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璐瑤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特需病房,黑龍江省哈爾濱 150001
針對性產前乳房保健指導對新生兒母乳喂養率的影響
尹璐瑤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特需病房,黑龍江省哈爾濱 150001
目的分析針對性產前乳房保健指導對新生兒母乳喂養率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0名孕產婦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針對性產前乳房保健指導)與對照(常規產前乳房保健指導)兩組,對比兩組母乳喂養情況。結果觀察組新生兒母乳喂養率為95%,高于對照組的50%,乳房問題發生率為5%,低于對照組的20%(P<0.05)。結論針對性產前乳房保健指導有利于提高新生兒母乳喂養率,值得推廣。
產前乳房保健指導;針對性;新生兒;母乳喂養率
嬰兒最理想的食物為母乳,母乳喂養的優勢顯著,母乳中含有的營養物質有利于嬰兒吸收與消化,促進其健康成長[1]。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率呈現顯著上升的趨勢,產婦產后因為受到長時間靜脈輸液、體位受限以及切口疼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會喪失新生兒母乳喂養信心[2]。除此之外,因為產婦對母乳喂養與乳房生理等知識缺乏了解,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新生兒母乳喂養率[3]。該研究主要針對針對性產前乳房保健指導對新生兒母乳喂養率的影響進行探究,總結如下。
在2014年9月—2016年9月納入的孕產婦中選取40名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患者 20名,平均年齡(27.21±3.26)歲,分娩方式:12名為順產,8名為剖宮產。對照組患者20名,平均年齡(27.05±3.12)歲,分娩方式:11 名為順產,9名為剖宮產。對比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臨床對比。
對照組(常規產前乳房保健指導):制作母乳喂養宣教手冊,手冊內容包括母乳喂養的必要性、好處、母乳喂養技巧與姿勢、哺乳前期乳房準備方案、乳房疾病檢查、治療方法等,在孕產婦接受產前檢查時,將其發放。
觀察組(針對性產前乳房保健指導):具體措施如下。
1.2.1 清潔乳房 清潔乳房具有很強必要性,它不僅能夠促使產婦產后能夠哺乳順利,而且還能夠對乳暈、乳頭等部位的清潔衛生進行有效保持,避免因為乳管堵塞引發乳房脹痛。因為大部分孕產婦不了解乳房妊娠期變化,不知道怎樣進行科學合理的乳房清潔,所以對乳汁分泌和哺乳造成了嚴重影響。通過分析,醫護人員要對孕產婦進行乳房清潔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根據每例孕產婦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在初乳出現期間,乳頭處初乳容易結痂,所以先要將其軟化,采用溫水將其拭除。避免對乳頭采用酒精、肥皂進行清洗,將乳頭周圍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去除之后,乳頭會處于過于干燥的狀態,皸裂之后容易受到損害。指導孕產婦準備一條干凈的毛巾,每天采用溫水對乳房進行清洗,注意避免乳房出現酸痛感或者刺激感。指導孕產婦在對乳房進行清潔后,采用少量油脂均勻涂抹在整個乳頭上,以此來避免哺乳期乳頭皸裂,將乳頭韌性增加。
1.2.2 佩戴合適胸罩 因為乳腺泡發育、乳管增生,所以孕產婦乳房通常會有觸脹、痛等不適感,這會在產前更加明顯的表現出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多數孕產婦會放棄佩戴胸罩,這種做法錯誤性較強,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乳房外形,進而對母乳喂養持續性產生嚴重影響。醫護人員要指導孕產婦穿戴胸罩,對乳房進行支撐,防止乳頭和內衣進行接觸,將不適感減輕。除此之外,穿戴胸罩還能夠對乳房外形進行有效維持。
1.2.3 乳頭內陷指導 如果孕產婦乳頭內陷,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將哺乳難度提高,嚴重的情況下還會使其無法完成哺乳,淤積乳汁之后,會引發感染,繼而出現乳腺炎。在對這種情況進行處理時,在靠近凹陷乳頭的部位放置雙手大拇指,對乳房組織用力下壓,然后再慢慢朝著乳暈位置外推,每天早上、術前各一次,等到乳頭稍微突起之后,用手指將其輕微提起,促使其更加突出,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拔火罐的方式將會乳頭向外吸出。
1.2.4 乳頭皸裂指導 如果孕產婦出現乳頭皸裂現象,則要對內衣進行經常性的更換,防止其將乳暈與乳頭擦傷,也可以通過按摩乳頭的方式來將乳頭抵抗力增強。完成分娩后,及早讓嬰兒對乳頭進行吮吸,確保吮吸位置正確,大部分乳頭經過吮吸之后,其伸展性會得到顯著改善。在進行哺乳之前,可以對乳頭和乳房進行3~5 min的濕熱敷,等到乳頭變軟之后,嬰兒更容易吮吸。哺乳過程中可以對姿勢進行交替改變,確保吮力在乳暈和乳頭四周分散。
對比兩組新生兒母乳喂養情況與乳房問題發生情況。
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計數資料采用(%)表示,分別對其進行t與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新生兒母乳喂養率為95%(19/20),高于對照組的 50%(10/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乳房問題發生率為5%,低于對照組的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乳房問題發生情況對比
母乳喂養屬于一種世界范圍內推廣的喂養方式,是改善嬰兒健康狀況、提高其生存率的一種重要戰略技術[4]。研究顯示,母乳喂養具有較強的科學性與有效性,不僅能夠維護母嬰健康,而且還有利于對母嬰情感進行培養[5]。如果在嬰兒出生6個月之內沒有及時進行母乳喂養,便會對其機體發育造成嚴重影響,將其社會適應力與智力降低。該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新生兒母乳喂養率為95%,高于對照組的50%乳房問題發生率為5%,低于對照組的20%(P<0.05)。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與護理模式的不斷改變,常規產前宣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護理需求,針對性產前乳房保健指導是在具體分析孕產婦接受能力、文化程度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教育與指導,將孕產婦放置在中心位置,著重于對其進行人性化的護理干預,這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將護理工作質量提高,而且還有利于幫助孕婦更好更快的對所學內容進行理解,充分認識到母乳喂養的好處,并且從內心對其進行真正接受。
綜上所述,針對性產前乳房保健指導有利于提高新生兒母乳喂養率,可以將其廣泛應用于臨床。
[1]孔文.針對性產前乳房保健指導對新生兒母乳喂養率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4)∶317.
[2]宋楊,曾建濤,葉定村,等.產前-產后乳房干預對母乳喂養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2)∶207-208.
[3]孫蘭英,依應光,高菊梅,等.母乳喂養中的常見乳房問題及處理[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36)∶151,153.
[4]明淑娟.對適齡孕婦進行乳房適應性訓練對提高母乳喂養效果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5,12(10)∶18-19.
[5]滕麗.社區產前-產后乳房保健聯合干預對母乳喂養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5,27(18)∶2894-2895.
R323.2+3
A
1004-6569(2017)06(b)-0078-02
尹璐瑤(1986-),女,黑龍江人,碩士,住院醫師。
2017-03-30)