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 肖建明
摘 要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我國電子信息類學科領域影響力最大的科技競賽之一,對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實踐教學產生了巨大影響。本文從我校近年來實行的電子設計競賽的訓練培養模式出發,探討大學生電子競賽在電子信息類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提高專業教師業務水平發揮的積極作用,進而進行相關的教學改革的思考。
關鍵詞 電子設計競賽 電子信息 教學改革 創新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近十年來,我校理工系通過不斷的探索、研究,不斷實施閉環式反饋的實踐與改進,已組建了一支專門的指導教師團隊,形成了較成熟的競賽技術訓練體系和組織管理模式。經過多年實踐,由一開始的最高獎項為區級二等獎,到突破區級一等獎,再到獲得國家級一等獎,學校不斷在電子設計競賽中取得了一些突破,隨之而改變的,則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理論教學內容、實驗室實踐教學的改革,經過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效果反饋,不斷調整教學內容,不僅改進了教學內容和方法,而且提高了本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
1競賽組織訓練和管理實施過程
1.1組建團隊階段
每年的9月份到12月份為組建團隊階段。組建團隊階段,以指導老師和準備畢業的且比賽獲得好成績的學生為主導,面向非畢業班的學生,宣傳競賽宗旨、競賽的積極意義,向低年級學生展示比賽獲獎同學在保送研究生、找工作以及創業能力上的優勢,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到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興趣小組中來。組隊方式以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隊方式進行。
1.2中期模塊訓練階段
模塊化的硬件設計和軟件開發過程,由指導老師進行細分布置,畢業班已經獲獎的學生進行實際指導,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則匯報指導老師解決。由于畢業班已經獲獎的學生參加過競賽的訓練和實際比賽過程,詳細的技術細節把握較好,利用課余時間、周末和寒假進行設計實踐訓練,能解決參賽選手的80%以上的問題。剩余20%左右的問題才需要老師重點指導。采用這種方式,能極大提高訓練效率。
1.3賽前集訓階段
每年的5月份到8月份為組隊賽前集訓階段。經過組隊中期模塊訓練階段以后,學生隊伍基本穩定。將三人的團隊進行明確分工,一個人負責程序設計,一個人負責硬件電路設計與調試,另一個人進行理論方案分析、軟硬件的協調以及元器件采購。將近三年的訓練題目作為賽前訓練題展開設計,以達到滿分為集訓要求,由于每年的競賽題目都是逐年增加,因此要對往年題目進行參數改進后,再交學生去完成,完不成的要增加訓練學時和指導投入。在高強度的訓練下,也進行充分的準備:一方面,根據當前社會應用背景,對題目進行適當分析與預測,以便學生提前采購元器件。另一方面,根據賽前組委會提供的儀器設備和器件清單,采購元器件并指導學生熟悉期間的應用,做好充分準備。
2我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
2.1以學生為本
根據我校學生的特點,根據他們自身水平,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由于專業理論較弱,而我校學生培養目標是工程實踐型、應用型人才培養,因此,應該著重講解與業界工程應用密切相關的課程內容,偏理論性的內容,選擇性講解,而給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在工程實踐上面進行訓練,將相應的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只有充足的時間投入,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2.2教學方法和手段多樣性
除了常規的課堂理論教學、實驗室實驗教學,教師應該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深入學生中去,特別在小課題訓練方面,教師和學生應該共同解決問題,了解學生的想法和難處,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一個“隊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3實踐教學的改革思考
根據大學生電子競賽實踐能力培養相關的要求。我校理工系優化了實踐課程體系,構建由專業理論、專業技能、開放式實驗、小課題、小設計、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成的實踐教學模塊,提高實踐教學的學時比例,達到35%以上。同時,寒假和暑假還專門針對電子設計競賽,開設了“小學期”,“小學期”主要面向實踐教學設置的,其主要目的是為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和區級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提供訓練,經過多年的實踐,學生反饋“小學期”的學習效果相當于常規學期的效果,在實踐教學方面,得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3結論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對我校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實踐教學產生了巨大影響。我校近年來實行的電子設計競賽的訓練培養模式,經過多年的實踐,發現大學生電子競賽在電子信息類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提高專業教師業務水平發揮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史長城.關于電子設計競賽促進電子類專業建設的研究[J].天津電大學報,2017,21(01):40-44.
[2] 黎望懷.基于電子設計競賽的專業課程改革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10).
[3] 周開軍.依托電子設計競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方法探討[J].科教導刊,2017(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