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咸
陜西中醫藥大學,陜西咸陽 712000
應用Orem自理學說指導慢性乙肝患者康復52例
劉寶咸
陜西中醫藥大學,陜西咸陽 712000
目的探究Orem自理學說對慢性乙肝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與社會功能的影響。方法2016年4月—2017年3月該研究從該轄區3個基層醫院共納選104例慢性乙肝患者作為該次研究對象,以臨床護理方案座位研究分組依據,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入選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運用Orem自理學說指導觀察組患者臨床各項護理工作,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分別在入院時與出院時采用ADL量表與SDSS量表評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同時調查兩組患者焦慮發生情況。結果入院時ADL、SDSS評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兩組患者ADL、SDSS評分均低于入院時,觀察組出院時前述兩項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Orem自理學說在慢性乙肝疾病患者康復護理中應用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該指導理論通過引導患者積極進行自我護理,從而使患者重新適應家庭、社會角色,兼具重要臨床價值與良好經濟效益,推薦臨床多加應用與推廣。
慢性乙肝;康復;Orem自理學說
包括全補償系統、部分補償系統、支持教育系統三大補償系統的Orem自理學說最早是由美國護理專家奧瑞姆提出,作者明確指出人在正常情況下是有能力進行自我護理并滿足其自理需要。然而在患病狀態下人的自理能力無法滿足治療性自理需求,處于自理欠缺狀態的患者此時就需要護士根據其自護能力,合理應用補償系統為其創設自護條件[1]。治愈率低的慢性乙肝是處理起來相對棘手的一種慢性傳染疾病,用于治療該病的藥物昂貴,接受治療的絕大多數患者只能達到臨床愈合效果。為克服慢性乙肝臨床治療面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治愈率,以Orem自理學說為指導發動患者與家屬積極進行自護,掌握自我療養的方法,控制疾病發展,幫助患者更好適應家庭與社會角色[2]。該研究現就Orem自理學說在慢性乙肝患者康復中的應用體會作如下報道。
擬選取該轄區3家基層醫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接診的104例慢性乙肝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中52例患者劃分到觀察組,余下52例劃分到對照組,觀察組分到28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年齡分布范圍在 19~67 歲,平均年齡(42.7±4.6)歲;病程 3~16年,平均病程(6.7±1.2)年。對照組52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齡區間18~69歲,平均年齡(43.3±4.8)歲;病程 2~17 年,平均年齡(6.9±0.8)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按臨床常規護理方法護理對照組患者,結合觀察組患者自護能力應用Orem自理學說所包括的完全補償系統、部分補償系統與支持健康教育系統為患者創設自護條件。針對部分嚴重慢性乙肝患者護士提供給氧、個人衛生、營養支持、安全保障,囑咐患者維持絕對臥床休息,協助患者進食,床上大小便[3]。注意天氣變化情況,適時加減衣物,將室內為溫濕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嚴防感冒。遵醫囑督促患者按時按量服藥,保證患者水電解質平衡,生命活動所需營養物質供給充足。積極采取相應措施處理原發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腹水,加強生命體征監測,第一時間將尿少、高燒不退、持續黃疸、出血傾向等情況反饋給臨床醫生。為避免引發肝昏迷,嚴格限制重癥肝炎進展期患者攝食蛋白質。為患者每天進行兩次口腔護理,積極為患者翻身、叩背預防壓瘡形成或繼發墜積性肺炎,將患者24 h出入量詳細記錄下。
通過為患者提供部分護理措施使患者自理不足獲得相應補償[4]。通過靜脈途徑與胃腸道途徑為患者補充所需水電解質、營養素、藥物滿足患者生理活動的同時,維持機體平衡,促進肝臟功能恢復。護士負責完成靜脈途徑方面的護理措施,患者在護士指導下自行進食。為患者提供生活起居方面指導,使大部分患者學會適當休息、合理飲食、漱口、翻身、有效咳嗽排痰。鼓勵肝功能恢復者根據自身情況嘗試著起床活動,循序漸進地增加體力,護士指導下協助患者自主進食,合理搭配,均衡營養。
開展針對性系統性健康教育提高慢性乙肝患者對自身健康水平的認識,有意識的對自己的日常生活進行科學管理。肝炎患者合理的休息勝過藥物治療,在轉氨酶急劇升高大量肝細胞腫脹壞死的急性期患者最好保持絕對靜養狀態。結合個體年齡、體質、病情程度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量,運動量以自覺無疲勞感為以,適量運動能改善遷延型恢復期或慢性非活動期患者食欲,利于身心愉悅。為慢性乙肝患者提供多樣化飲食,做到色、香、味俱全,讓患者有進食的欲望,允許為患者提供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高碳水化合物、適量脂肪飲食。強調合理用藥,切勿病急亂投醫,不過于依賴藥物治療,導致肝炎遷延、復發、加重。告知患者自我療養期間一定要遵醫囑合理用藥。慢性乙肝需接受長期治療且臨床治愈率低下,患者心理負擔與經濟壓力大,康復階段家屬應提供充分物質支持與精神支持,多陪伴、安慰、鼓勵患者,理解包容患者的不良情緒,耐心引導,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維持良好狀態,促進免疫體制增強,為疾病康復創造有利條件[5]。
分別于患者入院時與出院時采用ADL量表與SDSS量表評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對照比較兩組患者不同時段ADL評分與SDSS評分。
實驗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ADL評分與SDSS評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前述兩項評分在出院時均呈降低趨勢,出院時ADL評分與SDSS評分組間比較,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入院時與出院時ADL評分與SDS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入院時與出院時ADL評分與SDSS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ADL評分 SDSS評分入院時 出院時 入院時 出院時觀察組(n=52)對照組(n=52)25.4±7.26 24.8±8.17(17.4±5.08)*23.8±4.86 5.3±2.7 5.1±2.6(2.4±0.7)*4.4±1.8
Orem自理學說充分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與尚有自理能力,引導患者與護理人員共同參與疾病護理過程,幫助患者全面認識自身疾病,同時正確把握病情,避免盲目臆測不良預后,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影響疾病恢復。其次共同護理為患者與護理人員接觸提供更多機會,護理過程中雙方形成的一種合作關系,護理人員既是患者生命健康的管理者又是患者生活的指導者,長期配合,形成和諧的護患關系。為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在慢性乙肝患者康復過程中運用Orem自理學說指導臨床護理能顯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實現有效的臨床治療效果與良好經濟效益,未來應用前景良好,值得廣泛應用與推廣。
[1]趙曉秋.應用Orem自理學說指導26例慢性乙肝患者康復護理[J].湖北科技學報:醫學版,2011,25(1)∶77-78.
[2]金煜.慢性腎病患者護理管理中Orem自理學說的應用研究[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1(6)∶1426-1427.
[3]胡碧三,鄧進君,岳曉坪.orem自理模式在脊髓損傷康復期患者隨訪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6,6(9)∶52-54.
[4]高麗君,彭根英,何建群.Orem自理理論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18(11)∶52-53.
[5]陳俊,李堯.Orem自理理論在安裝心臟起搏器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36(12)∶52-53.
R473.5
A
1004-6569(2017)06(b)-0072-02
劉寶咸(1968-),女,陜西咸陽人,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臨床內科。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