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為龍
摘要:基層社會保險公共服務標準體系的建立,是把社會保障與人力資源統一結合的具體措施,同時需要與當前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相適應。基層社會保險公共服務體系的確立,整合和協調了各部門的工作,進而使得基層社會保險工作的現代化和系統化得以實現。
關鍵詞:社會保險;建設
一、引言
社會保險已成為我國現階段人民大眾最為關注的一項社會保障事業,與幾億萬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直接相關,同時聯系著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的整體大局和城鄉保障一體化建設,與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息息相關。我國社會保險事業已經有60多年的發展歷史,發展可以說是突破性的:已基本形成制度框架,涉及的人群也逐年擴大,保險的待遇水平穩定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同時服務網絡的管理和硬件設備的配置也逐步完善。然而與此同時,社會保險也面臨著地區發展失衡、城鄉分割、人口流動加速、人口老齡化、工業化進程過快、城鎮化與社會保險形式多樣化等因素所產生的諸多困難和挑戰。同時管理體制不完善、業務經辦能力差、服務效率偏低等問題也慢慢凸顯。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對社會保險服務和社會保險工作也提出更多的要求。
二、推動基層社會保險標準化體系的意義
1.推動基層社會保險標準化,是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根本要求
我國現階段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發展存在巨大的差異,這也是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指導思想中指出:“統籌城鄉,強化基層。打破行業分割和地區分割,加快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制度一體化建設,大力推進區域間制度統籌銜接,加大公共資源向農村、貧困地區和社會弱勢群體傾斜力度,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制度覆蓋全民。把更多的財力、物力投向基層,把更多的人才、技術引向基層,切實加強基層公共服務機構設施和能力建設,促進資源共建共享,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由《通知》可以的得出,縮小差距是社會保險以及其他政府基本公共服務應力求的目標,最終實現服務均等化。而均等化的基礎是標準化,如果標準化沒有完成,那么就缺乏規范的服務標尺,也就沒有一致的服務評價原則。因此,應隨著城鄉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普及和覆蓋的同時,加快社會保險服務標準化體系的建設,將社會保險服務的可及性、一致性、規范性和均等性提高,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措施。
2.推動基層公共社會保險標準體系建設,是依法行政的客觀要求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確立了我國社會保險制度建設的總體框架、基本方針、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對社會保險的覆蓋范圍、參保人權益、籌資渠道、基金管理和監督、行政管理體制以及經辦服務等做出了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頒布標志著社會保險法制化的開啟。《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的剛性原則要求社會保險服務應制定和實行更加統一規范要求,特別是服務規范和基層適用的具體規范應制定統一的標準,杜絕各行其是,更好地得到落實法律法規。
3.推動基層公共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客觀要求
實現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是現代社會治理的普遍要求,公共社會保險服務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的水平和質量需要不斷改善,服務人群不斷提升的需求需要不斷滿足,服務績效和公信力需要提升,想要完成這些目標就必須將公共社會保險服務由經驗型服務向標準化服務進行轉變。通過標準化的服務手段,可以將社會保險服務的科學性和精細化、規范化水平提高,將信息失范、服務缺失冗余、單位操作隨意等問題解決,與此同時可以有效地利用稀缺的公共服務資源,使得管理規范化和工作效率不斷提升。
三、構建基層社會保險服務標準體系的建議
1.提高開放性與兼容性
基層社會保險服務標準體系的建立需要保持合適的可擴充性與開放性,同時結合社保服務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社會保險發展形勢需求,對標準體系不斷進行修改和完善,進而將基層社會保險標準體系的適用性提高。
2.提高覆蓋性,與聯動性
基層社會保險服務標準體系的構建應立足于社會保險服務的業務領域,同時要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從促進城鄉基本服務均等化的實際需求出發,保證標準化體系的重點突出、結構完整、切實可用。基層社會保險服務體系應以社會保險的業務為核心,體系涵蓋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基本業務模塊。同時應體現“四級聯動”的系統思維,搭建貫穿市、縣(市、區)、鄉(鎮)、村(居)標準體系,將各項業務落實到最基層,保證每個參保人得到服務。
3.統籌城鄉,強化基層
構建基層社會保險服務標準體系要打破部門和區域的分割,以業務為主線,以標準為手段,加快城鄉基本社會保險服務一體化建設,大力推進同城區域間的統籌銜接,加大社會保險資源向農村、貧困地區和社會弱勢群體傾斜的力度,實現基本社會保險服務覆蓋全民。
4.擴大規模,廣招人才
培養實踐型和研究型人才隊伍是實現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的重要保障首先要有計劃有標準的招錄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相關專業知識的人才其次,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向社會上的標準化專家進行求助最后通過舉辦培訓班,開發相關教材等方式普及公共服務專業知識,拓展人才的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