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強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生源數量的不斷增加,生源結構趨于復雜,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學生維權意識越來越強,這些因素都給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帶來了壓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學籍管理人員要看清形勢,與時俱進,不斷提升,做好學籍管理工作。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學生
學籍管理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籍管理質量與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高職院校學生教育教學管理的運行,對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有序開展以及對學生的個人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而目前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學生人數在不斷增加,生源結構趨于復雜,生源質量參差不齊,這些因素都給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帶來了壓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學籍管理人員要看清形勢,與時俱進,不斷提升,做好學籍管理工作。
一、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存在的問題
1.學校重視程度不夠
一直以來高職院校學生教育教學管理都重點放在教學、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而對于學籍管理來說,普遍的認識是認為學籍管理工作沒有技術含量,能正常運轉就可以,忽視了當前學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復雜性。首先,學籍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性和艱巨性。學籍管理工作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除了要依照國家所頒布的有關規定和學校自身的規章制度,對學生進行入學資格的審查,對學生入學報到注冊到畢業整個過程進行管理和監督,還要對學生在期間的各類課程的考核、專業調整、升學、降級、轉學等情況進行管理和記錄,這本身就是一個重要而艱巨的工作。此外,學籍管理工作具有復雜性。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不斷推進和發展,高職院校生源數量增加,學生生源結構也趨于復雜,有五年制、統招生、單招生等幾大類,里面又有細分為多種情況,這些就使得學籍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加大、工作量劇增,工作繁瑣,任務重大。學校對學籍管理工作的重視度不夠,使的學籍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愿意做學籍管理工作的人更少,人員流動較大,影響學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2.學籍管理信息化程度不夠
高職院校學籍管理都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學生的學籍注冊、學籍異動、成績記錄都在學校自身的“教務管理系統”上處理,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系統查詢需要的相關情況。不過很多方面還是表現出高職院校學籍管理方面信息化管理程度不夠的現象。如學生學籍異動工作,目前有些高職院校學籍異動的辦理以紙質手續為主,學生辦理休學、退學等學籍異動時,填寫相關紙質表格后,需到相關部門逐一簽字審核后將審批的材料報送至教務處,再由學籍管理人員在網上進行學籍異動操作。簽字審批程序繁鎖、時間長,導致部分退學學生嫌手續辦理復雜就直接走人,不履行辦理退學手續,這樣給學生和相關部門負責人造成較大困擾且辦事效率低下。此外,學生在辦理評優、資助、面試等許多方面需要學校提供在讀證明、學籍卡、成績單等,甚至部分已經畢業學生因各種情況需要成績證明、課程證明等,部分高職院校多是學籍管理人員核實相關信息后簽字、蓋章,極大的占用了管理人員的時間。
3.學生管理人員認識程度不夠
學校學生教育管理人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時重心更多的放在校規校紀教育、安全教育、學業提升等方面。而對學生的基本利益息息相關的學籍管理制度并沒有進行詳細的講解,大多是把《學生管理手冊》發給學生讓其自學,而部分學生會忽略這一部分,重點關注獎學金、助學金評定等方面。學生教育管理人員多認為學籍管理都是學籍管理人員的事情,其自身對學籍管理方面的政策都不十分了解,面對學生有學籍方面的困惑時大多直接推給學籍管理人員。
4.學籍管理人員服務意識不強
學籍管理是一項繁瑣復雜的工作,它的原則性和服務性要求很強。而工作對象的多元化、處理事務的復雜化、工作效率不高等因素,使得學籍管理人員在對待學生事務時往往服務意識不強,對待學生不同類別的、紛繁復雜的、重復累贅的問題時往往耐心不夠,或敷衍回應學生問題,或對學生指導不夠,對每一項工作也不能做到都一絲不茍處理。而隨著我國法制建設不斷推進,法律意識越來越深入人心,學生法律意識加強,對自己的維權意識也越增強,這也要求學籍管理工作做出提升。
5.學籍信息共享不夠
學校各部門需要共享學生基本信息,用于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一個有效的資源共享體系的建立,將大大減少重復累贅的工作。現在,高職院校的學籍管理工作主要是以教務處為核心。部分高職院學生學籍信息共享不夠,相關部門需要相應的學生學籍資料時要么重新統計,要么找學籍管理部門獲取。重復做了很多工作,影響了工作效率。
二、完善高校學籍管理工作的對策
1.提高認識,規范管理
高職院校應認識到學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新管理理念,精化學籍管理工作流程;劃清職責范疇,減輕學籍管理人員工作壓力;加大對學籍管理軟硬件的投入,減少學籍管理人員工作量。此外要建立健全學籍管理制度,從自身發展和管理的實際情況入手,結合當前高職教育發展形勢,為學籍管理工作的順利落實提供外部制度框架,引導學籍管理朝著規范、科學的方向發展。
2.加強學籍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
各高職院校學籍管理人員大多緊缺、工作量繁重。要充分利用先進的方式與技術,添置軟硬件設備,加強辦公智能化建設,優化服務流程、提升辦事效率。將一些可變化信息交由學生在系統中采集和完善,既實現了學生教育管理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也減輕學籍管理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同時,積極推進校園信息資源共享,實現集中管理,分散操作,為學校各部門提高辦公效率提供有利條件,節省物力、財力、人力。
3.加強宣傳,提升認識
學籍管理貫穿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學習過程,具有極強的政策性,這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作為學校的教師、學生管理人員及學生本人都應對學籍管理的規章制度有一個詳細的了解。首先對學校教師和學生管理人員提升學籍管理認識,讓他們熟悉學籍管理制度,作為自己的日常工作準則,并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宣傳。其次,加強對學生學籍管理制度的教育,從入學之初就是把學習學籍規章制度作為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讓他們認識到學籍管理的重要性,從而遵守學籍管理制度,并作為他們在校期間的行為準則。
4.強化服務意識,提高隊伍素質
一方面,學籍管理主要是為學生服務。在日常的學籍管理工作中,應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關心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在處理問題、解釋問題時能做到耐心細致、有理有據,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多為學生考慮,為學生積極提供支持和幫助,切實做到學籍管理為學生服務的宗旨。
另一方面,學籍管理工作任務重、頭緒多、繁瑣、原則性強,隨著學籍管理信息化程度越來越強,學籍管理人員除了要求有耐心、有愛心、細心外,還需要掌握現代化信息處理技術;面對各種層次學生,處理各種問題,還需要有工作技巧。所以要加強學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的培訓,合理運用計算機技術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率。此外需要定期對學籍管理工作人員進行學籍制度、學籍管理系統、處理相關數據的計算機知識等培訓,切實做好學籍管理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