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搶占信息資源已成為各國的關鍵性戰略。為應對由大數據時代引發的經濟、社會發展與政治等各方面的挑戰,公共信息服務必須要走政企合作的道路,同時,公共信息的公益與經營屬性也存在了聯合的可能。由于制度不完善、利益差異等因素,使政企合作道路不是那么通暢。因此,我們必須要在制度完善與合作范圍、方式健全的基礎上,增強政府公共信息資源與企業的積極性;還要預防以后發展過程中公共信息服務中的矛盾與沖突,只有這樣才能使公共信息服務政企合作道路“暢通無阻”。
關鍵詞:公共信息服務;政企合作;大數據時代
一、引言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全球數據量成直線上升,對社會發展、政治與經濟造成很大的影響。公共信息資源已然演變成社會發展與自身利益的重要資源,是促進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政府的特殊性墊定了它在大數據時代的優勢,但政府的各種行為方式又導致公共信息服務發展緩慢、效率低。因此,公共信息服務要想加快發展,必須要走政企合作的道路。
二、大數據時代公共信息服務政企合作
大數據是指以多元化形式收集而來的巨大數據組,大數據公共信息服務不僅是促進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還是加快社會改革與增強企業創新能力的必備條件。在此過程中,大數據體現出“5V”的特點,Volume(大量)、Velocity(處理快)、Variety(種類多)、Value(價值密度)、Veracity(真實)。這就需要具有專業的團隊、技術、快速反應的能力。最近幾年,我國投入了大量資源在公共信息服務上,但還是與大數據時代的需求差距很大,主要就是在信息敏感度與整合、人才素質方面。然而企業在這些方面的優勢很大:(1)對市場需求滿足很快,公共信息需求反應迅速。(2)信息服務范圍很廣,對不同的需求服務能通過不同渠道去滿足。(3)對市場拓展性很強,能針對不同服務對象拓展出不同內容的服務方式。(4)在自身尋求信息時,利益起到決定作用??梢詫怖孢M行調整,以此來保證市場需求平衡。因此,公共信息服務在政企合作的基礎上走市場化經濟道路,是解決大數據時代難題的唯一選擇。
除此之外,公共利益是反映公共信息資源的標準,是實現公眾利益與民生戰略的重要手段,完全運用與開發社會系統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再加上群眾與企業對公共信息服務的多樣與速率等特點的需求,因此在大數據時代為同時滿足群眾需求而出現的市場技術與增值服務是關鍵性因素。由此可見,政府單方面的公共信息服務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因此公共信息服務應向政企合作方向發展。
公共信息服務是公共管理制度、公共利益等相關因素組成。包括信息開發與開放兩個方面,信息開發是以前的信息經過修改完善后向社會提供的信息。信息開發的增值性,讓公共信息服務的公益與經營屬性互補,公共信息的開發使用存在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在市場中配備公共信息資源是必要的存在。公共信息具有很大的潛力,是私人企業在增值信息服務中必備的條件之一。只有在公共信息服務中才有可能實現政企合作,這是實現政府公共信息服務公益性與企業盈利性的“雙贏”局面的必要步驟。
在當代社會對公共行政的實踐中,政府很少以公共信息服務的生成者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主要是以監督、執行者的身份出現。所以政企合作是公共信息服務改革的必經之路,也是聯合市場與公共服務的關鍵。公共部門如果離開市場經濟,就很難對工作效率與其價值進行評估。在另一方面看來,在當代公共信息服務中,政府對全部信息資源是沒有必要去開發與利用的,政府信息資源中能夠公示于眾的小部分信息資源應通過授權的方式,公開、公正的交給私人企業與非營利性組織,讓他們代替政府去開發利用。政府沒有能力開發的大部分原始信息源應通過市場機制變化成社會信息共享服務的增值產品。公共信息服務市場化是政企合作的關鍵性步驟,是公共信息資源開發與機制建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共信息服務過程中,政府正在向較少介入的制度安排轉變。這樣可以在信息資源短缺的條件下通過市場機制調用一切可以動用的社會資源,對公共信息的生產與收益、權利等方面實現統一化。給予信息服務最佳的有效資源。
三、大數據時代的公共信息服務政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在大數據時代,公共信息服務必須要走政企合作的道路,這可以滿足“反應靈敏”與“處理速度快”的需求,還可以使社會的信息意識提高,調用一切社會資源以滿足群眾對信息資源庫多樣、量大的需求。但受到制度與利益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政企合作還存在著許多困難與不確定性。
利益的差異是政企合作的最大阻礙。信息資源整合與制度的建立是公共信息服務政企合作的基礎。只有解決各級政府部門對信息資源的壟斷,實現資源共享,滿足群眾需求,這有這樣才能吸引企業加入,實現市場化。利益是一切動力的根源,利益的差異會對效率的高低造成影響。公共信息服務政企合作也是如此,政府雖然也有利益追求,但由于其身份特殊性,只有先追求公益性。企業就不同,它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在公共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上有一定的影響。
制度體系不完善也是政企合作的阻礙之一,公共信息服務的政企合作需要制度明確清晰的市場化運作與信息的獲取,還需要對市場代理者與合伙人進行有效管理。只有這樣政企合作才能制定出最規范、完整的制度。但實際情況是公共信息服務在推行的過程中存在明顯的不足,公共信息服務在企業參與的基礎下體現出程序性上的不完善,沒有明確對企業參與公共信息服務代理者與合作人的服務標準及管理規章制度,對辦理公共信息二次利用許可證與程序沒有明確與公開的政策規定,而且申請的手續過于麻煩,沒有明晰的指導。公共信息給予的制度不嚴謹,如果免費給予信息,會讓群眾以為該費用是納稅人已經支付過了,然后對企業參與公共信息服務充滿強烈的疑惑情緒,如果把公共信息資源移交給某個部門,會讓信息資源一戶獨大,會成為政企合作道路上的阻礙。政企合作的內部制度不完善。有特殊關系的企業與政府的合作形成了當前社會政企合作,這些企業通過特殊關系拿到政府的信息經營權,再進行內部信息交易獲取巨大的利益,這就是所謂的信息壟斷,對政企合作的公平、公正性的形成造成阻礙。endprint
四、優化公共信息服務政企合作道路
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與滿足群眾需求的主要道路就是公共信息服務的政企合作道路,是以明確政府公共信息服務的責任為基礎,解決合作的范圍、制度與方式等問題。參照公共信息服務的原始規律與公共產品供給政企合作模式,設計出政企合作的供給模型,政府主要是對制度與資源等方面管理,對市場上企業進行有效的監管,以保證其公平、真實性。企業作為政企合作模式中的重要角色,必定會投入大量資源,促進公共信息服務發展。一是向政府索取特權,構建信息資源充足的信息庫。二是必須要對服務的內容與方式進行改革創新,利用公共平臺發布群眾需要的信息,以此來獲取利益。合作前期如何控制信息壟斷,吸引企業加入與如何調動企業與政府的積極性這兩點是決定合作是否的關鍵。
利益協調機制的合理構建,極大地提高企業參與合作以及共享政府信息的可能性。非公共組織利用公共信息資源開發的可能度被公共信息的開放程度直接決定,同時這個程度也直接影響著企業在公共信息服務這一塊獲取利益程度。建設公共信息資源庫的關鍵在于信息資源的共享有沒有被系統的完善,其也是企業參與公共信息服務的基礎。與此同時,因為信息擁有公共商品這個顯著特點,所以無論市場是處于競爭還是壟斷狀況中,它的產出水平都不會高于社會最高水平。實現政府和企業合作的關鍵是調動企業參積極的參與公共信息服務,所以,必須把利益補償制度和不斷的完善利益的分配制度當著基礎,政府加強對信息的整合力度調動企業積極主動的參與合作。促進政府之間公共信息資源的整合、開放、共享必須以利益補貼制度和聯盟收益分配制度為手段。聯盟利益分配制度講的是將各方面取得的利益放在一起,形成一個聯合收益,然后將所有利益重新平均分配給參與聯盟共享的各個部門,成員之間內部的利益變化和支付轉移也包括在內,以此促使收入和支出可以呈現一個正相關狀況。利益補償制度在聯盟收益制度無法協調一些利益產生不公平狀況時就會發揮很大的作用,這個時候必須用到利益補償制度,主要方式是財政補貼的經濟補償,還有一些政治補償,表彰表揚在信息資源共享過程中做出了很大貢獻的企業做出優異成績的個人,并給特別突出的個人升遷的機會。在轉移支付的方式上建設各級政府間的專用于與參與到政府公共信息服務的企業補貼的合作發展資金,可以用貼息貸款作為主要形式,也可以作為稅費補貼到企業,也能對表現優異的企業頒發獎勵基金,這些手段不僅起到調動企業參與的熱情,也能減輕各參與企業發展中的經濟后顧之憂。
綜上所述,公共信息服務要走政企合作的道路,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就成為必要的選擇,完全利用公共信息資源,以此來實現效率最大化、促進公共信息發展、提高國民經濟水準與我國就業率。
參考文獻:
[1]翟秀芹,薛健.大數據時代的公共圖書館與實體書店的合作與發展——基于異構系統平臺的模型初探[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6,28(10):5-9.
[2]譚定平,林志平.大數據技術視角下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新路徑與思考——以重慶圖書館“你閱讀,我買單”智慧閱讀服務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7, 37(6):41-42.
[3]邊倩. 大數據視域下公共圖書館服務工作探究[J].圖書情報導刊, 2015, 25(20):25-27.
[4]王法碩,王翔.大數據時代公共服務智慧化供給研究——以“科普中國+百度”戰略合作為例[J].情報雜志, 2016,35(8):179-184.
[5]周毅.公共信息服務的供給側結構改革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7,40(5):1-9.
[6]宋文. 近十年我國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提供公共信息服務的研究綜述[J].圖書館界,2015(3):33-34.
[7]陶莉莉,徐廣,柯彤萍.基于供求雙方視角的鄉村休閑旅游公共信息服務現狀調查及對策——以衢州市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5(30):149-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