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菲
摘 要:對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建設生態文明”等相關論述進行了深入學習,深刻感到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精準定位和深度論述值得我們黨員干部認真學習,深入思考。領會好、貫徹好、執行好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指示和要求,是每位黨員干部應擔當的現實責任。
關鍵詞:生態文明;文明建設;生態環境
一、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論述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對待生態環境的政治宣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題中應有之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歷史方位下內容不斷豐富的必然要求。深刻學習好領會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對于中國共產黨更好地服務群眾、造福人民,搞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加快建設美麗中國,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現實需要。十九大報告中對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兩個階段安排,到2035年中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時,我國生態環境必須實現根本好轉,基本實現美麗中國目標。特別是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基礎目標一個都不能少,尤其要改變為了單純追求經濟發展而犧牲環境的錯誤發展觀,明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認清“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二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已經成為一個集理念、使命、任務與制度為一體的頂天立地的使命,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前提是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要求我們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踐行好黨的宗旨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使人民群眾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努力建設美麗遼陽
(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當前,我市正在加快推進“四個遼陽”建設,建設美麗遼陽是其中重要一環,我們要深刻把握習總書記關于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領導干部要提高認識,將環境保護提高到政治高度,自覺樹立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綠色發展理念,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政績觀,破解發展與保護對立難題,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積極做好生態建設與綠色發展的政策宣傳,創建節約型機關,推行綠色管理,做好節能增效。黨員領導干部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為引領我市節約環保綠色文明的良好社會風尚奉獻出行動力量。
(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要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后產能,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充分發掘生態資源,把自然環境同旅游業、農業緊密結合起來,打造生態農業,發展綠色旅游,構建新輕產業,不斷提供綠色、健康、經濟的生態產品。
(三)加大環境監管力度,著力解決突出問題
我們要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強化環境監管,著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加快我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的總體落實,構建環境風險防范體系,劃定并堅守好生態保護各項紅線,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巡視督查、嚴懲重罰等制度,切實履行好污染監管、環境修復、城鄉綠化各項職責,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三、紀委要強化責任擔當,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一是要提高思想認識,樹立全局觀念。將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工作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的一項重要領域,提高思想認識,實踐上切實行動起來,為我市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遼陽盡到一份監管責任。
二是要聚焦主責主業,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和《中共遼寧省委實施<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辦法》,在全市環境保護和生態資源合理化開發等方面切實增強問責的嚴肅性和實效性,以問題為導向,用紅線意識保障民生底線,堅決做到觸犯環境保護問題言出紀隨、鐵面問責。通過追責、問責,倒逼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監督責任的落實。
三是要加大巡查力度,發揮“利劍作用”。在市級巡察工作的開展中,加大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旅游資源開發與青山綠水保護之間、農村產業化發展與農耕紅線保護之間等問題上的巡視監督力度,對問題線索要緊盯不放,對相關部門就問題線索的處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充分發揮好市級巡察工作的“利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