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確立和完善,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應運而生,得到全面落實。與舊制度相比,新制度與時俱進,立足當下我國事業單位的實際,充分吸收國外先進思想,對當下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筆者以多年的工作經驗,首先闡述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分析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應采取的對策,以期為事業單位的審計工作提供一些可行之策,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財務審計;關注重點
自2013年1月1日起,《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實行。與之前的財務會計制度相比,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與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實現分離,會計制度自成一系,而且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統一了會計科目,會計記賬方法,從原來的收付實現制變為了現在的權責發生制,摒棄了全額、差額及自收自支三套會計科目,編制了一套高效的事業單位通用會計科目,通過統一的會計科目,進行事業單位相關的會計核算,大大增強了會計數據的可比性。
一、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存在的問題
1.管理層對財務審計預算平衡的重視度不夠
目前,一些事業單位管理層對財務審計預算平衡的意識還較為淡薄,對財務審計預算平衡,缺乏基本了解,很多相關管理人員根本沒有意識到加強財務審計預算平衡意識的重要性。財務審計預算平衡意識,體現的是其現代化管理的一些思想,我們事業單位管理者務必要加以重視,要支持財務審計預算平衡的工作,實時更新一些管理理念和一些工作方式,并結合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可行的、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財務審計預算平衡制度,要求本事業單位的預算工作,需要盡可能實現收支平衡,避免出現赤字預算的情況。
2.對固定資產折舊及無形資產攤銷核算不合理
不同于舊會計制度,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允許我們的事業單位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以及無形資產攤銷。根據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為加強固定資產以及相關無形資產的日常管理,引入“折舊”、“攤銷”的概念,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所有的固定資產以及無形資產,均應計提折舊與攤銷。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事業單位往往存在對固定資產折舊及無形資產攤銷核算不合理的現象。一般情況下,對固定資產折舊及無形資產的攤銷,我們應該采用年限平均法,或者工作量法,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與企業固定資產計提相關折舊規定相同,當月新增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計提,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固定資產折舊,從下月不提,提足折舊后,無論其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固定資產折舊累計額、無形資產攤銷累計額不超過原資產價值,提前報廢的相關資產,也不再補提相應折舊與攤銷。我們的審計人員,在執行相關審計工作的時候,應該重點關注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折舊及無形資產攤銷核算的情況,及時糾正和查處固定資產折舊及無形資產攤銷核算不合理現象。
二、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應采取的對策
1.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管理制度
內部控制,對于各類財務審計,對于事業單位的運營管理,成長壯大有著極為重大的影響。首先,加強和完善內部控制有助于全面提升風險防范能力。在當前我國應對后經濟危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時代背景下,內控規范體系可以促進事業單位在后經濟危機時代的發展。其次,加強和完善內部控制有利于保證國家相關法律制度的有效貫徹執行,保證管理決策和規章制度能正確實施。另外,加強和完善內部控制有利于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實性,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2.加強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素養
近些年來,國家對相關事業單位的運行越來越重視,投入越來越多,事業單位得到良好發展。當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內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加之近年來針對事業單位的各項改革,對事業單位財務審計人員要求相應大幅度提高。如果我們的審計人員,責任意識不強,法制觀念薄弱,不懂得審計與管理,或者沒有及時更新知識儲備,沒有不定期參加一些專業技術知識方面的培訓、業務技能方面的培訓,職業修養就得不到相應提高,這樣就不能適應當下新的形勢,不能滿足當下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的新要求,事業單位運行問題就得不到及時發現,影響事業單位的進一步發展。加強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素養,至關重要。
三、結語
筆者以多年的工作經驗,首先闡述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分析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應采取的對策,以期為事業單位的審計工作提供一些可行之策,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