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敏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變遷,我們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那么我們所需求的也就不一樣,語言和文化是相輔相成的,語言可以反映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決定了語言,英語所承載的文化和英語本身是分不開的,本文就現(xiàn)在所在的語言和文化背景,探討為什么要將文化因素導入高專英語教學,并且向如何將文化因素滲透于高專英語教學展開研究。
關鍵詞:語言和文化;高專英語教學;文化因素的導入
隨著我們國家的越來越發(fā)達,進出口貿易的越來越繁榮,學會一門英語已經成了學生們從小到大必須做的事情了。然而前幾年來的應試教育導致學生們做了很多事半功倍的事情,經濟貿易的全球化導致培養(yǎng)學生們擁有真正實用性的英語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是什么
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兩個物體,文化必須由語言傳承下去,而語言必須是帶著文化背景的。一個人的說話方式可以反映他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也可以從側面知道他們國家的文化背景。
二、高專英語教學的現(xiàn)實狀況
(一)教學模式很單一,只注重死記硬背
在課堂上,老師們通常都是將課本上面的知識難點畫出來,然后要求學生們死記硬背,也沒有去理解他們的真正含義,例如在高專英語課本里面有一句諺語:“Lets cross the bridge when wu come to it.”中文含義就是船到橋頭自然直,而老師在課上就會直接將這些諺語畫出來讓學生默寫,完全將語言和文化分離了,生搬硬套,教學目標很落后,只要求學生掌握中文含義,并不要求學生了解這些諺語真正的內涵意思,導致學生們學什么都覺得很枯燥,學什么都很慢,效率還很低,這樣的學習沒有真正的效果,社會所需要的真正人才是會將語言以及文化相融合的,而不是這樣刻板的學習記憶。[1]。
(二)老師只注重成績和語言的教育,脫離了真正需要學習的文化的教育
現(xiàn)如今的課堂,就是學生跟著老師讀念寫。老師們過于注重對語言的教學,例如發(fā)音、語法、好詞好句默寫之類,失去了教育的初衷,忽視了這些英語背后的文化的重要性,我們學習英語不光是學習如何與別人順暢的交流,也要注重到,當與別人交流的時候,如果外國人說了一句很有內涵的笑話,而你腦海中只有單詞句子的意思,不解風情的氣氛會十分尷尬,也會導致很多人做經濟貿易的失敗。例如在西方很多人說blue的時候并不是想要表達這個東西很藍的意思,而是為了說明自己的心情很糟糕。當你不了解他的真正含義的時候,這就會讓你露出學識淺薄的馬腳[2]。
三、在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背景下將文化因素導入高專英語教學課堂中的重要性
(一)在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背景下將文化因素導入高專英語教學課堂中可以拓寬學生們的視野,豐富學生們對外來文化的認知
我們從小就聽著父母和爺爺奶奶講的方言長大,英語和方言一樣,有自己獨特的內涵,每一個詞語都有他的由來。當老師在給學生們講解到國外的圣誕節(jié),就可以將他們與中國的春節(jié)聯(lián)系起來,美國人過年,人們都要聚集在一起懺悔、祝福、祈禱等,加利福尼亞州的玫瑰花會是美國規(guī)模最大的新年盛典,而中國人過年是家家戶戶拜訪,放鞭炮,吃團圓飯,這樣在英語課堂的時候,將單純的語言教學轉變?yōu)槲幕慕虒W,暗自將文化因素滲透于高專的英語教學課堂,潛移默化的將中國和外國的文化進行對比,通過比較,加深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印象,增強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可以巧妙的讓學生們了解國外的習俗文化,拓寬學生們的視野,豐富學生們對外來文化的認知[3]。
(二)在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背景下將文化因素導入高專英語教學課堂中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在高專英語教學課堂上,老師單純的語言理論教學會讓學生們厭倦機械化的學習,并且高專時期正好是學生逆反心理最強的階段,老師要選擇正確的教學方式,如果一味的以死記硬背為主就會導致學生們的狀態(tài)越來越差,在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背景下,如果將文化因素導入高專英語教學課堂中,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們學習的動力,有了學習動力,學習效率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提高了。所以說在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背景下將文化因素導入高專英語教學課堂中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三)在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背景下將文化因素導入高專英語教學課堂中可以加強學生們了解國外的文化和與中國文化的差異
我們國家和國外的國情不同,所以導致我們有文化差異,例如“Its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翻譯過來的中文意思是禍不單行,而很多學生就會逐字逐句翻譯出不通順的句子,在課堂上,類似這種諺語的句子老師需要通過講解其背景文化含義,從而促進學生們學習的效率和進度,并且積累一些國外的和中國不同的習慣經驗,我們所學習的東西以后都要真正的為我們所用,所以說,這也是為我們以后與外國人交流做鋪墊。由此看來,在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背景下將文化因素導入高專英語教學課堂中可以加強學生們了解國外的文化和與中國文化的差異[4]。
四、如何在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背景下將文化因素導入高專英語教學的課堂
(一)從老師著手,改變教學模式,注重文化滲透
課堂上的主體是不僅是學生,老師也是課堂上的主題,學生和老師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說學生所學到的東西有一大部分是由老師所傳授的,簡而言之,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是十分大的,所以說,如何在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背景下將文化因素導入高專英語教學的課堂的第一步就是從老師著手,改變教學模式,注重文化滲透。在課堂上要改變從前以枯燥乏味的語言教育為主,要將文化教育放在第一位,從而讓學生們理解每個單詞的文化含義,掌握外來文化獨特的語言魅力。
(二)從學生著手,主動出擊,自主學習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之一,是具有導向性作用的,這個導向性是指對自己的導向性,主動學習是比任何人領著學習要好很多,學生們可以主動去了解課本中的課文的文化背景,自主學習,翻閱詞典,例如英文中的龍,dragon,是指一種會噴火的很兇殘的怪物,而在中國,通常有成語為望子成龍等,是一種夸贊的意思。學生們可以通過自己學習得知里面的文化差異,從而更加有興趣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三)加強宣傳,推廣導入文化因素的高專英語教育
強有力的推廣宣傳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十分有效用的,可以在校園里面張貼關于導入文化因素的高專英語教育的好處以及重要性等,從而吸引同學們和老師們注重對文化的教育。
五、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變遷,經濟貿易的全球化,我們對所需要的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一個有良好的英語素養(yǎng)的人需要不僅可以用英語流暢與別人交流,還需要對國外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說在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背景下將文化因素導入高專英語教學課堂中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1]閆文珍.中西文化差異視域下的英美文學作品翻譯淺談[J].浙江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3(04):36-39.
[2]劉道芳.透過中西方文化寓意看幾個常見顏色詞[J/OL].英語廣場,2017,(10):44-45.
[3]董盈溪.從語言和文化的關系看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因素的導入[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2(02):221-223.
[4]焦玉彥.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OL].北方文學(下旬),2017(05):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