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芬
摘 要 循證護理是指護理人員在計劃護理的活動過程中,審慎地、辯證地將科研結論、臨床經驗以及患者反饋的意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獲取證據(jù),作為臨床護理決策依據(jù)的過程。ICU是急、危、重患者最集中、運用現(xiàn)代診療技術最為廣泛的科室。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對ICU護理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的效果。方法選取76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增加循證護理。比較兩組相關指標。結果觀察組滿意度94.7%高于對照組的78.9%(P<0.05),住院天數(shù)<15d,治療費用<1萬的患者數(shù)多于對照組(P<0.05),治療有效率81.6%高于對照組的52.6% (P<0.05 )。結論循證護理在ICU護理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中的應用使患者的治療效果有所提高,住院費用有所下降,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ICU 循證護理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 效果
中圖分類號:R563.8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循證醫(yī)學的快速發(fā)展與廣泛應用,一種新的臨床護理模式和觀念即循證護理應運而生,其核心內容是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實踐中必須遵循科學的醫(yī)學原則和實際情況來進行臨床護理。為了進一步探討循證護理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的具體應用,提高護理人員的臨床循證護理實踐能力,我科于2015年7月-2016年12月將循證護理運用到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效果肯定。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76例,男性49例,女性27例。平均年齡29-86歲。將7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8例,兩組年齡、病程、病情嚴重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1方法
常規(guī)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飲食、皮膚、吸痰以及藥物等的綜合護理。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以循證護理,對護理方法、疑難問題及相關知識進行循證。循證護理實踐EBP是從臨床護理問題出發(fā)提出臨床實踐的理論依據(jù)通過系統(tǒng)評價運用于臨床護理實踐的方法。
(1)人員培訓對循證組護理人員進行循證護理培訓,主要培訓內容包括循證醫(yī)學的原則、循證醫(yī)學的實踐程序以及科學的收集資料。
(2)由循證組護理人員提出與搜集循證問題,制定優(yōu)化的護理方案,具體實施如下:①重視氣道護理,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的護理問題主要有:氣體交換受損,低效型呼吸形態(tài),應早期選用機械通氣輔助通氣治療。②肺水腫患者應嚴格控制輸液滴速及液體人量,維持液體平衡,減少回心血量,預防心衰。③吸痰護理:吸痰時注意無菌、無創(chuàng)、快速、有效的原則,操作前用快速手消毒液洗手戴無菌手套用一次性無菌醫(yī)用吸痰管,一根導管只用一次。吸痰時由里向外旋轉采取邊退邊吸的原則,吸痰管一定要達到氣管導管末端過1-2cm深度才能開啟吸引負壓(200-300mmHg)或者啟動吸引器后用手將吸痰管與玻璃接頭處反折使之處于密封狀態(tài)將吸痰管仲人氣管導管達末端過1-2cm再放開吸痰,先吸盡氣管內分泌物再吸盡鼻、口腔內分泌物,一次吸痰時間<15s。為了減少對氣管內壁粘膜的損傷吸痰動作要輕柔。吸痰前后給子高濃度吸氧2min以預防缺氧和低氧血癥;④對使用機械通氣患者進行護理,使用呼吸機48h內,充分除去呼吸道分泌物,使患者在鎮(zhèn)靜狀態(tài)下呈俯臥位,2h后呈仰臥位。長時間使用呼吸機可能發(fā)生呼吸機肺炎,對這類患者要加強呼吸機使用的安全知識教育,嚴密監(jiān)測病原菌菌株,盡量采用無創(chuàng)通氣的方法,避免氣管內插管,按時、按需進行氣道護理,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對于需要進行鼻飼的患者,盡量采取半臥位,以防止食物進人呼吸道造成肺炎。在各項操作中,一定要注意無菌操作,避免一切可能的醫(yī)源性感染。⑤用藥護理:遵醫(yī)囑定時給患者使用抗生素,以預防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同時每日評估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預防多重耐藥菌感染。⑥進行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對其提出的問題要耐心地進行解答,并多鼓勵和安慰患者,給子其心理支持。⑦皮膚護理:患者長期臥床,機體功能下降、抵抗力下降,因此,護理工作中注意保持患者皮膚清潔、減少局部受壓、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強營養(yǎng),以杜絕壓瘡的發(fā)生。
評價指標調查評估兩組的滿意度,統(tǒng)計記錄住院天數(shù)<15d和治療費用<<1萬的患者數(shù),觀察治療有效率。
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SPSS 18.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調查評估患者的滿意度,循證組均優(yōu)于常規(guī)組(均P<0.O5),見表1。循證組在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治療有效率、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亦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均P<0.05 ),見表2。
3討論
經過循證護理,ARDS患者的治療效果有所提高,住院費用有所下降,循證護理在ICU護理ARDS患者中的應用,它把問題進行系統(tǒng)的陳述,選擇并嚴格評估科學數(shù)據(jù),將個人經驗及所獲得的最仕證據(jù)結合起來,為臨床決策提供了真實有效的證據(jù),是護理發(fā)展的必然。
參考文獻
[1] 金笛.呼吸機治療ICU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治療和預后[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6(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