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君
摘 要:指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所謂精準扶貧,就是要進一步強化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動態管理和完善精準識別機制,針對新一輪建檔立卡農村低收入戶主要致貧原因,因戶因人施策,把扶貧工作由“大水漫灌”變成“精準滴灌”,確保扶貧政策和資源真正惠及低收入群體。
關鍵詞:精準扶貧;幫扶;管理;機制
一、實施精準扶貧要把準原因
要做到精準扶貧,一方面,對于納入建檔立卡范疇的農村低保戶和五保戶,通過政府“兜底”的辦法,由民政部門按照序時進度提高農村低保標準,確保按期實現脫貧目標;另一方面,對于農村低收入扶貧戶人口的增收脫貧必須通過資金扶持、項目帶動、組織黨員干部“一對一”結對幫扶等途徑和措施,確保實現脫貧目標。通過對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家庭的致貧原因進行匯總和全面剖析,大體可以歸納為因病、因學、因殘和缺技術、缺資金、缺勞動力等因素,全面把握和正確分析農村低收入扶貧戶主要致貧原因,才能做到因戶制宜,因戶因人施策和“一戶一策”,有針對性地制定和落實幫扶措施,進一步做好精準扶貧工作。
二、實施精準扶貧要精確識別
對象把握不清、不準,就談不上實施精準扶貧。因此,做好經濟薄弱村、農村低收入人口等幫扶對象的精準識別,是實施精準扶貧的首要環節。現階段,在對農村低收入人口進行建檔立卡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對幫扶對象的精準識別、及時退出及納入機制,對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及經濟薄弱村實行動態管理,使已實現穩定脫貧目標的農戶及時退出,新出現的低收入戶及時納入給與幫扶,確保扶貧對象真實、準確、可靠,為實施精準扶貧奠定基礎。
三、實施精準扶貧要精準幫扶
實施精準幫扶,就要求深入到鎮、到村、到戶廣泛開展調查研究,通過走訪、談心等方式逐戶摸清低收入家庭的基本情況、主要致貧原因、致富愿望和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和措施。結合幫扶對象家庭實際情況,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因戶制宜實施精準產業扶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加則加、宜開展旅游扶貧則開展旅游扶貧,積極引導和扶持低收入戶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不斷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把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經營打造成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的大生產,不斷提高精準扶貧工作成效。
四、實施精準扶貧要精確管理
精準管理,就是要建立完善經濟薄弱村、低收入戶幫扶信息檔案臺賬,強化精準扶貧監測,及時跟蹤經濟薄弱村、低收入戶幫扶情況,確保幫扶對象得到有效扶持,在規定時間內實現穩定脫貧目標。同時,實施精準扶貧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敏感度高,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實踐證明,無論是開展精準識別,還是實施精準幫扶和精準管理,都離不開一支精干高效的扶貧干部隊伍。提高基層扶貧工作人員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確保事有人干、有人干事,為不斷提高精準扶貧工作水平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實施精準扶貧要自我提高
實施精準扶貧的方式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在日常扶貧工作中,直接給予幫扶對象以資金(小額信貸扶持)、項目及組織黨員干部結對幫扶等舉措,確實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實踐證明,以這種方式脫貧的農戶,一旦幫扶資金鏈斷裂、后續幫扶措施跟不上,極易造成返貧。因此,在給予一定的資金、項目、物資等扶持的同時,思想觀念的扶貧很關鍵,要對幫扶對象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觀念進行正確引領,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積極向進、自力更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真正走上脫貧致富之路,這才是實施精準扶貧的根本和最為重要的方式與途徑。
六、實施精準扶貧要完善機制
在對農村低收入扶貧戶進行分類和全面摸清主要致貧原因的基礎上,必須建立完善“四大機制”,因戶因人施策,強化責任落實和推進,確保脫貧奔小康各項目標落到實處。
必須完善幫扶對象動態識別管理機制。在農村低收入戶建檔立卡二次確認的基礎上,堅持精準化識別、針對性扶持和實行動態化管理的原則,建立完善農村低收入人口的適時退出及納入機制,對農村低收入人口進行細致“盤點”,摸準搞實幫扶對象。通過上級農村低收入戶管理系統納入到建檔立卡范疇給予幫扶,為進一步提高精準扶貧工作水平奠定堅實基礎。
必須完善黨員干部“一對一”幫扶機制。為切實落實工作責任,提高幫扶成效,按照上級“三落實”工作要求和“分類指導、重點幫扶”的工作思路,對低收入戶實行幫扶包保責任制,一戶一策、分類幫扶,重點落實三級幫扶聯系人責任制,加大項目、資金等幫扶措施落實力度,做到“一對一”結對幫扶,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
必須完善項目帶動和利益聯接機制。加快實施推進脫貧奔小康財政獎補項目,通過簽訂協議書或合同,集中實施高效設施項目,進一步加大小額信貸扶持力度。突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這個中心,充分利用上級獎補資金,支持經濟薄弱村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畜牧業、核桃林提質增效等,通過入股分紅等多種形式和途徑,達到村集體經濟和貧困人口收入增加的目的。
必須完善扶貧資金投入與監管機制。實施精準扶貧,落實資金是關鍵。按照“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跟著項目走,監管跟著資金走”的原則,制定出臺和完善扶貧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建立健全扶貧資金使用和監管機制,進一步明確扶貧資金全部納入財政扶貧資金專戶管理,實行專戶存儲、封閉運行和專款專用,從根源上杜絕擠占、挪用、套取扶貧資金的現象的存在和發生,確保有限的扶貧資金全部用在與低收入人口增收密切相關的項目上,進一步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成效。
參考文獻:
[1]王九梅. 實施精準扶貧的思考[J]. 現代經濟信息, 2015(11).
[2]王欣. 關于實施精準扶貧的思考[J]. 農業經濟, 2016(6):62-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