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圣榮
摘要 隨著經濟和我國國內航空業的不斷發展,民用飛機租賃業也產生了質的飛躍,民用飛機租賃更加普遍,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本文將著重針對我國民用航空中飛機融資租賃中的法律問題進行分析,以期能夠加強我國民用飛機租賃的合法化,促進我國民用飛機租賃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 民用航空 飛機租賃 法律
所謂飛機融資租賃主要指的是以一種“資產支持融資”的貿易方式來緩解承租人的資金限制問題,避免由于租賃緊張造成該的需求不足問題,以此進一步推動我國航空租賃行業的發展。與此同時航空租賃還能夠有效解決投資慢、回報慢等問題,在滿足人們出行需求的同時加大經濟的發展,因此民用航空飛機租賃也越來越受到航空公司的青睞。
一、我國民用飛機融資租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民機租賃市場基本被外國壟斷
從目前國際航空公司租賃市場整體發展來看都處于一個需求旺盛的階段,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加強了人們出行的多樣化。我國于2000年11月份首次成立了深圳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成為國內首家開展飛機租賃業務的公司,打破國內飛機租賃行業被國外壟斷的現象。但是盡管如此,我國的民用飛機融資租賃還是大多數依靠國際融資的租賃市場,基本處于被壟斷現象。
(二)國內金融租賃公司整體實力較弱
經過30余年的發展,我國民用航空租賃公司高達200余家,注冊資產超過800億人民幣,其中以金融租賃公司形式注冊的有17家,其業務占租賃市場的一半,注冊資產在2700億以上。但是盡管如此,我國航空租賃事業還是由于錯失發展機遇加上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等規章制度不成熟造成了我國國內民用金融租賃企業發展較為緩慢,整體實力較國際水平來說較弱。除此之外國內航空公司的發展主要依靠國外租賃公司高成本引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航空租賃事業的發展。
二、推進我國民用飛機融資租賃業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一)制定融資租賃法,明確融資租賃有關內容
從目前我國民用航空租賃法律體系的建設來看《合同法》《外商投資租賃業管理辦法》以及《民用航空法》等是目前我國現存的幾項有關飛機融資租賃的完善法律法規,雖然從表面上看現存的法律法規從各個角度以及層面對國內民用飛機融資租賃進行了全面的規定,但是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由于缺乏統一完善的融資租賃立法,這些現存法規仍然會由于遺漏或者重復規定等狀況無法保證其實際運用效果。
《融資租賃法(草案)》自第三次征求意見稿以來仍然沒有出臺,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從部門協調和法規實踐性兩方面說起。首先是各個部門間的協調問題,在整個立法過程中各行業監管部門的商務部、銀監會、經濟管理部等都是需要協調的單位,所以在立法過程中只要對上述部門進行一一協調最終統一意見才能夠進行立法;其次在我國現階段立法過程中必須對融資租賃交易行為以及融資公司設計等法律法規進行統一調整,最終確保法律的完善性。
(二)加強金融支持,完善金融領域法律法規
1.加強政府財政支持。政府的支持不僅能夠提升相關法律法規建設速率,更能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在降低融資成本的同時促進行業的迅速發展。政府補貼能夠有效降低交易方的融資成本,所以為了達到此類目的,政府可以對飛機融資項目提供低息貸款的優惠。比如,針對符合國家要求的租賃公司和出租人可以對其進行專項補貼或者針對飛機進出口關稅和增值稅等方面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在增大航空租賃靈活性的同時提升國產飛機的出口率。
2.完善民機融資監管法律制度,強化金融風險管理。首先,科學合理配置監管權。從目前來看我國的監管機制并不完善,在監管過程中存在多頭監管或者層級分配缺乏等現象,此類監管方式不僅造成監管的滯后性同時也是監管資源的浪費,所以政府必須針對監管權力的分配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建立橫向、縱向的監管主體和規則,簡化手續。避免無人監管或者多人監管的現象。
其次,現階段監管目標不明確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為民機融資監管法律的實施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作用,不僅浪費了監管資源同時還會加大對租賃公司的壓力,不利于民用航空租賃融資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基于此類狀況相關部門可以考慮相應的減少對其的限制,以確保我國民用飛機租賃行業能夠更有效、長期的發展。
(三)鑒國際公約完善我國有關航空器融資租賃立法
從目前我國關于航空器租賃的相關例法來看其中存在著很多的漏洞,這些漏洞使得法律條例在應用的過程中實用性較低,很多都是模棱兩可的規定,還存在互相矛盾、重復規定等現象。基于我國的航空器租賃立法的發展歷程來看還相對不成熟,所以為了解決我國航空器租賃法律的弊端問題,可以借鑒國外完善的立法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進行完善。針對我國資產市場融資租賃業中存在的弊端問題,筆者主要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1)借鑒國際先進、完善性融資租賃業的寶貴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完善國內相關航空器租賃的法律保護;
(2)為加大航空器設備登記客體范圍,必須完善我國航空器權益登記制度;
(3)為降低投資風險,必須對出租人或投資者的利益進行立法保護,切實保證出租方利益、完善立法:
(4)針對承租人租金支付后沒有收到貨、承租人索賠權力或者當出租人破產時承租人的利益保障等具體問題進行賠償的細化,確保承租人自身的經濟利益保障。
(四)改善融資條件
1.整合現有融資渠道。根據目前我國的金融狀況來看飛機租賃業務融資的主要途徑是通過銀行貸款得以持續進行的,且結合市場經濟狀況來說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仍然需要銀行貸款業務的支持以加大飛機租賃業的發展。因此整合銀行融資渠道非常重要。所以銀行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大與國內外飛機制造商之間的合作關系并且加強自身飛機租賃融資經驗和操作水平,積極參與到國際市場中來,加大資金成本的渠道。其次為滿足租賃公司多層面的融資需求相關人員需要提供相應的企業特點的融資產品結構。比如在購機合同中制造商通常會要求購買方預付一定金額的預付款,但是如果購買方在這個時段資金供給不足的話銀行方面可以根據其擔保情況和預付款的付款進度對租賃機構和航空公司根據上述情況提供貸款。
2.拓展融資渠道。僅靠銀行一家融資機構是不足以滿足我國航空租賃融資發展的需求的,所以應該在政策允許的情況大鼓勵更多的金融投資機構進行飛機融資租賃投資,在為飛機融資提供經濟來源的同時還能夠加強自身資金收益渠道。上述融資渠道的發展還需要國家能夠根據我國國內金融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我國國內的金融市場制度,根據國內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可以先考慮推進,提高其綜合服務能力。
(五)加強稅收支持,完善稅收法律制度
國家政策的扶持對各個行業的發展來說都具有強有力的推進作用,特別是從國際上相對成功的民用飛機租賃行業發展案例來看,國家應該針對國內的稅收以及稅收法律制度提供科學合理的支持,比如稅率、加速折舊、利息、全額折舊以及貸款等方面的政策都需要優化,以確保能夠在上述政策優化的條件下促進我國民用飛機租賃行業的大力發展,特別是針對剛起步的行業來說,這是最強有力的發展路徑。上述稅收政策的優惠不僅是針對租賃公司或者出租人的,這些優惠在經過交易成本降低后對承租人也具有同等的優惠,但是從成效上來說與出租人相比較小。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世界整體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國內民用飛機融資租賃行業也在不斷的完善,對于相關法律法規的缺陷也在進一步改進,相關部門會根據國內行業的發展結合國際發展趨勢進行完善,特別是監管機制、政府支持還有對承租人和出租人的救濟保護制度的完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