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萍
【關鍵詞】 班級管理;學生自主互助;管理模式;評價機制;氛圍;家長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20—0042—01
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關鍵要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班級管理是學生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主渠道,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必須按照素質教育的新要求,創新班級管理新機制,探索教育方法新途徑,使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得以真正實現。
一、 “學生自主互助式”班級管理模式探索的意義
班級管理既是工作,更是德育資源。班級管理成為德育資源的前提,是建立科學的班級管理體制,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學生自主互助式”班級管理模式就是在班主任的幫助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班級活動,讓生活在同一班集體之中的不同程度、不同心理、不同性格的學生能夠優勢互補,共同提高,人人都有為班集體服務、顯示才華的機會。比如把班會還給孩子,既能體現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又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生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力求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鍛煉,使他們增強組織和參與活動的能力。讓學生在班會活動中大展身手,為他們提供一個發揮創造力的土壤和環境,在主觀能動力的調動下得到身心的愉悅發展。
二、 “學生自主互助式”班級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施
1. 構建合理的班級管理機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權。為體現學生參與管理的主體性,建立合理的管理體系,實現層層管理、各負其責。班主任把握大局,適時調控、培訓、引導、激勵,使小組成員互相影響、團結協作。常務班長(兩名)采取學生民主選舉產生,在明確工作責任目標和職權范圍的前提下,具體負責全班的日常管理工作。值周班長是在上一周班內的十幾個互助小組長中,經量化評價與民主推選相結合方式產生的臨時專職班長。按照班級管理教育內容,設立學習、紀律、衛生、路隊、大課間五位專職班長,負責本周班級的日常事務。互助小組長全權負責評價本組每個成員平時的表現,小組長的產生不是固定的,是由組內綜合表現優秀的1號隊員輪流擔任。組內實行思想、行為表現評價等級機制。
2. 構建科學的運行評價機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管理權。為促進“學生自主互助式”班級管理的有效性,激發學生參與管理的主動性,采取 “量化評價”加以落實。為此,把教育管理的內容劃分為“學習、紀律、衛生、路隊、大課間”五個方面加以實施,制訂具體實施細則,供班主任老師作為依據并加以落實。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得以確立,真正體會到了“當家作主”的滋味。在班級中各方面表現平平的閆玉成同學在這種評價機制下也有機會擔任班級監督崗的崗位,一下提升了他的自信,激發了他參與管理的主動性,工作中秉公辦事,一絲不茍,贏得了同學們的信賴。
3. 構建多元化的獎勵機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感。在實施“學生自主互助式”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認真組織學生上好“學生自主互助式”班級管理主題班會展示,利用量化評價學生上一周的表現,并用好量化結果適時激勵學生在新的起點有更大的進步。
(1)創建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將自主、團結、協作、集體維護、自我管理與約束等情感教育理念,通過在班級文化墻上張貼標語、張貼展示板,通過班級授課、課下談心、重點輔導等形式滲透到每一個學生心中。使每個小組和每個學生都能認識到:只有在合作基礎上的銳意競爭,才能實現自我發展。班級初建時大家一起群策群力制定班級公約,有了大家認同的班級公約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級,讓每個人心里都有個底,誰對誰錯,也才能服眾,才能形成良好班級氛圍。
(2)設立個性化的激勵方式。根據小學生調皮好動、好勝心強,喜歡新鮮事物的年齡特點。設計活潑多樣的激勵方式。自從班級中實行獎勵豆,分享獎勵湯、免作業券、積分獎勵卡等各種創意的獎勵機制后,班級形成了積極向上的能量。
(3)開展個性化的活動。為了讓小組之間的競爭更激烈,經常開展多種多樣的PK活動。主要形式有個人PK,小組PK,班干部管理PK等。在“學生自主互助式”班級管理的理念引領下各種活動讓孩子們學會了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學生品嘗到了自主、互助的樂趣。
(4)向家長借力,形成教育合力。為了更好地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創建班級日志、說說、班級QQ群、等家校溝通方式,將“學生自主互助式”班級管理中的信息,例如周評價獲獎名單,獲獎小組、個人的合影和優秀事跡,班級重要活動等都及時反饋給家長,獲得家長對“學生自主互助式”班級管理模式最大信賴和支持。
“學生自主互助式”班級管理這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實現班級學生自治為目標的管理策略,將有效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實現學生自主發展,也將有力地促進班級良好班風的形成。
(本文系甘肅省首屆“隴原名師”專項課題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7】MSZX180)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