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當前,互聯網已深入到各行各業中,國家也加大了利用“互聯網+”促進各個領域創新發展的力度。建筑業作為我國最傳統的行業之一,如今在“互聯網+”的廣泛影響下,很多項目已經開始搭載上“互聯網+”的引擎,項目管理品質得到全方位提升,正積極向著智慧、科技、綠色等方向完成轉型升級。
關鍵詞:互聯網+ 建筑行業 商業模式 電商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11(a)-0013-02
最近兩年,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這正是積極響應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的兩會上發出“互聯網+”的號召,而與此同時,建筑行業也涌現了大量的B2B電商平臺。這些電商平臺的投資者也并非都是大型企業,其中也不乏一些大中型民企聯合投資和創業公司。電商平臺的高速發展,也正說明了互聯網對其的巨大影響,現階段也應該抓住機會,將傳統建筑行業的運行模式與互聯網相結合,產生更大的收益。
建筑行業的歷史悠久,雖然還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但現階段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這種現象所涉及的范圍也很廣,不論是材料供應商,還是建筑承包單位,所以是時候需要借助互聯網時代的特殊技術手段來降低成本,提高收益,這樣才能找到自己企業的獨特競爭力。但因為建筑行業存在的特殊性,所以各建筑電商平臺還都處于摸索階段。傳統的模式是眾多客戶單獨從線下交易,B2B的電商平臺正是一改傳統,將線下變為線上,而在整個過程中,一定的交易信息更是透明的,使得交易雙方的信任感更強,顛覆了以往陳舊的規矩,對建筑行業后續向互聯網方向轉變有很好的作用。
1 “互聯網+建筑”概述
業界對“互聯網+建筑”并沒有特別明確的定義,可以簡單理解,就是依靠互聯網這一技術,充分應用“互聯網+”的優勢,利用建筑信息模型、移動技術、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對各類社會資源比如金融、物流等進行全面整合,最終實現建筑業產業鏈去中間化,實現資源的優化整合,提升工作效率,推動行業健康持續發展以及產業快速轉型升級。
2 商業模式研究的理論基礎
2.1 動態能力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電子商務對各領域中的企業運營的影響不斷深入。那么,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動態能力的研究需要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作用,從二者交互角度分析行業企業的動態能力。這應成為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動態能力研究的發展方向。
2.2 協同發展
協同演化指的是“某一物種的行為被其他另一物種行為所影響,進而出現兩個物種在演化過程中產生的變化。”協同發展理論將事物至今單向的因果關系所具有的局限性打破,使得組織管理領域的分析思維得到拓寬,有組織和環境的協同演化研究重點集中在企業間或企業和環境間,比如針對建筑產業和互聯網電子商務間的協同演化過程與機制的探究不充分,究其核心原因就是在舊式思維下,互聯網無法量化對產業的影響。
2.3 平臺經濟
主要指一種虛擬或客觀的交易場所,平臺自身不產出產品,但能促使兩方以上供求間的交易,獲取合理的費用或差價。雖然平臺經濟目前尚未統一,且定義模糊,但它是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以及交易成本理論的研究領域。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作為平臺經濟的重要代表,也是平臺經濟和電子商務的和諧統一。
3 互聯網+建筑,創新發展新引擎
國務院最新發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了11項重點的行動指導,其中就涉及到創業創新、人工智能、協同制造、綠色環保等,明確了未來三年和十年的發展目標,并積極部署了保障支撐工作等。
預計到明年,互聯網將成為提供公共服務的最主要的手段,互聯網的新業態也將成為一股新型的經濟增長源動力,基本形成網絡經濟和實體經濟共同互動的發展格局。進一步深化了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發展,確立了未來十年“互聯網+”的發展目標,預計截止到2026年,基本實現網絡信息化、電子智能化、協同化、服務化的“互聯網+”產業生態體系,初步形成“互聯網+”新經濟形態,“互聯網+”將成為經濟社會創新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建筑業在過去的一年中的發展勢頭良好,已成功步入轉型升級的一個新階段。在新時代和機遇面前,互聯網正為建筑企業探索出了新的發展模式和合作平臺,利用優化整合資源的防止促進本行業高速向前發展。
4 互聯網+BIM成核心路徑,打破建筑行業上下游壁壘
目前,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正在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是BIM、大數據、移動技術、物聯網、云計算等方面都改變了原有的工作方式,拋棄傳統,在當今的建筑行業中起到了更多的作用。因建筑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獨特的特點使“互聯網+”時代的核心路徑變為“互聯網+BIM”,這是因為,BIM技術通過與互聯網相結合,可額外實現共享和協作,改變原本的模式,使原本的市場更加透明和開放。整體的建筑行業是由大數據組建、計算和管理構成的,在這過程中,怎樣才能在充分滿足客戶需求的前提下,同時還能提高生產效率呢,這些都可以通過BIM來實現,也只有這樣,才能將建造過程、管理模式、發展模式同時提高,更可提升生產效率。
建筑行業是一個傳統行業,雖然近幾年的發展很快,也出現了很多新技術,但仍有很多企業的工作模式十分傳統和保守,他們不相信建筑行業已經被“互聯網+”改變。與此同時,還有一批具有先見之明的企業,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利用互聯網進行管理、采購、培訓等,為企業帶來的影響也顯而易見。
現階段,整個建筑行業共有3種不同類型的電商平臺:(1)眾包平臺:以八戒工程為代表;(2)O2O平臺:以萬科云NOSPPP為代表;(3)B2B平臺:以全行業鏈“建研家”商城平臺為代表。
5 建筑企業“互聯網+”背景下的發展對策
(1)緊密聯系市場,提高協同發展能力。在互聯網時代的促進下,悄然改變的還有另一方面,想要提高創新能力,成為創新型國家,必須要使用全新的組織形式,就是“協同和創新”。傳統的模式的線性和鏈式的,而隨著人們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社會的發展,模式已經由線性和鏈式變為開放、非線性、網絡化、多角色,正在向多元化轉變,這種新型的模式,在其他各國中都具有很高的影響力。
(2)加強O2O增值服務,全面提高平臺的整合能力。一個企業的生產能力,可以代表其科技發展的能力,而科技發展能力也是企業研究、開發能力的先決條件,能夠體現企業的整體技術水平。所以,建筑企業想要快速轉化科技結果,就必須要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主導研究開發和創新活動,成為創新主體。
(3)在整體發展的過程中,要將傳統線下優勢與線上優勢結合,并且將重心傾向于制定建材行業標準,同時,不能忽略的是,選取原材料時,要把控材料質量標準,將材料質量作為建筑的首要條件,不能因價格而放低對質量的標準。
(4)加強團隊建設,提升企業的動態能力。團隊建設是展現一個企業動態能力的核心標準,通過企業的動態能力,可以看到的不僅僅是企業內部的情況,還能夠合理的把握商機、協調內外部各種資源。這樣才能最大化的體現一個企業帶來的商業價值,成為可以滿足時代和社會的獨特企業。
6 結語
目前我國正面臨的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相結合時對經濟產生的問題。而在全世界經濟發展緩慢的今天,電商的出現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結合的過程中,合理利用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優勢,進行資源整合,提高產業效率,促進行業發展,更可以對我國的經濟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所以,互聯網+建筑,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路徑。
參考文獻
[1] 王占強.成功商業模式之四要素[J].城市開發,2011(1): 66-67.
[2] 杜瑩.商業模式創新根植建筑行業[J].中國建筑業信息化,2012(14).
[3] 郭京京,陳琦.電子商務商業模式設計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機制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4(3):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