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瑞池
摘 要:企業基層工會是我國基層工會組織的主體,是工會戰斗力的重要載體和物質基礎,是基層工工會工作的直接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和創新者,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揮重要支柱和主力軍作用。本文探討了我國基層工會組織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了這些問題的成因,從六個方面闡述了國有企業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的對策,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
關鍵詞:國有企業;基層;工會組織;以人文本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多元化發展,我國經濟全面與國際接軌,如何把新型國有企業的員工最大限度地組織到工會中來,代表和維護員工的利益,起到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將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揮重要支柱和主力軍作用。
一、當前我國國有企業基層工會組織的現狀及問題
企業基層工會是我國基層工會組織的主體,是工會戰斗力的重要載體和物質基礎,是基層工工會工作的直接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和創新者。盡管國有基層工會在組織建設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較大成績,但我國企業基層工會組織建設仍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影響和制約了工會工作的開展及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在發展、經營生產過程中,企業行政領導輕視工會組織。許多新生國有企業對工會工作都不是十分重視。領導對工會工作也采取應付和實用態度,存有“有之不多,無之不少”的偏見,沒有認識到工會在企業改革、發展、穩定中所發揮的作用。雖然,《工會法》有對工人的權益和組織作出規定,但許多企業內部,為精減機構,定編定員,工會干部幾乎全部轉為兼職,工會成為了黨群工作部里的一塊應付差事的“牌子”,在某種意義上講工會工作被削弱了。
第二,工會在企業中地位比較低,導致工會作用弱化。在我國。尤其是許多新建立、轉制的企業,工會被認為是可有可無的組織。長期以來,工會一直在堅持黨的領導和獨立自主開展工作兩者之間找尋自己的工作位置。在工人們的眼中,工會組織干的主要工作是:勞動競賽、計劃生育、困難補助、問喪訪病。在維護權益,福利分配和調解勞動糾紛方面的作用卻沒有深入的顯現,在工會代表職工民主參與管理方面,參與管理僅僅是出席參加職工代表大會。并沒有從心里頭把工會當成是自己利益的維護者,幾乎沒有人會想到找工會組織幫助解決。
第三,職工收入不均衡,使工會維權工作難度加大。在當前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更加注重人才和知識,為了吸引和留住高級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員,在分配上制定出一系列向管理、科技人員傾斜的政策,這使得企業內部不同職工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拉大,工會關心和維護弱勢群體的具體利益,也只能是參與、協調和幫助;經常出現“不能不維護,又不能多維護”的尷尬局面。
二、國有企業基層工會組織問題產生的原因
出現以上問題,成因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企業改制進程中,部分領導對職工在改革中的主體地位認識不足,給工會維權工作帶來困難。一些企業經營者在企業實施改制分流中,沒有將依靠職工搞改革這一指導方針貫徹始終。至于組建工會,工會主席兼職化、工會維權的步履艱難也就在所難免。
第二,國家現有的法律法規不完善,且存在執法不嚴和缺乏制約機制問題,加大了工會維權的難度。工會要切實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需要有嚴密的法律法規作保證。但事實上,國家現有的法律法規還不盡完善,使國有企業工會維權工作難度加大。
第三,企業員工雇傭觀念增強,缺乏自身合法權益的自我保護意識,給工會維權工作帶來了消極影響。在企業改制中,企業員工主人翁意識已日見衰退,普遍感到現在與過去不同了,由于對現有法律法規了解甚少,往往對于侵權行為和自身利益是否遭受損害缺乏關注,甚至無奈,默默承受。
三、加強我國國有工會組織建設的對策
國有企業工會要做好新時期工會工作,重點是加強和完善工會組織的建設,不斷創新,促使工會組織不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企業穩定、健康、快速發展的需要。
第一,健全完善工會組織體系。工會的組織體系是工會開展各項工作和履行職能的組織基礎。一是要按照《工會法》第十條之規定,形成自下而上多級別、多層次的企業工會組織。二是要在健全組織的同時,大力選拔那些年輕有為、熱心工會工作、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專業人才到工會干部隊伍中來,為完成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工作任務提供良好的人才保證。三是要完善企業工會接受地方工會和同級黨委領導的有效機制,以形成任務明確,協調運轉的科學組織領導體系。
第二,發揮工會在企業改革的積極作用。國有企業要根據企業的實際,不斷豐富和充實職代會內容,創新職代會組織形式,特別要探索國有控股、參股企業實現民主管理的途徑和方式,重點處理好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與黨委會、工會和職代會之間的關系。同時要建立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把平等協商作為簽訂和履行集體合同的法定程序和關鍵環節。
第三,發揮工會的維穩作用。在市場經濟完善過程給職工思想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沖擊,特別是當前分配收入差距的拉大,造成職工思想的不穩定,職工的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在不停變化著,影響著職工思想的穩定。在這一關鍵時期,工會要能摸清職工的思想動態,能清晰地了解職工想什么、需要什么,然后有的放矢地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按照經濟上兼顧公平、政治上相互平等的原則,協調各職工群體間的利益關系,化解企業的內部矛盾。尤其是要誠心誠意地幫助困難職工、患大病職工解決困難,盡心盡力他們想辦法、辦實事、做好事,使職工真正體會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實現企業和諧。
第四,拓展工會工作內容。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為了不斷發展,經濟結構日益多樣化,國有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獨立性顯著提高,工作內容和領域不斷擴展和延伸。此外,工會要承擔起維護客觀上處于弱勢地位的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必須運用法律武器,以法律為準繩,堅持依法建會、依法治會、依法維權。通過深入基層,深入職工,了解情況,干黨政所需、職工所求、工會所能的實事。
第五,協調企業分配制度。在現階段,國有企業工會組織要履行好基本職責,筆者認為,首先要建立健全協調勞動關系的有效機制,將職工勞動關系涉及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其次,加強工會基本職責,即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落實,認真研究工人隊伍的結構狀況,把維權工作突出來。目前,企業職工隊伍分化為不同的職工群體已成為不爭的實事,由于政治待遇、經濟分配的差異,不同職工群體間時常產生矛盾,工會要按照經濟上兼顧公平,注重效率。國有企業工會組織要為職工爭取利益,出謀劃策,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勞動合同制保護職工權益,把低收入職工、困難職工作為突出維護職能的重點。
第六,發揮工會的民主管理職能。企業的民主管理對構建和諧企業有著強大的支撐作用。實踐也證明,哪個企業民主管理水平高,哪個企業就會和諧穩定。因此,工會應該通過推行廠務公開制度、勞動爭議調解制度、平等協商及集體合同制度等,全面促進企業的民主管理,發揮集體的力量和智慧,調動職工積極性,增強企業凝聚力,提高企業的和諧能力,促進和諧企業的全面建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