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琦+向禮波+龔雙軍+汪華+楊立軍
摘要:對25%噻蟲嗪·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172.5、345、517.5 g/100 kg種子3個處理濃度,對照藥劑25 g/L咯菌腈懸浮種衣劑及350 g/L精甲霜靈種子處理乳劑防治棉花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治效果進行評價。結果表明,25%噻蟲嗪·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517.5 g/100 kg種子對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效分別為93.3%和92.7%,與對照藥劑25 g/L咯菌腈懸浮種衣劑有效成分用藥量20 g/100 kg種子的防效相當,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關鍵詞:棉花;棉花立枯病;棉花猝倒病;懸浮種衣劑;藥效
中圖分類號:S482.3;S435.6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23-4523-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23.026
Abstract: A field trail of three concentration of flowable concentrate for seed coating(FSC) 25% thiamethoxam·fludioxonil·metalaxyl,and the 25 g/L fludioxonil-FSC and 350 g/L metalaxyl-emulsion for seed treatment(ES) on cotton soreshin and cotton damping-off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517.5 g/100 kg concentration on cotton soreshin and cotton damping-off were 93.3% and 92.7% respectively,equivalent to that of the control suspending agent 25 g/L fludioxonil,which displayed its good prospects for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tton; cotton soreshin; cotton damping-off; flowable concentrate for seed coating; pesticide efficacy
棉花苗期病害種類很多,其中較為嚴重且普遍發生的有:擔子菌門亡革屬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引起的立枯病、子囊菌門小叢殼屬圍小叢殼菌[Glomerella gossypii(Southw.)Edg.]引起的炭疽病、多種鐮刀菌(Fusarium spp.)及卵菌門腐霉屬[Phythium aphanidermatum(Eds.)Fitzp.]引起的猝倒病[1]。棉花苗期病害防治措施主要有精選無病種、種子消毒處理、農業栽培管理及藥劑防治。而長期施用單一農藥又會導致病原菌產生抗藥性,因此不斷尋找并儲備安全、高效防治苗期病害藥劑就是一項重要的研究工作。種子處理劑“能夠把病蟲害消滅在萌芽前”,可降低農藥施用量和施用次數,減少環境污染,實現節本增效,深受市場歡迎,被稱為繼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之后的第四大類農藥,市場潛力巨大[2,3]。2003年農業部頒布國家標準,對種子處理劑進行了規范,劃分為固體制劑和液體制劑兩大類,包括種子處理干粉劑(DS)、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WS)、種子處理可溶粉劑(SS)和種子處理液劑(LS)、種子處理乳劑(ES)、種子處理懸浮劑(FS)、懸浮種衣劑(FSC)、種子處理微囊懸浮劑(CF)等8種劑型[4,5]。懸浮種衣劑(FS)因具有水基性、濃度高、應用安全、環境友好及效率高等優點,成為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用戶最親睞的種子處理劑產品[6]。
本試驗使用浙江中山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復配劑25%噻蟲嗪·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主要用于棉花、玉米等作物預防苗期病害等的種子處理。噻蟲嗪為防治水稻、小麥、玉米及棉花等作物上蚜蟲、灰飛虱等害蟲的防治;咯菌腈用于大豆、水稻、小麥和玉米等作物根部病害的防治;精甲霜靈用于大豆、棉花、花生和水稻上根部病害的防治[7]。這3種藥劑的復配使用將實現一次拌種即可防治多種病蟲害的效果。需要關注的是:當前種子處理劑在使用中缺少相應的配套技術服務,以致燒種、悶種等藥害事故屢有發生。種子處理劑使用過程中,使用方式、拌種后播種時間和深度不合適都會導致藥害出現。本研究對25%噻蟲嗪·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防治棉花立枯病和猝倒病效果進行評價,為該復配劑的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本試驗使用的棉花品種為鄂抗棉9號。試驗藥劑為25%噻蟲嗪·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由浙江中山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對照藥劑為25 g/L咯菌腈懸浮種衣劑和350 g/L精甲霜靈種子處理乳劑,均由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生產。
1.2 試驗時間及地點
試驗地點為湖北省黃岡市農業科學院試驗基地,前茬作物為棉花,冬季空閑。周圍種植小麥、棉花、玉米、花生等作物。試驗田土壤為中砂壤,有機質含量1.7%,pH 7.0左右,試驗期間未施用過化肥和其他農藥。棉花于2016年5月6日上午種子包衣,下午直播。5月11日開始出苗,5月14日齊苗。往年棉花苗期病害中度發生。
1.3 試驗設計和安排
試驗設6個處理:①25%噻蟲嗪·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172.5 g/100 kg種子;②25%噻蟲嗪·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345 g/100 kg種子;③25%噻蟲嗪·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517.5 g/100 kg種子;④25 g/L咯菌腈懸浮種衣劑有效成分用藥量20 g/100 kg種子;⑤350 g/L精甲霜靈種子處理乳劑有效成分用藥量28 g/100 kg種子;⑥清水對照。重復4次,每個小區面積20 m2,隨機排列,小區間及苗床四周設保護行。
1.4 調查方法
調查防效,參照田間藥效試驗準則GB/T 17980.93-2004[8],每小區采取隨機5點取樣法,每點調查20株棉苗,每小區共調查100株棉苗,記錄0、1、3、5、7級病株數,齊苗10 d后調查。按下式計算保苗效果、病指及防治效果,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DMRT)法對試驗數據進行顯著性分析。
計算公式:保苗效果=(空白對照區藥后死苗數-藥劑處理區藥后死苗數)/空白對照區藥后死苗數×100%;病情指數=Σ(各級病株數×相對級數值)/(調查總株數×7)×100%;防治效果=(空白對照區藥后病指-藥劑處理區藥后病指)/空白對照區藥后病指×100%。
2 結果與分析
試驗結果表明,25%噻蟲嗪·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對棉花立枯病和猝倒病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用藥量172.5、345、517.5 g/100 kg種子3個處理濃度,對立枯病防效分別為68.6%、85.4%和93.3%,對猝倒病防效分別為73.3%、85.6%和92.7%。經觀察,在試驗藥劑防治這兩種棉花苗期病害所用的3個處理濃度與空白對照區相比,棉花出苗后子葉上有不同程度失綠和畸型發生,但對棉苗后期生長發育無不良影響。
對25%噻蟲嗪·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防治棉花立枯病和猝倒病用藥量3個濃度與對照藥劑差異顯著性分析表明,以高濃度(517.5 g/100 kg)處理的防效及保苗效果最佳(表1、表2),并與對照藥劑25 g/L咯菌腈懸浮種衣劑有效成分用藥量20 g/100 kg種子處理防效及保苗效果相當,試驗藥劑用藥量345 g/100 kg與對照藥劑350 g/L精甲霜靈種子處理乳劑有效成分用藥量28 g/100 kg防效及保苗效果相當。試驗藥劑處理間差異顯著(表1、 表2)。
3 小結
1)25%噻蟲嗪·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對棉花立枯病和猝倒病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雖出苗后子葉上有不同程度失綠和畸型發生,但對棉苗后期生長發育無不良影響,可大面積推廣應用。根據試驗結果,試驗藥劑推薦有效成分用量345~517.5 g/100 kg種子(商品用量1 380~2 070 mL/100 kg種子)。
2)懸浮劑屬于農藥環保劑型,使用時無粉塵飛揚,在水中容易分散均勻,懸浮性好,與棉子接觸更加充分,且使用效率高。使用中只需以常規方法稀釋藥劑種子包衣,將藥劑稀釋到按藥種比均勻拌種,即可確保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 侯明生,黃俊斌.農業植物病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116-118.
[2] 胡笑形.世界農藥發展趨勢及重點專利農藥潛力分析[J].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14,22(11):1-9.
[3] 高云英,譚成俠,胡冬松,等.種衣劑及其發展概況[J].現代農藥,2012,11(3):7-10.
[4] 李新娜,陳俊霞,蘇文勇.種衣劑現狀及發展方向[J].河北農業科學,2015,19(3):43-45,99.
[5] GB/T 19378-2003,農藥劑型名稱及代碼[S].
[6] 華乃震.懸浮種衣劑的進展加工和應用[J].世界農藥,2011,33(1):50-57.
[7] 許小龍,徐廣春,徐德進,等.江蘇省種子處理劑生產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J].江蘇農業科學,2017,45(6):1-6.
[8] GB/T 17980.93-2004,農藥 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二)[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