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翔
摘要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公司是三航局的科研設計中心,進行了構建創新企業、建設創新文化的探索,初步提出港灣院建設“創新文化”的基本思路。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提升發展競爭力,打造具有港灣院特色的先進企業文化,推動港灣院實現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 企業文化 黨建 創新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公司是三航局的科研設計中心,中國交建、三航局的戰略意圖和發展導向對公司有根本性的影響。隨著,中國交建大力強化頂層設計,加強戰略規劃的宏觀引領作用,明確打造“五商中交”、“率先建成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目標,對公司而言,圍繞五商中交,打造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現代科研設計中心,必須強調轉變思想觀念、統一思想認識,圍繞“發展”這個主題,充分引領、凝聚并激發全體干部員工的熱情、智慧與能力,為公司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和良好氛圍。
企業文化是以人為中心,以精神導入形成工作作風,來凝聚員工的力量、激發員工的潛力,從而推動企業發展。近年來,港灣院在宣貫局有限公司“兩新三并舉”基本戰略的同時,進行了構建創新企業、建設創新文化的探索,初步提出港灣院建設“創新文化”的基本思路。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提升發展競爭力,打造具有港灣院特色的先進企業文化,推動港灣院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們的主要做法:
一是把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常抓不懈工作機制,積極推進企業文化的繼承、融合、創新。港灣院黨委始終把企業文化建設與黨建工作同步布置、同步開展、同步檢查、同步考評,明確要求院屬各部門負責人切實擔負起本部門文化建設的責任,從而保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的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建立領導帶動,率先垂范,發揮表率作用;理想鼓動,用正確的理論武裝職工,增強職工信心;制度推動,明確目標,持續、深入推進;以情感動,換位思考,為職工解決最迫切的困難;多向互動,全員參與、全程展開、全力保證,形成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黨建互動互融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機制。公司榮獲“全國模范職工之家”、“中華全國總工會職工書屋”、“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上海是勞動關系和諧企業”、“上海市文明單位”、“中國交建文明單位”等稱號。
二是把樹立企業品牌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鑄就具有時代特征的企業精神。港灣院黨委把樹立企業品牌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來抓,從2012年開展探索和實踐“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創建,力求發揮這一新載體的創新平臺作用。多年來,以培育和創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為契機,以上海市“王成啟勞模創新工作室”為模板的勞模培育、引領、創新的文化已全面鋪開,全面提高科研立項的顯示度和人才培養的貢獻度,全院打造了由王成啟、吳鋒、馬振江領銜的全國和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所對應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形成了以學習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良好態勢,成為了港灣院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有力思想保證、充分智力支持和不竭創新源泉。突出“學習型”團隊文化的作用,努力把港灣院鑄就成一個具有時代特征、善于創新的創新型現代國有企業。
三是把“以人為本”貫穿企業文化建設的始終,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好企業。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依靠領導的人格力量、表率作用來影響人;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示范力量來帶動人;運用關心、理解、尊重的情感力量來溫暖人;培養集體主義的群體力量來聚合人。港灣院黨委在平時工作中院適時對員工,特備是新進員工進行工作談心,了解職工對自己目前的崗位、對自己工作的強度、對自己工作的積極性、對院的發展前景等問題的看法,在深刻分析現狀的基礎上,推出并完善了新入職大學生的職前培訓、加大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培養力度、加大各類考證,發表學術論文獎勵力度等一些具體舉措,提升我院職工綜合素質,為我院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人才基礎,切實把企業黨建和人才強院戰略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中,堅持做到事業留人、氛圍留人,堅持做到職工有實際困難必訪、家中有大事必訪、有思想問題必訪;主動與職工談心交心、主動做好思想工作、主動幫助解決困難、主動傳遞情況信息。
四是用黨建工作優勢引領企業文化。黨的領導、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黨的優良作風和傳統,這是西方國家任何企業都不可比擬的獨特優勢。在跟隨中國交建率先建成世界一流企業的進程中,公司將進一步把握黨建工作著力點,為企業發展加速增創新優勢。通過抓班子、選干部,著力選優配強,發揮整體功能,為企業發展增創卓越領導力優勢;通過育文化、樹品牌,推動文化融合和文化創新,有效發揮企業文化的導引和凝聚功能,為企業發展增創文化優勢;通過聚人才、建隊伍,努力營造人才作用充分發揮、人才隊伍活力充分激發的體制機制環境,為企業發展增創隊伍優勢;通過抓基層、打基礎,打造黨建工作品牌,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為企業發展增創組織優勢;通過抓制度、強監督,從嚴管理各級領導人員,大興干事創業、求真務實之風,為企業發展增創作風優勢;通過抓穩定、促和諧,創建以人為本、關愛氛圍濃厚、員工隊伍有世界一流企業的成就感、自豪感、幸福感的和諧發展環境,為企業發展增創思想政治工作和群團工作優勢。
實踐證明,企業文化是企業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五商中交”戰略的實施,我們越來越深刻體會到文化與經濟的相互交融,產品的概念創意和市場競爭力、專業化的整合重組、員工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程度等,都越來越取決于企業文化建設的綜合水平。文化要素已經成為產品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文化素質已經成為領導者和員工的首要素質,文化優勢已經成為企業發展日益重要的軟實力優勢。因此,要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提升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做好“產文結合”這篇大文章,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一是推進文化落地生根。明確企業文化建設“一把手”工程,加強由上到下持續不斷的宣貫傳導,使文化體系內化于制度體系、外化于行為體系、貫穿于考核評價體系。要讓“創新、協作”服務理念真正成為中交全體員工的共同信念和追求。要進一步豐富企業使命、愿景、價值觀等核心理念的內涵和外延,挖掘更具包容力和生命力的價值觀念,提升企業文化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感召力。要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培育“新價值思維”的企業價值取向,倡導分工協作,優勢互補,讓每名有志成才的員工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在有機融合個人理想與企業發展過程中,實現共筑夢想、共創價值、共享成就。
二是實現文化融合。堅持以企業文化支撐和引領發展戰略,加快吸納與“五商中交”戰略相適應的文化新元素,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塑造更加優秀的文化基因。要在繼承優秀工程師文化基因基礎上,加快吸收現代商業文明基業長青的文化精髓,牢固樹立市場邏輯和由工到商、工商相融的商業文化觀念,加強創新文化建設,以創新文化引領“港灣智造”,堅持“主流引領”與“鼓勵多樣”相結合,既要強調中交文化的主導地位,又要加強公司子文化建設,努力形成豐富多彩、高度契合行業特點和自身傳統的個性子文化。要加強跨文化管理,推進海外項目文化建設,建設適應國際發展潮流、符合企業發展戰略、具有自身特色的全球文化,實現由“中國”到“世界”的文化傳播。
三是提升品牌軟實力。進一步加強企業形象建設,強化品牌創建的意識,重視文明創建工作,把握視覺系統、品牌體系、產品服務、能力水平、社會責任五個方面,認真履行公司的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地方各類文明創建活動,努力展現公司的綜合實力和社會形象構建良好外部關系。積極創新文化傳播方式,深化媒體合作,強化對外宣傳,建立健全公司企業形象塑造和傳播的工作機制,發展并用好管好新興媒體,提高輿論引導的及時性、權威性,適應網絡時代要求,,提升員工關注熱情,擴大傳播覆蓋面,實現企業文化建設和傳播的互動提升,講述企業好故事,傳播企業好聲音,展示企業好形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