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德育教育以思維意識培養核心內容,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健康等三個方面的內容,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本文以中職院校為背景,簡要的分析和探討職業院校學生德育教育實施策略,為構建有效的德育實施體系提供參考。
關鍵詞:職業院校 德育 學生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1-0-01
一、德育教育簡介
德育教育作為中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側重于學生政治法律、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應對各種心理問題,樹立正確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和政治意義是極其關鍵的。一般而言,中職院校的德育教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意識培養、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時事政治教育。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圍繞教學內容進行展開,是學生政治理想信念構建、主流思想意識培養、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塑造、法律意識培養以及積極職業素質道德培養的主要途徑,對于學生未來發展是十分重要的,下文結合中職院校德育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展開論述。
二、職業院校德育教育開展意義
1.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
隨著中職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用人單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以思想道德、政治法律以及心理健康等意識層面的德育教育教學工作已經作為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方面,通常將其作為專業技能培養的重要補充,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和評價標準也更加多元化,德育素質是重要的方面,因此,中職院校應重視和不斷發展德育教育教學工作,為適應多元化、多層次的人才需求提供重要的能力和意識保障,也是以職業教育為目的的職業化培訓重要內容。
2.學生積極健康思想道德培養的重要途徑
隨著我國開放程度和開放水平的不斷提升,傳統文化以及外來思潮中已經不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甚至毒害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意識形態問題扔就相當嚴峻,學生往往欠缺識別能力,對于思想意識等方面的問題認識不深入是影響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應對各種意識形態問題、保障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序進行,展開必要的德育教育教學工作也是非常必要和關鍵的。
3.學生發展、就業的重要保障
中職教育以職業化培養為目標,愛崗敬業、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工作精神是其立足于未來崗位的重要因素,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中職業精神與專業技能是同等重要的,職業精神的培養很大程度上與中職院校德育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另外,學生未來發展需要堅持的政治道路、健康的思想道德能力以及必要的心理素質,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環境背景下,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從學生發展和就業的角度而言,德育教育也是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職業院校德育教育實施策略探討
1.加強德育課程建設
德育課程學科建設是中職院校實施德育教學最為關鍵的途徑,也是學生普遍接受的途徑,做好課堂教學對于德育教育是十分關鍵的,建議從兩個方面進行入手,首先是有效開展德育教學,積極構建高質量教學課堂,通過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目前的明確以及教學策略的保障等措施予以明確,從而使得學生能夠認識、體會以及學習到相關的德育知識,形成相對完整的德育意識,不斷發展的完善自身的德育水平;其次,則是在其他學科教學過程中融入德育內容,德育教學并不是孤立的,與其他學科教學也是密不可分的,通過情感價值、職業道德以及法律意識等方面內容的有機結合形成與其他學科建設的關聯,通過在其他學科教育過程中開展德育教育能夠形成更為完整的教育教學體系,從而不斷提升德育教育工作質量。
2.做好心理健康培訓指導
面對外來意識形態的沖擊,學生往往需要進行自我選擇,而一些血腥、暴力、色情以及帶有政治目的的侵蝕學生抵抗能力往往不足,除了德育課堂教育,開展必要的心理健康培訓指導也是極其重要的,一方面應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監測,可以輔助于一定策略,如問卷形式、大數據分析方式對學生心理健康現狀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一些不良心理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另一方面日常性的心理培訓也同樣不可或缺,通過對學生開展普遍的心理指導,及時糾正心理問題,使得學生心理健康始終保持在積極健康的方向。心理健康培訓指導作為德育建設的重要補充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針對性以及靈活性是普通德育教育教學工作所不具備的優勢,應予以重視。
3.以班主任工作背景做好學校德育管理
如果說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指導作為直接的德育實施策略,那么以班主任為背景的學校管理則是相對側面德育保障。學生在中職院校中接觸到最多的教師即班主任教師,班主任充當了學生與學校管理的媒介,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極其關鍵的,德育教育的實施,班主任可以通過正面引導、負面批評的方式進行展開,對班級中的不良價值取向和學生道德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管理,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具備正確的思想意識取向。相對而言,班主任工作在德育方面具有學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可以靈活運用主動引導和個別問題應對的策略進行實施,工作開展的策略性以及方法性更具優勢,另外班級活動的開展也通常以班主任為主,這些都是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抓手。
4.做好家庭與社會的“大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僅僅是中職院校的責任,與學生家庭以及社會的培養也是密不可分的,在實施德育教育的時候同樣應重視家庭與社會“大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在家庭方面,建議學生家長能夠與學校保持密切聯系,通過當前便捷的網絡工具如微信群等方式與學校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針對學生個體問題進行必要的家庭干預,與學校共同開展德育教育;在社會方面應提供凈化社會風氣,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指引,積極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大環境,以主流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引導學生,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取向奠定“大德育”教育背景。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德育教育應通過學科建設、心理健康指導、學習管理工作以及家庭社會大德育環境的營造等方面進行共同保障,各個職業院校還可以根據學校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運用,為有效開展德育教育奠定工作基礎。
參考文獻
[1]康辰,張子鵬.“互聯網+”背景下職業院校學生德育教育路徑探索[J].科技視界,2017(25):94-95.
[2]袁耀輝.職業院校德育教育有效性提升探析[J].職業,2017(01):90-91.
[3]吳凡.中職院校德育教育與學生情感培養[J].教育現代化,2016,3(30):322-323+326.
[4]劉玉穎,陳梅.“供給側改革”視域下職業院校學生德育教育的路徑分析[J].職教論壇,2016(1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