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緣 劉楊晨 周虎
摘要 在社會經濟極速發展的背景下,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基于此,本文就風險管理模式下的電力企業內部控制進行了簡要分析,從完善內部控制基礎環境、強化風險戰略管理、加強業務風險控制、構建內部控制監督評價體系共四個方面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關鍵詞 風險管理 風險戰略管理 監督評價體系
電力企業在風險管理過程中具有一定的行業特殊性,其風險類型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在受到金融危機、政府監管、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其經營環境的同時,信息技術的快速提升以及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對電力企業的經營也造成了一定的風險隱患。將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進行有機結合,通過內部控制的有效實現,進而提升風險管理的效用性。
一、完善內部控制基礎環境
電力企業的內部控制基礎環境,就是指內部控制管理運作機制的制度、流程與組織基礎,可細化為組織構架及責任分工、制度和流程、管理政策、績效考核指標、考核體系與流程、內控文化等。為確保內部控制基礎環境,建立內控委員會、管理實施部門以及監督評價部門,其中,內控委員會主要對企業管理中的領導層面進行相關責任承擔,由行政領導擔任內控委員會的負責人,對包括下屬電力企業在內的企業整體,進行內控管理協調工作。管理實施部門即各業務部門,其主要職責,就是依據委員會的相關工作部署,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風險控制庫、改進管理缺陷、確保風險監督體系及內控的有效執行等,并按時提交實施工作成果。監督評價部門的主要作用,是對內控質量進行有效的監督與評測,并對監督效果、質量向內控委員會負責。
二、強化風險戰略管理
風險戰略管理機制的強化執行,同樣由內控委員會進行全面的領導,并嚴格部署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針對電力企業來說,鳳縣管控活動的有效統籌與協調,應建立風險戰略管理機制,并保障其持續有效性。在這一過程中,首先,應提高企業的領導人重視程度,通過思想理念個性,認識到風險戰略管理對企業正向發展的重要性,可結合專項培訓課程,提升企業的管理者的風險戰略管理意識與管理技能。其次,內控委員會作為電力企業的風險管理機構,要科學進行內控體系建設的領導與部署,實施統籌與協調,確保風險管控活動的順利展開。再次,制定清晰、明確的年度任務部署,利用內控體系建設以及風險管控,為各部門之間的活動交流提供支持,結合目標指導工作,為電力企業的內控體系建設、企業正常運作提供有效保障。
三、加強業務風險控制
業務風險控制機制的有效執行,需要在上述風險戰略管理機制的領導下進行,電力企業各業務部門,對自身領域范圍內的業務項目及管理工作,進行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風險評價的全面管理改進,確保控制措施的實際應用價值。針對風險環境進行分析,需要在宏觀層面上,對下一年度的外部風險因素可能為企業發展帶來的變化及影響進行有效預測,提出各種可能性,并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與此同時,還應針對企業發展的業務風險進行梳理,即對通過風險分析工具的合理運用,依據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的對應程序,業務風險梳理工作,可以時間、范圍制定全面梳理與日常梳理計劃,對業務流程變更、風險自評、監督檢查、內外部風險變化等相關情況,實施風險梳理操作,并制定梳理總結報告,呈交給內控委員會,委員會審批過后下發到各個業務部門,由業務部門及其下屬單位遵照執行。
四、構建內部控制監督評價體系
內控監督評價體系的有效執行,首先應確保內控監督檢查工作的效用性。針對內控委員會、管理實施部門以及內控監督評價部門,進行責任制分工,由內控委員會對企業的全部內控管理工作、風險管理工作中,相關內控監督、評價、獎懲等活動,進行統一領導與部署。管理實施部門及指各個業務部門,嚴格執行內控委員的的工作部署,并對下屬單位部門進行全面的指導工作,并對企業內部的風險控制庫進行相關的日常維護工作。內控監督評價部門,則是對業務部門的相關工作進行協調與監督,確保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建立,并監督其建設效果。此外,通過內部控制體系進行考核評價,其主體包括內控委員會、內控體系評價組、監督評價部門、各業務部門以及電力企業人事部門,嚴格依據考核評價流程,由監察審計部門制定考核評價標準,并編制具體的考核方案;審核完成后,評價組制定完備的工作報告,下發到業務部門,形成良性循環。
五、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風險管理的電力企業內部控制,對電力企業經營風險的降低具有顯著作用。通過有效的策略實施,能夠有效完善企業的內部管理框架,進而提升電力企業的風險監督、風險改進、風險考核效果,最終實現風險管控能力的提升。因此,不斷強化研究電力企業當中的內部控制,并針對風險隱患提出預防及控制措施,對電力企業各個業務領域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