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勝
摘 要:馬克斯.韋伯認為,歐洲的近代發展,它的這條獨特道路與文明是建立在理性主義基礎之上的,是解神秘化(祛魅、理性化或合理化)的過程。被韋伯稱之為理性化的過程,即歐洲現代文明也涉及到一個轉向:中世紀轉向近代資本主義。其社會發展的意義論證,就不是在神圣的宗教話語之中去尋找其意義基礎,而是解神秘化、理性化的過程中導致了三大價值領域的獨立。
關鍵詞:韋伯理論;理性化;現代性;概述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第一章中談到了原來那種田園詩的、道德的、溫情脈脈的面紗(在資本主義興起以后)脫去了、消散了。馬克思也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利益關系、金錢關系、計算關系都很清楚。如同韋伯所理解的,理性化就是計算,沒有宗教的色彩。按照韋伯所言,早在康德哲學那里,就為現代性的世俗化奠定了框架,并劃分為三個方面:現代自然科學: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理性化,堅持理性的原則。面對自然災害,人們不再愚昧地借助于上帝的力量加以解決,而是相信了經驗自然科學。自律的藝術:自律的藝術解決的是人與內在之間的關系。在現代性之前,藝術非為藝術本身(非自律),通常充當宗教禮儀功能。藝術自律以后,強調了藝術就是藝術本身??档略凇杜袛嗔ε小分?,為自律的藝術進行了先驗論證,并提出了關于美的概念,即美就是普遍令人愉快的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后來,現代性藝術發展到唯美主義——為藝術而藝術。但在后來的歐洲藝術理論那里,則對此提出了反對的意見。這種觀點認為,超現實主義的唯美主義失去了社會功能和社會批判功能。為此,先鋒主義就重新強調打破原有的為藝術而藝術的傳統體制,要求藝術要直接干預生活。比格爾在《先鋒主義理論》中,討論了歐洲唯美主義與先鋒主義的沖突與爭論。在今天看來,這在反傳統、反宗教、反神秘主義的意義上講,自律的藝術此觀念是很可貴的、有價值的。放眼現實社會,是不能堅持做到為藝術而藝術的。
用一系列原理建立起來的道德與法律,處理的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社會的秩序應建立在法律和現代的道德基礎之上。在去神秘化以前,是以血緣的、權威的和各種各樣的等級制度作為社會規范。韋伯也討論了從古代至現代社會制度建構原則的三類型。表現為:第一種是傳統的專制類型,專制通常聯系到等級;第二種是偶像崇拜,人們服從的非權力本身,而是領袖的魅力,人與人之間的社會秩序建基于非理性原則之上;韋伯認為,(理性化以后)建立在憲法基礎上的憲政國家更合理??档碌娜笈芯褪沟萌齻€不同的價值領域區分開來(理性化表現為三個方面)結果即:“從而使我們能根據理論問題、審美問題或道德實踐問題的各自內在邏輯來完成學習過程?!崩碚搯栴}、審美問題和道德實踐問題。在資本主義產生以后,三個方面遵循各自不同的內在邏輯原則,不可混淆。比如,自然科學中,科技的發展與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不能自然帶來道德水準的提高。在哈貝馬斯看來,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代表人物的批判矛頭就直指工具理性這種規范基礎。在批判工具理性的同時,馬爾庫塞與阿多諾晚年卻走向了審美主義,也有人走向了道德主義。在哈貝馬斯看來,僅僅把現代性的理性主義歸結于真、善、美的任意一方面,而忽視其它方面或企圖用一個方面的解決來帶動全部,都是錯誤的和危險的。我們應該避免科學主義、審美主義或道德主義。
韋伯問題的提出,其前提是現代的時代意識。要意識到一種新的文明出現了,一種轉型發生了。有了這種意識以后,在思想上和理論上要求進行自我確證。韋伯這個問題,首先可以被看成為事實的或現象的描述 。歐洲歷史的現代轉型首先發生了什么?在事實上呈現了什么?韋伯認為,在整體上是解神秘化,即三個文化價值領域的分化與獨立。這種獨立表現在幾個方面。
“社會制度建設方面——官僚國家機器與資本主義企業兩大相互糾結的系統走向分化。韋伯則把此過程解釋為合目的的管理行為與經濟行為的制度化。事實上,這種社會合理化與文化合理化也干擾者人們的生活。這樣,在前現代的傳統生活方式消失不見了,即生活世界的現代化并非僅由目的理性結構決定的?!?/p>
描述歐洲社會歷史的現代轉型,怎樣從理論上對它提出一種模式或在理論上對它進行概述呢?在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那里,價值領域分化以后,企業與國家機器等結構要素獨立出來。當代或現代社會是怎樣運行和構成的?結構功能主義就給出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說明。除此之外,還有“現代化”理論。
“現代性理論比韋伯的‘現代概念更加抽象”。“現代化”理論對韋伯的合理化理論當中的一些要素和前提抽象掉了或拋棄了。其主要前提是韋伯的理性化理論,有個最重要的基礎:它與西方理性主義具有內在相關性。而現代化理論則割裂了它與西方理性主義的內相關。哈貝馬斯認為,通過現代化理論的抽象,現代化理論實際上變成怎樣的呢?
“首先,它把現代性從現代歐洲的起源中分裂出來,并把現代性描述成一種一般意義上的社會發展模式(是中性的,非專指歐洲的任何社會文明的發展),它還割斷了現代性與西方理性主義的歷史語境之間的內在聯系?!盵1]
韋伯的合理化理論,著重強調了歐洲的理性化過程,即歐洲特定的歷史語境中發生的價值分化過程??傊F代化理論,它的這種抽象與中性化,使韋伯的理論一般化了。我們不能再把現代化過程看作是理性化過程和理性結構的歷史客觀化了。對現代化理論的中性化和抽象理解,會產生怎樣的理論后果呢?
“現代性概念與從西方理性視野中贏得的現代性的自我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一旦消失,我們便可以從后現代研究者的陌生立場出發,對似乎是獨立發展的現代化過程加以相對化”。[2] 陌生立場與傳統的歐洲現代性歷史語境(理性主義語境)不相關了。如,康德所描述的啟蒙概念為理性與自由。理性與自由割裂開來就是陌生立場(非歐洲立場),即理性的他者或理性的對立面。后現代性的思想家們批判的矛頭就是理性主義(歐洲傳統現代性思想中產生的現代性理念)。后現代之所以可能是因為,在理論上把歐洲現代性與理性主義語境割裂開來,它就會產生訴諸理性的他者。理性的他者可以是任何東西(anything)。于是,后現代的一系列思想家就要尋找不是理性的東西。為此,后現代思想家進行了理性的批判。在他們看來,理性的表現及理性的原則有很多可以被批判之處?;艨撕Dc阿多諾在其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中,對于歐洲源自古希臘傳統的理性主義精神進行了根基上的批判與摧毀。得出一個結論為,啟蒙和神話是內在相關的。在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那里,這種絕對的根基上的理性批判被稱之為“工具理性批判”。哈貝馬斯對他們的觀點是持批評態度的。總之,理性批判在非后現代思想家(如法蘭克福學派)那里,也有很重要的表現。在理性批判以后,他們將(以算計為重要特征、以科技為最集中最典型體現)工具理性否定與拋棄以后,作為現代主義者還能尋求怎樣的理性呢?在此問題上,各種理性批判的思路不盡相同。
近代以來,開啟理性批判的最重要思想家是尼采。尼采從《悲劇的誕生》開始,通過區分阿波羅精神與狄奧尼索斯精神、區分日神與酒神,他提出了值得追求的酒神精神。有人認為,他最后的權力意志這個概念就是酒神精神的形而上學化。尼采對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加以徹底批判以后,最后他留下了趣味判斷。即傳統的審美理念(領域),只不過是尼采把這個留下來的審美理性(領域)又給形而上學化了。傳統的理性存在被尼采拋棄以后,新的這種存在應該是什么呢?尼采架構了一個酒神、建構了一個權力意志、建構了一種新的形而上學。
總之,“現代化理論,它的這種抽象與中性化,使韋伯的理論一般化了”[3]。
參考文獻:
[1]-[3]哈貝馬斯:《現代性的哲學話語》,曹衛東譯,譯林出版社,200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