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劉毅
1.山東省濱州市人民醫院婦科一病區,山東濱州 256600;2.山東省濱州市人民醫院腫瘤二科,山東濱州 256600
綜合康復治療對圍絕經期綜合征伴抑郁征的療效
李琳1,劉毅2
1.山東省濱州市人民醫院婦科一病區,山東濱州 256600;2.山東省濱州市人民醫院腫瘤二科,山東濱州 256600
目的探討并分析綜合康復治療對圍絕經期綜合征伴抑郁癥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該院2016年2—12月收治的絕經期綜合征伴抑郁癥患者60例,按照患者自主意愿將其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與試驗組患者給予中藥治療,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綜合康復治療,對比對照組與試驗組的治療效果。結果經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CES-D評分與Kupperman各項評分相較于治療前均有所降低,相較于對照組,試驗組患者的CESD評分與Kupperman各項評分明顯較優,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圍絕經期綜合征伴抑郁癥患者采用綜合康復治療,效果顯著,對改善患者各項臨床體征作用明顯。
綜合康復治療;圍絕經期綜合癥;抑郁癥;療效
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社會壓力與日俱增,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也明顯增多,而且圍絕經期軀體癥狀越來越明顯,抑郁程度也明顯增加[1]。圍絕經期綜合征也被稱為更年期綜合征,主要是指婦女絕經前后由于性激素減少所致的一系列軀體及精神、心理癥狀,主要表現為煩躁不安、顯著焦慮、記憶減退、缺乏自信、精力下降、行動遲緩,嚴重時還會出現抑郁癥。該次研究為探討并分析綜合康復治療對圍絕經期綜合癥伴抑郁征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將該次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2016年2—12月收治的絕經期綜合癥伴抑郁征患者60例,按照患者自主意愿將其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30例。試驗患者年齡47~51歲,平均年齡(45±5.4)歲;病程 3~5.8 年不等;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16例,中專及以上8例。對照組患者年齡 44~51 歲,平均年齡(43±5.4)歲;病程 3~5.5 年不等;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15例,中專及以上8例。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以及文化程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與試驗組患者給予中藥治療,中藥藥劑配方:秦艽 7 g、鱉甲 10 g、紅花 10 g、赤芍 10 g、柴胡 10 g、知母10 g、當歸9 g、地骨皮10 g、烏梅6 g。對伴心悸氣短者加酸棗仁10 g、柏子仁10 g;對陰虛較甚者加玄參6 g、生地8 g;對體倦乏力加沙參10 g、麥冬0 g;神疲乏力健忘加黨參5 g、黃精5 g;對肝氣不舒者加丹皮0 g、梔子5 g;對頭疼、頭暈者加黨參10 g、白術6 g;神志不定者加甘草10 g、麥芽8 g,1劑/d,水煎分2次服,療程為2個月。
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綜合康復治療,主要包括:①建立圍絕經期綜合癥康復知識課堂,指導患者養成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體質檢查,預防宮頸癌、乳腺癌及子宮內膜癌的定期篩查;②通過各種形式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利用個人和集體等交流方式,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就圍絕經期綜合癥的危害正確認識,幫助患者建立科學的心理認知態度,正確面對生理變化;③康復鍛煉,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控制體重,同時參加有益的感興趣的文化娛樂活動,可選擇慢跑、散步、打太極等體育運動,防止骨質疏松癥的出現[2];④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醫護人員要依據患者的經濟、生理及心理狀態進行生活指導,確?;颊呱钜幝?、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在日常生活上給予細致的照顧,飲食清淡又營養,平日注意腹部保暖,自主做好外陰部的清潔;同時向患者講授更年期的自我心理調適技巧,糾正其錯誤的觀念,疏導思想癥結,內外兼治,提高治療效果。
采用改良Kupperman評分表對圍絕經期的軀體癥狀進行評定,讓患者自評10項常見癥狀,每一項4級,正常為 0~4 分,輕度 4~10 分,中度 11~25 分,重度25分以上,總分50分。采用CES量表評定患者的主觀抑郁感受,無抑郁癥狀15~19分,可疑抑郁≥20分。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來完成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CES-D評分與Kupperman各項評分相較于治療前均有所降低,相較于對照組,試驗組患者的CES-D評分與Kupperman各項評分明顯較優,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CES-D評分與Kupperman評分[(±s),分]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CES-D評分與Kupperman評分[(±s),分]
組別Kupperman評分 CES-D評分治療后試驗組(n=30)對照組(n=30)治療前t P 25.62±3.32 24.36±3.12 0.857≥0.05 17.1±4.14 20.5±4.24 2.544<0.05 24.36±1.28 23.41±1.22 0.564≥0.05治療前 治療后18.3±0.91 20.95±1.15 2.112<0.05
婦女精神衛生問題為其喪失生活質量的最常見原因之一。絕經期是女性生殖內分泌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表示女性卵巢功能衰退,生殖功能終止。圍絕經期綜合征是婦女絕經前后由于性激素減少所導致的一系列軀體及精神、心理癥狀,主要包括從婦女絕經開始之初,其與絕經相關的內分泌、生物學和外在表現均會出現變化,絕經后女性的外在臨床癥狀表現較不統一,主要可總結為:①半數以上的絕經期女性都會出現月經紊亂,這也是圍絕經期最為多見的過度期癥狀,超過1/3的婦女可能會出現2~8年無排卵性月經,另2/3的婦女還會表現為月經周期不規則、持續時間長及月經量增加,都會給其生活帶來較為明顯的負面影響。②隨著圍絕經期婦女的生理變化,隨著而來的是雌激素下降,并伴隨明顯的血管舒縮癥狀,然后會出現潮熱,這種潮熱主要是反復出現短暫的面部和頸部皮膚陣陣發紅,部分體質較差婦女還會伴有轟熱,繼之出汗。通常,絕經期女性潮熱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1~3 min,癥狀輕者每日發作數次,重者十余次或更多,這種血管功能不穩定可歷時1年,有時長達5年或更長。婦女平均絕經年齡為48~51歲,40歲以前絕經稱為早絕經,這可能與卵巢功能早衰有關,大部分絕經期婦女可通過自身的調節及適宜的保健服務可以順利度過,僅25%左右絕經期女性需要接受治療與康復[3]。中醫藥調和的目的在于調節性激素水平,將中藥湯劑內服與康復調節有機結合,標本兼治,內外雙修,促使患者樹立信心,配合治療,二者內外兼治,又各自發揮優勢,對提高圍絕經期綜合征伴憂郁癥女性患者的臨床療效有重要作用。在此研究中,對試驗組患者在中醫治療基礎上加用綜合康復治療,患者的圍絕經期癥狀與抑郁狀態均有所改善,相較于中醫治療,效果更優。
綜上所述,對圍絕經期綜合征伴抑郁癥患者采用綜合康復治療,效果顯著,對改善患者各項臨床體征作用明顯。
[1]班清媚,崔艷萍,陳靜,等.圍絕經期婦女抑郁癥狀綜合干預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27-31.
[2]張蘇婉,程肖芳,余松,等.綜合康復治療對圍絕經期綜合癥伴抑郁癥的療效[J].中國康復,2013(3)∶195-196.
[3]張孟麗,鄭桂英,吳艷軍,等.圍絕經期抑郁的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13(31)∶5236-5239.
R71
A
1004-6569(2017)06(b)-0033-02
李琳(1983-),女,山東聊城人,碩士,住院醫師,研究方向:婦科腫瘤。
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