群體中有一個堅持真理、堅持正確觀點,則群體從眾的概率會顯著下降。一旦堅持真理的個體逐漸增多,則會慢慢形成一種社會風氣,一種行為會感染其他人的行為,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奠定一個良好的社會情感基礎,給社會模仿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1]
[參考文獻]
[1] 宋貴倫.北京社會心態分析報告2014-2015[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49-59.
[2] 楊奎.首都市民社會主義價值觀實證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作者單位:天津海運職業學院,天津 30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